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娃”舞剑,意在“带货”?

《娇娃》老矣,“带货”不易

2019年11月,“根正苗红”的新版电影《霹雳娇娃》(以下简称《娇娃》)在美国、中国上映。

虽然电影主题很正,讲述了新一代火辣美女天使“暮光女”克里斯汀·斯图尔特、娜奥米·斯科特、埃拉·巴林斯卡霸气组队,强势打击黑恶势力的故事,但看了之后,却油然而生一种“看了《无极》,才觉得《英雄》还不错”之感。

“娇娃们”的悲剧

何哉?抛开情节老套、叙事拖拉、剧情拼凑、“为赋新词强说愁”这些硬伤不谈,整体来看,觉得导演好像心急火燎要干某事儿一样,没怎么打磨剧本,就匆匆开拍了。宣发时,投资方反复强调,《娇娃》是个动作片。但事实上,动作戏就像是“过家家”。

女性不是演不了动作片,早在2000年到2005年就涌过一阵女性动作片热潮,如《卧虎藏龙》《猫女》《古墓丽影》《杀死比尔》系列等等。老版《霹雳娇娃》(Charlie's Angels)在2000年后,确实引发了一阵华语电影的模仿热潮,如2001年的《绝色神偷》、2002年的《夕阳天使》《赤裸特工》等。遗憾的是,跟风太重,它们和众多好莱坞女性动作片命运一样,都是昙花一现,没有也无法延续成系列电影。

反观《第一滴血》系列、《碟中谍》系列、《终结者》系列、《速度与激情》系列、007系列等,那些以男性为主打的特工系列动作片何以成为经典,并且可以一部接一部地延续生命?除了社会结构、历史元素,更重要的是,上述“硬汉”片足够用心,足够“工匠”。

物极必反,过犹不及。商业片固然要考虑观众的需要和感受,但像《娇娃》这样极力迎合直男对女特工的幻想,有点过了,反透出一种勾引、挑逗男观众的不纯意图。

有道是此消彼长,比如《双子杀手》《决战中途岛》等几个近期排片,虽说有剧情硬伤,但导演总会在拍摄技巧等其他方面可圈可点。《娇娃》则不同,“里子”稀碎,“面子”也斑斑点点,很不耐看。很多剧情看了开头,就能猜到结尾。那些看似威猛骇人的火力大开,其实对双方根本不会构成多大威胁伤害。因此,虽说影片中死了不少人,但那些死亡都显得好像小孩儿过家家。

之所以称“为赋新词强说愁”,乃剧情反转完全是为反转而反转。导演也懂“文似看山不喜平”,试图来个一波三折的大惊喜,于是“一顿操作猛如虎”,但看了反而心更累。如影片前半部,导演为了让观众误会一个假反派,就刻意制造了不少线索。但现在的观众一眼就能看出,后面的“爆款”剧情与前面的“埋雷”毫不对应,导演就是一种“面多了添水,水多了添面”的邏辑。

“娇娃”舞剑,意在“带货”?

人类文明进化至今,相较于男性,女性在社会地位上仍属弱势方。尽管有人说,在移动互联时代,女性在热点舆论场上,已俨然成为绝对的王者。因此,《娇娃》选择在中国的“双十一”不久后登陆中国院线,是否有点借力打力、带货之嫌呢?

女性不是演不了动作片,早在2000年到2005年就涌过一阵女性动作片热潮。

可能有点。因为特劳特和里斯总结了消费者的五大心智模式:消费者只能接收有限的信息;消费者喜欢简单,讨厌复杂;消费者缺乏安全感;消费者对品牌的印象不会轻易改变;消费者的心智容易失去焦点。

新版《霹雳娇娃》剧照

倘若从这个标准去看《娇娃》,那么它的一切硬伤软伤都可以被原谅。毕竟,女士们关注什么,什么就可能成为热点。2018年国泰君安证券报告显示,近75%的家庭消费决策由女性主导。2014年中国内地女性经济市场规模近2.5万亿元,而到2019年,这个数字或将增长至4.5万亿元。

由此可见,在大众消费领域,“她”力量的话语权确实在水涨船高。

电影属于大众消费领域。《娇娃》的导演把大家的注意力引向娇娃们的身姿身材、穿衣打扮、化妆发型,而不是特工们的大脑智慧、毅力精神、爱恨取舍,是不是“带货”呢?

