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生物大灭绝原因,或正在今天的地球上重现,现状为何令人担忧?

地球已经形成了46亿年,地球上的生命史也有38亿年了,目前已知地球上的生物共经历了五次生物大灭绝事件,每一次都有大量的生物消失,主要原因都是地球上的环境骤变,生物无法快速的适应环境,只有那些抵抗环境变化能力强的,自身繁殖能力强的生物才能幸存下来继续发展,距离我们最近的一次生物大灭绝发生在6500万年前,那个时候的主角是恐龙大家族。其实恐龙的灭绝,也正好给哺乳动物的发展带了契机,某种意义来说人类的出现要感谢“恐龙的灭绝”。

科学家从地质以及生物化石等方面可以推测生物大灭绝发生的原因,第二次生物大灭绝发生在晚泥盆纪3.6亿年前,总共持续的时间超过二百万年,此次生物大灭绝导致78%以上的海洋生物灭绝。

泥盆纪通常被人称之为“鱼类的时代”,因为在泥盆纪鱼类呈现空前的蓬勃发展,并且到晚泥盆纪已经出现了四足脊椎动物,它们是肉鳍鱼登陆演化的,某种意义来说它们的登陆才有了现在地球上大量的四足脊椎动物,同时也包括人类。

最近英国的一个研究团队,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主要内容就是解释3.6亿年前生物大灭绝的可能原因。科学家认为紫外线过分的辐射,可能是第二次生物大灭绝爆发的原因。

这个科学团队在格陵兰岛东部和玻利维亚的安第斯山脉发现了来自泥盆纪时期的植物化石样本,科学家把这些植物化石样本泡在氢氟酸中溶化,从而成功分离出植物来自3.6亿年前的植物孢子。科学家发现这些植物孢子形状比较特殊,尤其是它们刺的形状。

科学家推断这些植物孢子是因为过量的紫外线辐射所致,发生了不可逆转的损伤,同时这些辐射对于陆地和潜水中的动植物都有同样的破坏性。森林生态系统被破坏,四足动物和盾皮鱼纲部分灭绝,硬骨鱼取代了盾皮鱼纲,它们成功的在第二次生物大灭绝中幸存下来。

可以说第二次生物大灭绝可以总结为,在冰河时代结束之后全球气温大幅度升高,臭氧层不断地被破坏,大量紫外线辐射倾泻而下,破坏了森林系统以及海洋中的植物,随着时间的发展整个生态系统受到影响,导致了大量生物的灭绝。

科学家比较担忧的是,目前地球上正在发生的事情可能跟第二次生物大灭绝时期比较类似,化石能源的过分依赖以及工业的发展,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温逐渐的升高,温度的升高不可避免的会影响臭氧层。那么未来很可能会历史重演,过量的紫外线辐射会对地球生物造成损伤。

当然这只是一方面,温室效应的加剧可不仅仅是破坏臭氧层,主要是会让冰川融化,永冻层融化,同时对于人体系统造成损伤。这个时代或者说在未来的几个世纪之内,温室效应都将是人类面对的自然“灾害”之一,并且这种“灾害”更多的是人类文明造成的,最后的结果却要地球上870万个物种共同承担。

从过往五次生物大灭绝来看,每当发生这样的骤变,受影响最大的或者说首当其冲的永远都是那些对资源需求最大的主导生物,现在我们都清楚人类占据着地球上主要的生存空间和生存资源,未来如果发生第六次生物大灭绝,我想那个时候的主角可能就是哦“人类”。

文/科学黑洞,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