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南北榜案”是怎么回事,朱元璋如何处理这次群体矛盾?

某国目前黑人抗议浪潮的活动一浪高过一浪。而在古代中国虽然没有大规模的种族矛盾,但地域矛盾还是不少的。种族矛盾、地域歧视,归根结底都是将一群人贴上标签后区别对待的问题。明朝初年,就曾发生过一场南北纠纷,南北两方举子为争进士名额闹到了皇帝面前。结合当今美国的情况,我们不妨审视一下朱元璋处理地域纠纷的手段有何得失。

有时候,事情做的太公平也是一种“错”。刘三吾为人慷慨,胸无城府,号称坦坦翁,办事讲究一碗水端平,不给人留下把柄。明洪武三十年,朱元璋看中刘三吾的公平,任其为当年会试主考。

科举历来是关系到王朝兴亡的重事,科举办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王朝根基稳不稳。身兼重任,刘三吾不敢懈怠。在品评试卷时,他心中只有三件事,公平、公平还是公平!但正是这公平二字,闹出了一场群体事件,也让刘三吾发配边疆。

上图_ 刘三吾(1313-1400)

刘三吾案也称南北榜案,该年会试,南方举子以其扎实的学问功底霸占进士榜单。北方举子因为连年战乱,经济文化凋敝,不敌南方,全部名落孙山。刘三吾正是因为公正的评判标准,激化了双方矛盾。经过彻查后,朱元璋找不到刘三吾污点,为了平息众怒,朱元璋诬陷刘三吾是蓝玉余党,发配充军。随后朱元璋亲自主持考试,钦点的六十一名进士全是北方人。从此之后直到清朝取消科举,南北学子分卷考试,两个群体不加竞争。

南北榜案无疑是一场冤案,但是南北之间的隔膜又确实存在。如果从个体的角度看,刘三吾主持的会试被南方人霸榜没有任何问题。无论出于什么原因,经济发达也好,文化氛围也好,来到考场拼的就是学问见识,在当时会试多中是南方人。

上图_ 明代科举考试

但由国家主持的科举考试,又是分配政治权力、实现个人阶级跨越的唯一途径。同当今多元化的社会不同,科举是古代人改变身份地位的唯一方式。现在一个人想出人头地有很多方法,可以读书做学问,可以经商做买卖,也可以通过技术和手艺获得财富,无论哪个渠道,人们的政治地位是相同的,想要生活好,努力赚钱就是了。

古代中国就不一样了,想改变命运只有科举一条路。为了实现政治集权化,古代社会有意的堵死了科举之外的成功渠道。唐太宗说天下英雄进入吾彀中,正是成功手段单一化的直接体现。

上图_ 唐太宗李世民(598年1月28日-649年7月10日),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

同时科举还是国家政治权力的分配场。以美国政治为例,议会中有多少议员为自己说话,直接决定的国家政策是否向自己倾斜。一个群体想要获得政治优势就必须想办法增加议会中为自己说话议员的份额。一个群体人员多,压力大,自然想办法增加议会议员。明朝没有议会,当然明朝也没有根据血缘种族以及其他关系形成的政治联盟,明朝的政治集团只能以地域为单位,各地想要获得话语权靠的也是朝里有没有人,朝里有没有人,靠的还是科举中进士。

明清两朝,湖南一直是人才凋敝之所在, 可自从曾国藩安邦定国之后,湖南科举人才实现井喷。一个省份有多少人中进士,直接影响了该省份在中央的政治地位。在以师生关系为幌子结党拉派的明朝两朝,往往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个人成为朝廷栋梁之后,祖籍所在府县都会沾光借力。所以,北方学子能不能中举,问题不只在北方人学问好不好,还关系到北方的政治地位。

可是北方的政治地位又不能放低。

上图_ 长江流域

从三国时期,得益于长江水系灌溉和充足日照条件,南方经济地位开始跃升。到了唐宋,南方已经成为实际上的经济中心。面积同样的田地,东北一年一熟,华北两年三熟,华南一年两熟,比粮食产量北方比不过南方。仓廪实而知礼节,有了充足的食物供应才能抽身做学问,南方文化素质自然高过北方。

没有粮食和钱的北方是不是就低南方一等呢?也不是。虽然从隋唐开始北方就要靠南方的转移支付平衡收支,但是北方承担着抵御外族入侵的重任。农耕时代游牧民族一直是帝王的心头大患,也是南方安稳生活的不稳定因素。想在绵延万里的国境线上抵御外族入侵,只能靠天险。在宋朝,天险是燕云十六州,在明朝,天险是山海关。想要让北方人老老实实守住边境线,不给人家政治权力能行么?

不论是对朱元璋来说,还是对南方人来说,平衡南北方关系,实现南北权力对等,都是保持国家统一,维系社会安定的重中之重。北方人心不稳,南方日子也不能好过。南北分榜,从学子个体来看是提高北方人的起跑线,是不正当竞争。但问题是科举并不是体育竞赛,关系的也不只是个人前程和荣誉。

上图_ 明太祖朱元璋半身像

人为拔高某个群体的竞争力不只是明朝处理群体关系的手段,也是当今世界各国的惯常手法。虽然朱元璋不懂现代社会的大道理,但是他对于北方人的政治诉求了然于胸。为了实现南北平衡,朱元璋只能借刘三吾平息众怒。曹操粮草供应不足,杀粮官王垕平军愤,这种丢卒保车的手法一直是帝王惯用伎俩,找到按需分配政治利益和实现公平正义的平衡点,在没有法治精神的社会是不可能的。

除了南北举子两个群体,明朝还有另一股政群体力量,就是地处边疆的少数民族。地处西南、西北边疆的少数民族不受儒家文化熏陶,对于中央政府认同感低。期望通过科举考试将其同化对明朝来说十分困难。为了便于管理,明朝延续了元朝设置的土司制度,通过加封当地部族首领为土司,赋予不加中央政府干涉的民族自治权力,来获得其对明朝中央政府的承认。

上图_ 明朝官员

南北分卷、土司制度,都是有目的分配不同群体间政治权力的政策手段。朱元璋可以流放刘三吾,是因为皇权只讲政治,不讲法治

而当今社会却是以公平正义为基准组织起来的,想要牺牲个人利益换取政治平衡是不现实的。在某国想提升黑人群体地位,避免歧视,是一回事,还黑人公道、惩罚白人警察是另一回事。当然黑人群体也明白,如果今天不明不白的处理了白人警察,明天就可能不明不白的处理自己,想要获得长久的公平,只能从长计议。

文:刘不成

参考资料:

【1】《皇明通纪》 陈建

【2】《明朝小史》 吕毖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