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援朝第二功臣,舞动120斤大刀,为何萨尔浒之战有五千兵?

萨尔浒之战明军的四路主将中,刘綎的声名和战绩最为显赫,《明史一刘綎传》记载:“綎于诸将中最晓勇。平缅寇,平罗雄,平朝鲜楼,平播酋,平课,大小数百战,威名震海内。”

刘綎是将门之后,从少年时期起,刘綎几乎在他参加的所有战事中立下了战功,因而在明朝军队中享有盛名。刘綎参加了万历三大征中的播州之役和援朝之役,均立下大功。播州之役中军功在全军排第一,援朝之役中军功仅列于总兵陈磷之后,而排名在“东李西麻”中的西麻——总兵麻贵之前。刘綎由于战功卓著,进左都督,世庭指挥使。这个官衔在武职中当时仅次于名将李成梁。

刘綎虎背熊腰,力大无穷。《明史一刘綎传》称,“綎所用镔铁刀百二十斤,马上轮转如飞,天下称‘刘大刀’。”虽然弓马娴熟,武艺高强,但刘綎并非只知力战不知智取的有勇无谋之辈。朝鲜之役中刘綎曾于阵前与日军小行西长以谈判为诱饵,差点活捉日军主将。播州之役中,刘綎曾巧设伏兵,大破杨应龙叛军,对战局的扭转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任青海临兆总兵官时,刘綎出奇兵,偷袭火落赤部于救川中,斩首数百级,获牲畜两万多头。为此神宗至太庙举行了祭祖仪式以贺大捷。

刘綎在四川任职多年,手下有川兵数万,十分晓勇,每战必胜,成绩辉煌。刘綎尽管屡立战功,但其职业生涯却数起数落。几次降职都是因刘綎性格骄纵,目中无人,违反了朝律所致。有一次,刘綎以重拳殴打马湖知府詹淑,后詹淑被改调,而刘綎则罚禄半年。

此次由于辽东战事吃紧,神宗下旨命刘綎星夜赴京。即日启程赴辽东,与其他总兵会合。刘綎希望多调川军与他,他多次向兵部请求调川兵三万北上辽东,但兵部迟迟不肯批复,最终只批给他五千人。

在四位总兵中,刘綎的军事履历最为丰富,职衔一也最高。应该说他最有资格成为此次大军的主帅,然而由于明朝的军事体制,主帅只能由文官来担任,所以他只能担任东路军总兵。刘綎曾在朝鲜之役中与杨镐结怨,杨镐为人气量狭窄,因而此次出征,东路明军在人员和武器配备方面在四路明军中最弱,这是杨镐的“主动安排”。刘綎率领的东路明军,“器械弊龋,又无大炮火器”。

杨镐曾派亲信二人到刘綎军中“持红旗督阵”,并要求他们将刘綎的一举一动及时禀报经略。如果刘綎进军缓慢,他甚至策划由亲信临时夺取刘綎的兵权,“刘若逗留,则(杨镐亲信)当总领东路马军”。所以,他对朝鲜元帅姜弘立说:“杨爷(即杨镐)与俺目前不相好,必要致死,俺亦受国恩,以死自许”。

将领不和使得四路兵马并不团结,在对抗强大的八旗兵时,处于下风。军事指挥体制不当、将领不和、指挥失策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了后来明军的大败。

参考资料

【1】明夷待访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