“不生孩子”杨丽萍被骂上热搜:女性究竟有没有生育自由?

“一个女人最大的失败是没一个儿女”,一条抖音评论,将杨丽萍卷入巨大的争端之中。        类似的评论数不胜数,甚至某教授也发出言论,认为女性不生孩子是“不负责任”。        但更多网友感受到的是愤怒和荒谬:为什么都2020年了,还有人把女性价值钉死在生儿育女上?        处于话题中心的杨丽萍,今年61岁,32岁的时候便凭借《雀之灵》扬名海外。但即使是“孔雀公主”、“舞神”的头衔,也没能够让她逃离“不生育”的指摘。因为没有成为母亲,她的人生仍然被某些人看作是“悲惨的”、“残缺的”。

对于熟悉、欣赏杨丽萍的人来说,她生活自在、徒弟和睦,一辈子能够在山水中汲取生命力量和创作灵感,无论如何谈不上“失败”。但对于那些指摘她的人而言,就是因为她没有完成女性的所谓“天职”,她所有这些成就和自由都是没有意义的——在他们眼里,只有生儿育女才能使一个女人完整;一个女人不遵从“繁衍本能”、不结婚生子,就是不负责任,相当于“没有活过”。

一位无出其右的天才舞蹈家尚且受到如此激烈的攻击和质疑,更何况普通女性?

“到了年龄就要结婚生子”几乎成了每一个女性的宿命,不论是女明星、女舞蹈家,还是普通女性,如果不生孩子,不仅人生“没价值”,甚至无法“成为”一个“真正的”女性。

今天,我们就结合这次杨丽萍被骂上热搜的事件,和大家重新谈谈这个话题:生育对女性而言到底意味着什么,它是某种自由吗?我们又该如何看待生育在女性生命中的位置?       01.

并非“不负责任”,而是“自主选择不生育”

从世界范围内看,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把生孩子当成自己人生的必经之事:2007年以来,美国的生育率达到了历史最低值,比1909年下降了10%(Baer, 2016)。根据2006-2010年的全美家庭成长调查(NSFG)数据,15%的女性和24%的男性在40岁时还没有生育孩子;在日本和德国,40岁的女性有三分之一没有生育过。

而词语表达上,从20世纪90年代起,“不生孩子”也变得更为积极正面。在英语中,“childfree”这个词语在一些特定的语境中替代了“childless”,前者中包含的free这个词,更体现了不要孩子是一种自由的选择,它指代的是自主选择不生育(childless by choice),而非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在美国,40至44岁的未生育女性中,有44%的人是自主做出了这样的选择(Furnham, 2015)。

在做决定的时候,选择不生育子女的现代人也更为审慎。Blackstone(2016)分析认为,做决定的过程有以下两个特点:

  1. 选择不生育不再是暂时的想法,而是深思熟虑后做出的决定。

在选择不生育子女的人当中,更多的人将这个决定看作严肃的、经过深思熟虑的,是有意识进行的自主选择。

其中,男性更多地提到,这是一个由自己做出的、清醒的决定(conscious decision),强调自主性;而女性则更多地提到,这是在考虑到多种可能之后做出的负责任的决定(responsible decision),强调对他人的责任。

2. 这个决定是在很长的时间范围内形成的,而不是受到某个孤立事件的影响。

据Veevers (1973)估计,大约三分之一选择不生育的成年人,是在人生的早期就独立做出了这一决定。从童年开始,他们就通过观察他人成为父母的过程,选择了不育,并在之后的多年时间里持续检验、坚持了这一结论。

而对杨丽萍来说,选择不生育同样是经过思考后的选择。在接受鲁豫采访的时候,当被问及“什么时候决定不结婚”,杨丽萍的回答是,在20多岁的时候已经想过这个问题。       02.

什么样的人选择不生孩子?

