骂得越狠,卖得越好,马自达3昂克赛拉为啥能撑起品牌半边天?

近日,马自达在国内的两位合作厂商公布5月销量数据,一汽马自达在5月份斩获了10280辆,同比全年同期增长67%,环比上月增长45%。而长安马自达表现更出色,5月斩获有14326辆,同比去年同期增长62.3%。值得一提的是,在没有市场优惠的情况下,昂克赛拉以8545台的成绩,强势撑起了马自达的半边天。

虽然相比于同样定位运动型家轿的本田思域来说,这样的数据还不够“惊艳”,但是当你了解其中的实情后,就会知道这份成绩有多么不容易。

去年9月份,第四代马自达3昂克赛拉(官方称之为次世代MAZDA 3昂克赛拉)正式上市,可迎接它的却是质疑的声音,有的网友甚至说换代后的昂克赛拉已经失去了灵魂,当然也有的网友极力支持,而大家针锋相对的,主要有以下三点:

1、取消两厢版本

最新一代马自达3昂克赛拉引进国产的时候,毅然决然地取消了经典的两厢版,现售只保留了三厢车型。对此,就有人觉得,没有两厢版的昂克赛拉,没有运动可言,也失去了马自达一贯的个性。

老款马自达3昂克赛两厢

而且对于全新昂克赛拉来说,如果没有两厢版本的助力,仅靠三厢车型,显然有点“势单力薄”的意思。

2、没有引进SKYACTIV-X发动机

动力方面,新款马自达3昂克赛拉搭载的动力总成和老款的并无差异,依旧是1.5L和2.0L两台自然吸气发动机。而对于持币待购的消费者来说,他们更心心念的其实是海外版本的SKYACTIV-X压燃发动机。

但最后因为油品问题没有引进,让不少人大失所望。按照计划,该发动机会在今年引进,不知道这次会不会再“放鸽子”?

3、换装扭力梁非独立后悬架

后悬架通常有独立悬架(代表作多连杆悬架)和非独立悬架(代表作扭力梁悬架)之分。而在很多人的认知中,因为独立悬架的成本更高,且在操控性上更有调教潜力,所以普遍认为前者要比后者要“高级”。

而当新一代的马自达3昂克赛拉上市的时候,由于其将上一代的独立多连杆悬架换装成了非独立悬架扭力梁悬架,所以导致大家普遍认为,马自达是在降低成本并牺牲了操控性能。

取消两厢、黑科技发动机缺席、换装非独立后悬架……由于以上三个原因,也让不少人认定它注定成为小众车型。但新车上市后,销量连续4个月上涨,更是月销破万。不过有车友指出,那是老款依靠市场优惠,两代同堂销售的成果。

老款马自达3昂克赛拉

次世代马自达昂克赛拉

可进入到2020年,在没有老款助力和市场优惠的情况下,全新昂克赛拉在5月还能砍下8千多的销量(比去年同期卖得更好),这切切实实就是靠实力了。为什么质疑声不断,消费者却纷纷用钱包投票呢?在疆哥看来,这里面同样有三点原因:

1、颜值即正义,“魂动”惹人爱

众所周知,“魂动”设计理念让马自达许多车型成为了高颜值的代表,这对于全新昂克赛拉也是不例外。新车采用了二代魂动的设计语言,整体看上去要比老款更加犀利。而作为马自达旗下的入门车型,消费者能花最少的钱体验到这种最新的设计,自然是更加分。

值得一提的是,该车主打的水晶魂动红色和铂钢灰,这两款颜色占到总销量的7成以上,而其价格相比其他颜色要贵出两三千元。这也侧面说明,全新昂克赛拉的消费群体对颜值很有考究。

2、空间安全改善,洞察国人需求

虽说新款昂克赛拉的后排空间,并没有比老款提升多少,但是它却实实在在为新车型增加了26mm轴距。疆哥此前也有试驾过这款车,后排空间算不上亮点,但至少也不会成为“槽点”。

而且在今年3月份公布的中保研测试结果中,马自达3 昂克赛拉在代表低速碰撞下维修费用经济性的“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指数”项目获得差评(P),在车内成员安全指数上获得了优秀(G),而在车外行人安全指数和车辆辅助安全指数上获得了优秀(G)。在合资品牌主流紧凑型轿车中,马自达3昂克塞拉的碰撞安全成绩是比较靠前的。

这里也顺便说下两厢版的问题,其实马自达取消两厢版,也是从销量方面去考虑的。据悉,在上代车型中,两厢版本销量占比不足15%。大家也知道,两厢市场近几年逐渐萎靡,而且大家嘴上说喜欢,但真正掏腰包的时候,更多的消费者还是会选择三厢版本,所以取消也是出于市场需求来考量决定的。

3、马自达品牌魅力,“马粉”们的追求

虽然从市场体量来说,马自达在中国还是属于比较小众的品牌。但是众所周知,马自达在国内拥有不少的铁杆粉丝,他们认可马自达的品牌理念,并推崇马自达动感的外观设计,匠心工艺的传承,以及对技术的执着。

也正是如此,即使是面对旁人的诸多质疑,即使没有降价,那些喜欢马自达的消费者群体还是会义无反顾的去选择它,这也是换代后的昂克赛拉能够实现销量增长的最重要原因,马自达的执拗,或许就是它的品牌魅力所在。

写在最后

总的来说,新一代马自达3昂克赛拉在某些方面确实对市场做了“妥协”,但是本质上它还是我们熟悉的马自达,这也是它能在经历质疑后仍能销量坚挺的原因。当然,如今的车市才刚刚复苏,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继续顶住“压力”,我们还需要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