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蓝色清真寺为横切面,锲入土耳其

以蓝色清真寺为横切面,锲入土耳其

土耳其的几天行程中,无论身在何处,我都会在准时到来的宣礼声中微闭双眼,静静聆听。在伊斯坦布尔,那是蓝色清真寺发出的指令,每天从晨礼到宵礼,人们都会严格履行这样的仪式。清真寺四周尖尖的建筑,便是宣礼塔。报告祷告时刻的人,每天五次,准时沿着狭窄的楼梯攀上宣礼塔宣布唤拜。这五次礼拜分别是:晨礼(从拂晓到日出时)、晌礼(从中午刚过到日偏西)、晡礼(从日偏西到日落)、昏礼(从日落到晚霞消失)、宵礼(从晚霞消失到次日拂晓)。

据说伊斯坦布尔就有3000多座大小不一的清真寺,供全市1000多万穆斯林教徒做礼拜之用,因而又被称作“宣礼塔之城”。宗教永远是一种能打动人心的东西。对土耳其人来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礼拜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每个人都坚信,拥有信仰,便会拥有一切。

1

伊斯坦布爾是丝绸之路极其重要的桥头堡。十年前的那个深秋,随着“南方丝绸之路专家考察队”一路行进,我们终于来到了这处具有历史厚重感的欧亚大陆之地。

蓝色清真寺周围有六根宣礼塔。

伊斯坦布尔始建于公元前660年,当时被称为拜占庭。跨越欧亚大陆,紧扼黑海门户,它的南边是达达尼尔海峡,北面是最后切断欧亚大陆的博斯普鲁斯海峡。一头通向黑海,另一头连接爱琴海,是黑海通往地中海的必经通道。如此重要的战略地位,必然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赫赫有名的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拉丁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都曾在此建都。历史上,这里曾发生过无数个与土耳其、欧洲、地中海相关的恩怨情仇,更远一点说,这里撰写过古希腊、东罗马、奥斯曼帝国和整个旧世界的精彩故事。

接我们的大巴一直沿着马尔马拉海岸线急行。此刻,伊斯坦布尔还沉睡在黎明之中。慢慢地,太阳静悄悄从天边慢慢爬上来,使得整个伊斯坦布尔城辉煌一片。左前方,断断续续的老城一晃而过,一截一截的残垣断壁沐浴在金色的光影里。

“那是老城的城墙。”接我们的翻译指了指左前方,慢吞吞吐出七个不标准的汉字来。

不顾汽车的一闪而过,我还是掏出单反相机,不失时机地按下了快门。风景在车窗外列阵般地向后挪移,那位瘦弱的土耳其翻译揉了揉惺忪的双眼,开始了她职业般的讲解。

就这样,我知道了,这就是守卫了千年的君士坦丁堡的那道著名城墙,坚不可摧。我还知道,是这城墙曾向那个傲慢的帝国,交出了一张骄人的成绩单——

公元5世纪,来自亚洲草原的匈奴人,曾统一了南俄罗斯、东欧和中欧,并向西欧和北欧扩张,多次攻陷西罗马,也曾在君士坦丁堡城下大败东罗马军队。可作为胜利者的匈奴人,不知为何却绕道而行。他们最终没有攻城,只是留下了话,要求东罗马交纳一些保护费罢了。

人们曾把匈奴人横扫欧洲之行,称为“上帝之鞭”,意指所到之处,所向披靡。人们不能理解的是,在欧洲大陆如入无人之境的匈奴人,会对这东罗马的都城不“抽上一鞭”?事后证明,他们当然不是出于怜悯,只是因为他们知道即便是上帝的皮鞭,也抽不垮这坚固的城墙。据说罗马帝国曾因为中国的丝绸贸易,与波斯帝国几百年间一直争战不休。波斯人曾几度兵临城下,结果都趾高气扬而来,铩羽而归。

