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长城,穿过岁月风云
从北京郊外到内蒙古、山西、河北一带,分布着不少野长城残垣,当年它们曾作为抗敌的最前沿和京师的主要屏障,屹立在古老的华北平原和三晋大地之上,维系的是和平与安宁,承载的是中华民族的沧桑历史。
五墩台一大境门茶马互市铸就的开放之门
华北山河大地是如此雄奇又宁静,放眼蔚蓝天际下,初秋草木竞芳,远山峰峦苍翠,而明长城,就在这一片高山上,沉静恒久地守卫着京城北大门,守卫着张家口的黎民苍生与大好河山。
张家口是长城宣府镇的要塞,在阻止蒙古军队的进犯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终明一朝,不到三百年,张家口在历次大小战争中从未失守过,故以“武城”之誉而雄冠北疆。百年前,就在这高山上,寒来暑往中,一批批的热血健儿,日复一日,抵挡着关口外的强敌。
登上起点五墩台,环顾四望,长城绵延没有尽头。这一段明长城,以垒石为墙体,墩台寥寥,目前保存下来的石墙体的高度接近明代修筑时的原始高度,上窄下宽,顶部最窄处不足1米。而从五墩台到大境门,不到9公里的徒步中,就是这样的长城一直在山顶陪伴着我们。
徒步的终点是大境门。在万里长城之上,所有的防御关隘都以“关”或“口”命名,而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的大境门,却是长城上为数不多以“门”命名的关隘,从字义上看,“门”比“关”更多了一些开放和交流的意味。明代隆庆、万历年间,朝廷与蒙古俺答部之间实现了“茶马互市”,张家口的功能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从而由单纯的军事城堡演变为兼有贸易功能的城市。从这一点来说,大境门不但见证了轰轰烈烈的战争场面,也见证了和平带来的贸易互通与暂时的繁华。
“走西口”的故事可谓妇孺皆知,西口即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杀虎口,其实,山西人进入蒙古部族经商还有一条经大同出东口进蒙古的线路,这东口即张家口。西口之所以名气大,得益于那首著名的河曲民歌《走西口》:“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手拉着哥哥的手,送哥送到大门口,”实际上,西口、东口都是山西人走口外经商的通道,东口的张家口更像是一条古商道。
站在城墙上,顺着城墙的方向放眼望去,大境门外东、西太平山巍然对峙,地势险要,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连接边塞与内地的交通要道。远处是经过时光磨砺与风雨剥蚀的明长城原貌,除了大境门东西两端接近关城的部分,其余石墙沿山势而建未包砖。遥想那个冷兵器时代,正是这些石垒的城墙,挡住了北方部族的一次又一次入侵。
在大境门内,曾经有多少因饥荒而走来的难民手捧饭碗到口外讨饭;在大境门外,又曾经有多少商人把大量白银运回口内。曾经繁华的大境门,如今不再是交通贸易的枢纽集市,不再是重兵扼守的軍事要塞,只有塞北的风伴着顽强的城,孤独地伫立着。
黄昏来临,再次回望这一段边塞过往,更觉塞内外山河风光如画,苍山似海,仿佛又见沧桑越百年,铁骑挥鞭,长车征骑,天地苍茫。
助马堡-威鲁堡左云长城的沧桑印记
在夕阳时分从北京出发,一路向北奔向大同,随着城市灯火的渐渐远去,蜿蜒曲折的长城出现在眼前。这一次的行走,交付给了大同左云县助马堡至威鲁堡(月华池)的长城穿越。
这段行程,我们徒步穿越了约23公里,从山西跨越到内蒙古,这一段外长城,赫然就是如今晋蒙两省区的界线,然而回到明朝,这界线表明了农业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分界,只要翻开明代的地图,就可以看到这道外长城,基本上就是那时的“国界”。这里曾经铁蹄呼啸,干戈林立,如今,当喧嚣远离,只剩一片苍凉。
翻开明王朝历史的扉页,长城必然跃然纸上。我们走过的这段长城,承载的是大明王朝276年的起落。当年,山西作为防御北方各部落入侵的前沿和防守京城的主要屏障,地处抗敌前沿中的前沿,防守重点中的重点。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先后设立了大同和山西两镇加以重点防御,同时沿边界建立长期世袭服军役的卫所制度,使将士们世世代代守卫边疆。为了加强防守,又陆续加建内长城作为第二道防线。
今天,当我们行走在边关墙垣上下,路过一座又一座残存的墩台,时光的印迹还在,岁月的伤痕犹存,在斑驳的残阳里,仿佛有人发出轻轻的叹息。是思乡的苦楚,还是卫国的使命,戍边将士的心事与信仰,是否已被战争与岁月侵蚀?曾经的边关明月与战火风云早已消逝,不屈的明长城上,谱写的是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怀与文化积淀。当沧桑过尽,堡还是堡,墙还是墙,历史的功过不复存在,只有这些残垣断壁,在流年辗转中,遥望前生。
作者:莲莲
来源:《看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