研究表明,整体上,女性的教育水平越高,生育子女的比例越低。而且,受教育的领域也与生育行为相关。其中,读教育、健康医疗相关专业的人,生育率更高;学习艺术、人文专业的人,生育比例则更低;其他专业与生育行为的关系不显著(Abma & Martinez, 2006)。

女性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同样与生育率成反比,选择不生育的女性,往往有“较高的收入”,“在工作中从事管理岗位或专业技术岗位”,“居住在大城市”(Abma & Martinez, 2006)。

Kanazawa (2014)还发现,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智商的高低也与生育选择相关。在女性样本中,想要成为母亲的女性平均智商为99.94,想选择不生育的女性平均智商为105.5,差异较为显著。此外,比起有兄弟姐妹的人来,独生子女更有可能选择不生育;而如果一个女性在家庭环境中,被鼓励争取独立和获得个人成就,那么她们不生育的几率也更大(Houseknecht, 1987)。

在信仰和立场上,选择不生育的人更大概率是无神论者,在政治取向上更大概率是信奉自由主义的人。

并且,一些人格特质也被证明和生孩子的意愿成负相关,比如内向、独立、敏感、焦虑、完美主义、缺乏耐心,等等(Park, 2005)。

03.

她们为什么选择了不生育?

通过Houseknecht(1987)1975-1987年间对人们不愿意要孩子动机的研究,发现占据前几位的是以下几个原因:

  • 不想失去个人的自由:79%

  • 想要获得更高的婚姻满意度:62%

  • 事业上的考虑和经济利益:55%

  • 早期社会经验的影响,对自己做父母的能力的怀疑:31%

  • 害怕生育、恢复过程中的生理痛苦:24%

……

以下我们简单分析几个最重要的主观原因:

  1. 不想失去自由

Houseknecht发现,在所有相关研究中,最常被提及的原因是“为了自由——不承担养育孩子的责任,更好的自我实现(self-fulfillment),以及自发的流动性(spontaneous mobility)”。很多人认为,生孩子这件事会挑战到ta们对生活的掌控感(Bleidorn, 2016),自己的状态更多围着孩子转,不再属于自己。

2. 为了更有质量的亲密关系

尽管在传统观念中,到了一定的年龄生孩子,婚姻才会更幸福,但事实是,很多人选择不生育的主要原因之一,恰恰是为了保证婚姻和亲密关系的质量,担心生孩子会减少亲密关系的满意度(Duxbury et al., 2005)。

3. 受到他人经历的影响而害怕做父母,或者认为自己缺乏做父母的能力

有些人是在观察到他人做父母的过程之后,做出了不要孩子的决定。这其中包括对自己父母教养方式的观察,以及对自己原生家庭的感受。在这一点上,女性比男性更易受到影响,从而产生对生育这件事的恐惧和焦虑(Park, 2005)。

在原生家庭的影响这一点上,一部分人会因为自己父母的养育方式是不健康的,而产生对做父母的抵抗心理,害怕自己不自觉的行为会对孩子产生同样的伤害。

但有趣的是,也有的人,童年生活非常幸福,受到了父母很多的关爱,但ta们在观察父母的过程中,看到父母为了养育自己经历了很多困难、付出很多,因而害怕自己要承受这些责任,选择不育(Park, 2005)。

4. 对孩子缺乏兴趣,不喜欢有孩子在身边的感觉

还有一些人选择不生育,仅仅是对孩子有一般性的“不喜欢”或者“缺乏兴趣”。在1987年的一项研究中,43%的男性样本认为自己不喜欢孩子,26%的女性认为自己不喜欢孩子。不过,在2005年的研究中,18年过去,女性对孩子的“不喜欢”的比例增加了不少,有一半的女性都表示自己不喜欢孩子,和小孩待在一起会让她们感觉不舒服。(Park, 2005)。

5. 对事业和个人成就发展的担心

还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担心孩子会影响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和个人价值的实现。Houseknecht(1987)的研究发现,比起男性(29%),女性当中有更多人表示自己在这方面有担心(74%)。研究者认为,这一性别差异的原因可能在于,生育会直接导致女性工作的中断,并且如果生了孩子,女性会更多地成为主要照顾者,精力被大大牵扯。

04.