不止如此,还有基辅斯基,与东罗马忽友忽敌,941年,基辅的大公伊戈尔率领数千艘战船横渡黑海,试图前来分享东罗马帝国的辉煌,结果依然灰溜溜地回去了。

阿拉伯人的伊斯兰军队更是视这座基督教圣城为眼中钉,曾以2650艘战船想一鼓作气拿下,结果在城墙下转悠了好几个月,最终只剩下5艘船生还。

1453年,帝国风烛残年之际,这里仅剩下一片孤城,即便这样,强大的奥斯曼帝国用了好几个月时间才攻破城池,穆罕默德二世甚至不得不借助了匈牙利人的大炮……

2

一个称雄了千年的帝国随之倒下,无论历史学家对此如何评价,对于我等匆匆过客而言,都不啻为一件伤痛的故事。古人云,祸兮福所倚。正是城墙倒塌帝国毁灭,直接导致拜占庭贵族和知识分子的大量逃亡。他们携带了许多帝国保存千年之久的精华,除了珍宝细软,还有珍贵文献、史料、艺术作品,以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古希腊罗马的思想精髓。而这些恰恰是正沉睡在中世纪天主教神权中的欧洲人,所遗忘失落的部分。有人甚至认为,正是这些古希腊、罗马的光辉思想,成为中世纪欧洲突破天主教神权束缚的直接动力,从而引发了人性战胜神性的文艺复兴运动。

可以说,西欧近代史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一座城墙倒塌后所引发的故事而完成的。

在这里,时间似乎只是一个停止了的数字。1985年,连同城墙在内的这片区域加上城市考古公园、苏莱曼尼耶区、泽雷克区,一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世界文化遗产。

我们的导游兼翻译,有一个十分柔软的中国名字——伊丽倩,她出生于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安卡拉大学物理系毕业后,赴德国留学,在德国认识不少中国朋友,于是又学了中文。

伊丽倩的汉语发音虽然不甚标准,但从她的谈吐中,能感受到她对历史深入浅出的解读,娓娓道来,侃侃而谈,很是受听。

从伊丽倩的讲述中我知道,原来,这座紧紧维系一个帝国命运的城墙,是公元5世纪狄奥多西二世的杰作。据说这位狄奥多西二世性情斯文,讲求文明治国,不崇尚武功,其军事主张以“守”为主。这一军事主张不仅成就了东罗马帝国一贯的军事风格,还成就了这座千年不倒的旷世奇迹——于是乎,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君主,就把这千年城墙誉为“狄奥多西城墙”。

“狄奥多西城墙”之所以千年不倒,奥秘除了材质和建筑工艺,还有极佳的地理位置和科学的设计方案。

马尔马拉海和博斯普鲁斯海峡交界处有一条河流,把欧洲这半边的土地一分为二。这条河流叫金角湾。由于水域的走向有点弯曲,正好使这片土地形成一个尖角状,故而得名。

凝神其问,我以为伊斯坦布尔之所以被人推崇,很大程度上讲都倚重那个自然港湾。由于“湾”的特殊位置,使得伊斯坦布尔成了三面围水的三角高坡,“虎踞龙盘”大抵是最佳解释。看起来它是通向博斯普鲁斯海峡的一条支流,实际上就是伊斯坦布尔的一个门户——水上广场。

蓝色清真寺硕大的穹顶令人震撼。洗礼、祈祷。是每个信徒—生的必修课。洗礼、祈祷。是每个信徒—生的必修课。

北面的黑海碧波荡漾,四周有许多文明群落和商业重镇,还连着东欧、中亚和漫漫无际的亚洲大草原和西伯利亚大平原;向南穿过达达尼尔海峡就是蔚蓝的爱琴海,直通地中海;往东望去,仿佛能遥望到长长的丝路驼队,载着香料、黄金、丝绸和瓷器,踏着悠扬的驼铃声由远及近。

严格而言,博斯普鲁斯海峡作为水域并不宽,甚至难以与长江媲美。但绝妙之处就在于,它的两头都通向辽阔的大海,居住在两岸的人们可以遥遥相应,海峡间滔滔不绝的水流有种波及心灵的动感,完全不同于山间的一泓溪流。临海的角尖微微凸起,活像一个迎风破浪的船头,而皇宫就是这船头上的驾驶舱。从马尔马拉海斜穿到金角湾,把这个尖角地带隔出一截,再用“狄奥多西城墙”团团围住,这就是当年的君士坦丁堡,也就是现在的老城区。

