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豆腐乳
编辑:养乐多
昨天有读者朋友留言想要让我们讲一讲地摊的事情
最近让我感触颇深的是这一则新闻:江西九江瑞昌市不少小商贩接到了城管队员打来的电话,主动动员他们到指定地点摆摊经营。不少摊贩主接到电话后非常惊讶,惊呼“还有这么好的事啊,我要叫上其他人也来摆”。
类似的事情其实我们之前在《养殖户命真苦》里提到过,说2017年,当时还叫环保部的生态环境部通报,要将从严治理“散乱污”企业作为强化督查的重点内容之一,对无法升级改造达标排放的企业,9月底前一律关闭。
但是这种环保标准,可愁坏了中小养猪户。他们很难达到标准,环保部的检查又推高了他们的经营成本,他们只好关门大吉,2016和2017两年间,全国生猪因限养禁养,就减少了3600万头,占存栏量的8%。
所以在非洲猪瘟蔓延之前,养猪行业早就苦不堪言了,而随后的非洲猪瘟爆发,又一起把猪价推高了。群众不满意,因为猪肉价格涨得太快了;中小养殖户也不满意,他们可没因为这轮猪肉价格上涨而赚钱,反倒早在这之前就因为环保整顿而不得不转行做其他事。
假如有的农户在关掉养猪场后,把它改造成了竹鼠养殖场,养上竹鼠,那就会是另一个故事。一开始他可能会觉得竹鼠很好养,比养猪轻松而且成本低,庆幸自己及时转型。而且这种特种养殖的路子可能还是村干部帮忙牵线搭桥的,他也会对村干部心存感激。
但养了两三年,新冠疫情突然爆发了,还没搞清楚源头的时候“野味”就被怀疑是病毒来源,竹鼠又被归为“野味”,这下是既卖不出去,又舍不得杀,只能养着。
终于,上面说竹鼠不让养了,要无害化处理,以前劝他养竹鼠的村干部这次又不得不来劝他处理掉竹鼠,县里费劲从深圳等地牵头要来赔偿经费,这才让他得到了补偿。
可又是一个多输的局面,特种动物养殖不让养了,农户又得想新办法;村干部以前扶贫的努力白费了,威信也受损了,还得做坏人传达上级指令;深圳那边还要转移支付一笔钱给赔偿,等于深圳纳税人变相多支出了一笔钱;人民群众餐桌的选择也少了。
然后他看到今年3月份的新闻,说生态环境部会同农业农村部督促各地规范禁养区划定和管理,今年3月宣布完成,全国共调减禁养区1.4万个。他的表情大概还会是哭笑不得吧。
当然,我无意说抓紧环保或是注意防疫是不对的,但总不能管理上永远一刀切。假如一刀切之后,未来发现自己走了一段弯路,又该怎么面对这些当年被切了的人呢?
或许就像现在这样,城管亲自打电话给摊贩让他们出摊,或者生态环境部调减禁养区1.4万个吧。这事上城管甚至比生态环境部还理直气壮,毕竟城管只是执行的人,主意不是他们出的,而生态环境部当时可也参与了决策。
而且摆摊经营确实会出现占道和破坏市容的问题,据说辽宁大连在试点了几天以后发现夜市管理太困难,现在又把小贩们轰走了。夜市虽然没比公共厕所高级到哪去,可毕竟小贩们都是花了钱进货的,哪有那么容易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当时在一股脑推广的时候,他们就没想到小摊贩的管理需要很细致的管理引导吗?
脑袋这么个拍法,也难怪一管就死,一放就乱。
所以大家可以观察一下鼓励摆摊之后,你们城市出台了怎样的规定。假如这些规定很合理,对摆地摊的准入机制规定得清楚明确,对违规摆摊的惩罚也很明确,那很有可能你们城市会在未来成为“烟火气”的先进案例。假如没有合理的规定,就一通电话把摊贩召来,那么有可能就会在未来以同样的热情赶走这些摊贩,这不难想象吧。
就如陈忠实把白鹿原比作“鏊子”(北方烙饼的工具),“原先两家子争一个鏊子,已经煎得满原都是人肉味儿;而今再添一家子来煎,这鏊子就成了抢手货忙不过来了”。那路边摊煎饼的小贩,把煎饼摊在鏊子上翻来覆去地煎,可曾想过,他自己和来来往往在他摊位上买煎饼的人,也是在翻来覆去地被煎呢?
本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