“娇娃”能否重生?

虽说物质总是有限的,但匠心独运之下,总会峰回路转。操盘手不同,结果就会大不同。

老版《西游记》很经典,但《大圣归来》并不逊色。《哪吒闹海》深入人心,但饺子塑造的魔童哪吒,却更有人情味儿。即便同一个花木兰,美国版的巾帼英雄就跟中国版的大不相同。同样道理,一千个读者之所以能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因为观看、审视的角度不同。

那么,《娇娃》能否重生呢?答案是可以的,原因有三。

首先,“她”力量、“她”经济的倾世逆袭,必将逐步消解传统社会对女性力量的固有偏见。《霹雳娇娃》的经典之作,非由约瑟夫·麦克金提·尼彻执导及卡梅隆·迪亚兹、德鲁·巴里摩尔、刘玉玲主演的莫属。但该片上映于2000年11月,距今20年。虽说弹指一挥间,但女性地位、形象、话语权等已今非昔比。

由是观之,未来不仅将有“娇娃”的艺术形象,还将涌现一批敢作敢为、勇于担当甚至盖帽男性的“大女性”“大娇娃”的艺术形象。届时,“娇娃”已不再是被消遣、被消费的对象,因为她们有资本和力量。

其次,网剧、年轻人偏爱“悬疑”。“娇娃”的导演组不妨换个思路,与其花拳绣腿、隔靴搔痒地“撩拨”受众,不如另起炉灶,走悬疑路线。至少,悬疑能让受众一时间无法看清故事情节推演的结果,从而使其生疑,令其烧脑,让其总处于一种不理解、不明确、想不开、忘不了、看不穿、放不下的“悬浮”状态,欲罢不能。

另外,作为一种叙事手段,悬疑大多采取多线索、多节点、多人物交叉并进的手段,彼此关系错综复杂,剧情发展疑点重重,矛盾冲突接二连三,情节节奏紧张揪心。碟中谍,套中套,局中局,这样一来,导演也就不会再“为赋新词强说愁”了。

再次,“娇娃”可以采取烘云托月的拍摄手法。这一点,同为网剧的《长安十二时辰》就做得很好—该剧用相当的篇幅塑造了社会底层各色人等的形象,聚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三教九流,通过衣食住行各方面来表现大唐长安的人间烟火。 《娇娃》能量雖大,但“双拳难敌四手,好汉架不住人多”,如能通过一系列“小人物”予以帮衬,则更让人觉得真实可信,还可以进一步夯实电影的人文内蕴。

值得注意的是,在复杂、纠缠、矛盾的价值冲突中,要把故事讲好、自圆其说,对于需要承担价值指向的主要人物而言,是不太容易的。

黑格尔在其《美学》中谈到对英雄形象的创造,特别强调英雄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坚定性、明确性和真实性的统一。因此,建议未来的《娇娃》导演组,不要游走于暧昧不清的模糊地带,更不能手忙脚乱,让故事处于相互矛盾、相互拆解之中。

经典影片不是“单声部”,而是“多声部”,不仅有主旋律,往往还有“从旋律”。从这点出发,我觉得未来的《娇娃》导演应向中国导演学习,摒弃狭隘的“男性/女性动作片”之争,博采众长,为己所用,如学习“战狼”系列中独狼决斗式的炫酷动作和或明或暗的爱情线,学习《中国机长》中空姐的毅力与柔情,学习《红海行动》中女性的大无畏精神等等,把这些人类最为宝贵的灵魂与精神之“货”带出来,通过艺术之手反复打磨,难道还不能满足不同观众的多样化或独特化诉求吗?

经典不怕老,就怕只宣扬经典的细节而忘却经典的灵魂。毕竟,噱头就像油炸花生米,可以当个下酒菜,却无法当饭吃。

作者:蔡运磊

来源:《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