3

越往老城区,司机开得越缓慢,这既是一种尊重,也是一种纪念。

慢慢地,金角湾、马尔马拉海、博斯普鲁斯海峡、皇宫、蓝色清真寺……都一一呈现在我们眼前。带着几分神圣与激动,我走进了心仪已久的蓝色清真寺。

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恢弘的拱柱廊厅环绕的中庭中央,一处精致的大理石六角亭净水池。廊厅两旁,成排的水龙头和座椅和谐地镶嵌其间,原来,这是每一个外来者入寺的必修课,一些伊斯兰教徒十分认真地在此净身,驱逐身上晦气,让一路的拂尘随水流去。我们也学着将水捧在手上,象征性地清洗面颊。

进入大殿的门口,永远都是一长串等候的队伍,人们秩序井然,在工作人员的提醒下,自觉地穿上鞋套,女士还要披上长纱和头巾以遮盖裸露的身躯。

踩着精美的红底蓝花的土耳其地毯进入殿堂,就像走进宏大而空旷的圣殿,我的脑袋瞬间有一种缺氧似的嗡嗡作响,有一种被电击的感觉,周身震颤,数秒钟后方回过神来。我的双眼被那一大片红蓝相间的地毯“刺伤”了——这是当年伊索匹亚朝贡给繁盛一时的奥斯曼帝国的贡品,浩浩荡荡铺满了近5000平方米的整个大殿。

大厅穹顶下方,垂吊着大大小小黄色的吊灯,一圈一圈的同心圆灯架上,几百只简洁的小灯泡组成一道道光环,像繁空中闪烁的星星,耀眼夺目。户外的自然光线透过260个彩绘玻璃小窗照射进来,和昏黄的环形灯光互相辉映,变幻着奇异色彩,与殿内空旷深远的构架和安详悠然的气氛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独特的神秘氛围,冲击着你的视觉和幻觉,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虚幻的空间,肃穆、安谧,沁人心脾的美,令人窒息。

蓝色清真寺最吸引人注目的,还是那些神秘的圆顶。阳光透过窗户飘渺地投射下天堂的光芒,映照在清真寺里那些颜色各异的瓷砖上,映射出一种迷离的瑰丽金色。支撑大圆顶的4根大理石圆柱,支撑着43米高的中央大圆穹顶。仔细观察,柱头和柱身上都有蓝底金字或黑底金字的阿拉伯文,简直就是一件件美仑美奂的艺术品。

黄昏,远眺蓝色清真寺的雄姿四周窗户上的蓝色玻璃,构成了艴清真寺特有的格调

硕大的穹顶上,漂亮优雅的花纹图案,精美绝伦,让人如沐仙境。墙壁上缀满图案,分别拼成各种奥斯曼的星辰,植物和花卉。如雕塑般的石墙带来视觉的戏剧效果,在大片深深浅浅的蓝色中点缀着绿色、柿红色、白色和浅灰,色彩斑斓,搭配得漂亮极了。

置身其间,强烈感觉到个体的渺小,再浮躁的心,也平静下来。

4

蓝色清真寺的得名,是从那些四壁镶嵌的蓝色瓷砖而来的。清真寺大厅内墙三分之一高度以上的墙面上,共装饰有21043片蓝白两色的伊兹尼蓝瓷砖,出自土耳其最为著名的陶瓷之乡伊兹尼克。每当光线透过260扇彩色玻璃窗户投射进来,瓷砖上便散发出奇妙的色彩,映照在支柱和穹顶上,像一曲色彩呈现出来的“大合唱”,足够让人体验到什么叫气势恢弘,色彩瑰丽。

仔细观察,瓷砖上的图案有爬在绿色花枝上的荷兰石竹,有风信子,有蓝色和柿红色的玫瑰,有白花钵中下垂的郁金香和麦穗,还有缠绕在格架上的灰色柏树枝和蔓藤叶子以及一串串葡萄。据说,当年这座清真寺裝修完成之后,把剩余的瓷砖全部毁掉了,而烧制这些瓷砖的工匠都是从波斯招来的,所以现存寺中的瓷砖图案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大殿的里面是穆斯林做礼拜的地方,我们这等匆匆过客不让进去。信徒们进出的瞬间,我透过门缝,看见几个身着长袍的男子正对着墙祷告。与做礼拜的区域空旷相比,大厅里熙熙攘攘,挤满了忙着拍照的游客。