有孩子的体验究竟好不好?

多个研究证明,成为父母这件事会带来很多好处,比如在生理上,生育能够使人分泌被称为“爱的荷尔蒙”的催产素,这种催产素会减少焦虑和恐惧,使人感到平静和满足,增强互相之间的信任感。而且,不仅在女性身上,男性在孩子出生后的6个月也会出现催产素的上升。

除此之外,孩子的出生还能够增强生活的意义感,使我们更愿意为他人着想人、更有归属感,同时感到人生变得更有方向(Belsky, 1990)。

不过,此前的研究大多不针对新手父母的自尊水平变化。一项2016年的新研究则表明,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成为父母后都会导致他们自尊水平的持续降低,而对女性的影响尤其显著。

Finkenauer(2016)对187对新婚夫妇跟踪了5年。他发现,母亲的自尊水平在孩子出生前2年会上升,在出生的那一年急剧下滑,然后在此后的3年时间里都持续下降。父亲的自尊水平也会在孩子出生前缓慢上升,在之后的3年时间内持续下滑。最终,父亲和母亲的自尊都低于5年前的水平。

也就是说,这个研究认为,生孩子好像并不会让女性感到自己因为成为了母亲,而变得更有价值,反而会让她们降低对自我的评价。

回到杨丽萍事件上来,问题可能并不在生不生孩子上,而在于生儿育女是否是一个女性成为女性、成为人的决定性标准。我们生而为人,有自己的主观意识,能够通过发挥能动性进行创造,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一点无需任何途径才能证明,我们的存在便已经是自身完整性的最大彰显。

而杨丽萍也早已在生活、创作中,在灵动的舞步中发现了自己的生命意义,“有些人的生命是为了传宗接代,有些是享受,有些是体验,有些是旁观。我是生命的旁观者,我来世上,就是看一棵树怎么生长,河水怎么流,白云怎么飘,甘露怎么凝结。”要不要孩子,应当成为属于一个个体自身的选择,尤其是,一个女人,她能够有权利选择成为一个母亲,也可以选择永远不成为母亲。社会、父母辈、乃至伴侣,都不能用污名、用爱的勒索、用暴力剥夺这份权利,强行在生育上附加人生价值。

任何人都应该拥有自己决定自己人生的权利,而每一种生活方式都值得被尊重。在杨丽萍的回复中,同样的祝福也被送给了我们每一个人:望我们都能自在,如我。

References:

Adrian Furnham. (2015). Choosing to bechild-free. Psychology Today.

Abma, J. C., & Martinez, G. M. (2006).Childlessness among older women in the United States: Trends andprofile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8(4), 1045-1056.

Blackstone, A., & Stewart, M. D.(2016). “There’s More Thinking to Decide” How the Childfree Decide Not toParent. The Family Journal, 1066480716648676.

Belsky, J., &Rovine, M. (1990). Patterns of marital change across the transition toparenthood: Pregnancy to three years postpartum. Journal of Marriage andthe Family, 5-19.

Bleidorn, W., Buyukcan-Tetik, A., Schwaba, T., van Scheppingen, M. A., Denissen,J. J., & Finkenauer, C. (2016). Stability andchange in self-esteem during the transition to parenthood. Social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 1948550616646428.

Drake Baer. (2016). America’s baby-makingrate is the lowest forever. Science of Us.

Duxbury, L., Medhill, J., & Lyons, S.(2005). Childfree by choice: A study of childfree women in NorthAmerica—Summary report. Ottawa: Centre for Research and Education on Womenand Work.

Houseknecht, S. K. (1987). Voluntarychildlessness. In Handbook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pp. 369-395).Springer US.

Kanazawa, S. (2014).Intelligence and childlessness.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48, 157-170.

Mark Hugo Lopez. AnaGonzalez-Barrera. (2014). Women’s collegeenrollment gains leave men behind. Pew Research Center.

Park, K. (2005). Choosing childlessness:Weber's typology of action and motives of the voluntarilychildless. Sociological inquiry, 75(3), 372-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