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理学界,搞理论物理学是最难的。因此,理论物理学家获得了非常崇高的历史地位,我们熟知的牛顿、爱因斯坦、霍金都属于理论物理学。如果我们要给历史上的理论物理学家们排个序,在第一梯队当中,应该会牛顿、麦克斯韦、爱因斯坦。为什么这么排呢?
杨振宁在物理学历史上的定位
理论物理学家的终极目标是寻找大一统理论。所谓的大一统理论就是用一个理论就能描述宇宙中所有的现象。当然,目前来看,理论物理学家距离这个目标还十分遥远。不过,牛顿、麦克斯韦、爱因斯坦都不同程度上地完成了部分的统一,并且他们是以一人之力完成的理论的构建,因此,他们可以跻身第一梯队。
其中,牛顿利用万有引力定律统一了宇宙与地球的物理学规律,并且建立了物理学大厦的地基。我们熟悉的质量、速度、加速度的定义都是牛顿首先准确定义出来的。
麦克斯韦通过麦克斯韦方程统一了“电”和“磁”,让我们知道两者其实是一回事,并且还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以及光其实就是一种电磁波。如今的通信技术就是建立在麦克斯韦的理论之上,可以说麦克斯韦为现代文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至于爱因斯坦,他通过狭义相对论统一了“时间”和“空间”,将两者并称为时空;其次,他通过质能等价理论统一了“质量”和“能量”,让我们知道这两者其实是一回事。接下来,他还通过广义相对论重新诠释了引力的本质,即引力并不存在,引力的现象其实是时空的弯曲。
可以说,这三位在整个物理学史上,乃至人类文明史上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除了这三位,在物理学史上的第二梯队,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分别是量子力学的一群奠基人,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一群奠基人,以及物理学各个分支的奠基人,我们举几个例子,比如:近代科学的奠基人伽利略,量子力学的奠基人波尔、海森堡、薛定谔、狄拉克,热力学的宗师级人物玻尔兹曼等等。
其中,杨振宁就属于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的奠基人之一,并且他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可以说他可以在第二梯队排到非常靠前的位置。当然,这并不是我瞎排的。著名的学术期《Nature》(《自然》)曾经在2000年评选了过去1000年影响世界最大的20位物理学家,杨振宁就是其中之一,而且还是唯一健在的一位。
这里类似的排名还有很多,不仅是国内的学者对杨振宁有高度评价,国外的学者也是如此。他在理论物理学界可以是说德高望重。
如果我们要给近代著名的物理学家霍金排个座次,从科学成就上来说,霍金是挤不进第二梯队的,甚至很难挤进第三梯队(各个细分学科成就较大的科学家)。当然,他的成就还是要远远高于普通的物理学家的,只是和最顶尖的物理学家比起来还稍逊一筹。
从这里,我们就不难发现,杨振宁的成就其实要远大于霍金。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杨振宁的名气远远不如霍金呢?
造神与故事
这其实和人性有关。在牛顿和爱因斯坦的时代,两个人还在世时,就已经早早封神,其后这个“深化”的现象一直保留了下来。比如,就拿牛顿来说,我们熟知的苹果砸到牛顿脑袋上,就是著名的哲学家伏尔泰到英国时,看到牛顿的声势浩大的葬礼,颇为感动,对牛顿心生敬仰。后来,就在一本书中写下了苹果想到万有引力是因为被苹果砸到了脑袋。
类似的“神化”其实还有很多。就拿爱因斯坦来说,他1905年提出狭义相对论,并没有引起多大的注意力,后来到了1915年,他提出了广义相对论,还是没有引起什么注意。直到1918年,爱丁顿带队去验证广义相对论之后,各个国家的媒体大肆报道,并且声称爱因斯坦是推翻牛顿理论的人,一下子爱因斯坦名声大噪,所以开始被“神化”。
我们会发现,所有伟大的科学家被“神化”之后,都会有许多有意思的小故事。伽利略的比萨斜塔实验,牛顿被苹果砸脑袋,爱因斯坦小时候数学不及格等等,这些其实都是谣言,但却深入人心,很容易被记住。但大多数人只记得这些故事,很少有人记得他们的理论。
在人类历史上,不仅仅是科学家,很多做出过伟大事迹的人都会被神化,比如:大禹治水的大禹,还有三皇五帝,都被描绘成如同天神一般,而且他们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人性的一面本身就有一面是“喜欢造神”,还有一面是喜欢“听故事”。这些其实有利于团结远古时期的部落,一起对抗外来的灾祸,比如:洪水。人类也正是因为具有这两点“特性”才得以延续至今。
霍金的名气这么大的原因就在于他的故事,他的故事本身要远比他的科学成就更加深得人心。反之,我们会发现杨振宁并没有这样的故事。要知道杨振宁1971年回国,从1980年就在国内旅居,奔走各地给中国的各大高校和研究所建设实验室和培养高科技人才。
可这一切很少人知道,大家开始知道他却是因为他的私事。即便到了现在,大多数人提起杨振宁,也只知道他的私事,而他具体干了什么,有什么科学成就一概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