闹中取静。伊丽倩招呼我们靠近墙边,围成一个小圈,坐在厚厚的地毯上,她则盘着双腿,用手比划着给我们讲蓝色清真寺的来龙去脉——

蓝色清真寺诞生于1609年,那个时候这座城市的名字,已经不再是赫赫有名的君士坦丁堡,而改名为现在的伊斯坦布尔了。原来,自1453年穆罕默德二世灭了东罗马这个最后的堡垒之后,伊斯坦布尔便横空出世,成为了奥斯曼帝国的首都,原来的东正教大本营也随之变成了伊斯兰教的中心。

信仰不同,建筑也有差异,穆罕默德二世当年没舍得直接把索菲亚大教堂拆除,只是稍稍改建了一番,使之成为一座精美的清真寺。可百年之后,苏丹艾哈迈特还是下令另起炉灶,新建了一座纯粹风格的清真寺,这就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蓝色清真寺。

可以想象,在决定修建蓝色清真寺这件事上,苏丹艾哈迈特应该还是颇动了一番脑筋的。首先是帝国必须支出一大笔钱,更为重要的,旁边已经有了一件撼世之作——索菲亚大教堂矗立其间,如果超越不了,会留下笑柄,如果要超越,如何超越?要知道,索菲亚大教堂是公元532年拜占庭帝国时期的产品,比之早了整整千年。这座大教堂在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问世之前,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被誉为世界著名宗教建筑典范。

最后的任务落到了当时最有名的建筑师锡南的高徒迈赫迈特·阿加的身上。从1609年开始,迈赫迈特·阿加把自己关进索菲亚大教堂,用了8年时间,终于从这件不朽之物上获得灵感,建造出了这座最具伊斯兰教特色的清真寺。

果然不负重望,1617年秋天,蓝色清真寺竣工,当最后揭开这件神秘之物面纱的时候,所有人都被其美仑美奂的设计与装饰惊呆了,高兴之余,幻想不朽的苏丹艾哈迈特用自己的名字为这座清真寺冠名,可是人们今天记住的,还是蓝色清真寺。至于那个绕口且冗长的人名,早已抛到九霄云外了。

5

宣礼塔的多少,是衡量一座清真寺级别的重要参数。迄今为止,蓝色清真寺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拥有六座根宣礼塔的清真寺。据说当年苏丹艾哈迈特一世为了体现对真主的虔诚,想在清真寺外面建造几座“黄金”的尖塔,而建筑师迈赫迈特·阿加却鬼使神差般地错听成了发音相似的“六根”尖塔,于是蓝色清真寺就拥有了现在的这六根宣礼塔。

后来这事却差点引起一场宗教争端,原来穆斯林心目中最神圣的清真寺——伊斯兰圣地麦加克尔白大清真寺就是六根尖塔,他们认为,其他地方的清真寺不得享受如此待遇。最后妥协的结果,是麦加克尔白大清真寺又加了一座尖塔,以示独尊。

走出圣殿大厅,再回过头来眺望,蓝天白云下的蓝色清真寺更加灼人眼目,浪漫、深沉、大气、圣洁,几乎我所喜欢的美好词汇,在这里都可以找到最佳的注脚。

此刻,我恍然发现,如果用一种颜色来描述一个城市的话,伊斯坦布尔的底色一定是蓝色的一一举世闻名的蓝色清真寺、蔚蓝色的大海……这是现实的铺陈;它那淡淡的忧郁气质,则更令人深思一一几千年来,无数英雄在这个舞台上你方唱罢我登场,特别是“奥斯曼帝国瓦解后,时间几乎遗忘了伊斯坦布尔的存在”,正如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奥尔罕的作品《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中所称的“呼愁”,这是历史的纵深。

蓝色清真寺无疑是最好的参照物。大时代的每一次斗转星移,都为这座城市带来了改朝换代的阵痛,但伊斯坦布尔一次又一次得以凤凰涅槃。欧洲文明与亚洲文明不断在此交融,虽曾有冲突与碰撞,但始终和谐共存。

今天,我们既能感受到帕慕克时常着墨的遗址古迹和黑白影像,也能体会到这座城市洋溢着欣欣向荣的活力:浪漫、夢幻且不失忧郁深沉,这正是蓝色清真寺所赋予伊斯坦布尔的城市底色。

作者:章夫

来源:《看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