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西藏林芝门偶的村民林巴像平常一样,沿着家旁边的山路去放牧。傍晚在找羊群的路上,他看到2只出生不久的“小猫”蜷缩在路边灌木丛中。他以为只是普通的野猫,没时间去管它们,出于好奇,他拍了几张相片就走了。
后来野生动物专家根据他拍的相片鉴定,这不是普通的野猫,而是一种珍贵的丛林猫。丛林猫自古以来在我国是一种十分神秘的动物。据传要是家猫遇见它,丝毫没有抵抗能力,只能乖乖地跟它走,最后的下场就是被吃掉,所以大家称它为“家猫杀手”。
01大长腿,瓜子脸,耳尖上长着一簇黑色耳毛
丛林猫又叫野狸子、狸猫与麻狸,还被叫做沼泽猫,属于食肉目猫科猫属野生动物。丛林猫作为猫属动物中体型最大的一种,成年体长一般在58-71厘米,体重为5-9千克。也有的雄性丛林猫甚至能够长到71厘米,重达16千克,猛一看就跟一只小豹子似的,有点吓人。
一双大长腿,配上瓜子脸,白色的嘴和粉红的小鼻头,下巴没有络腮胡,竖起一对黑色的大耳朵,看起来很清秀;一条尾巴不长,约为22-33厘米,但毛茸茸的尾巴上有许多黑色的节环。
像猞猁一样,丛林猫的耳尖也长着一簇稀疏的黑色耳毛,但没有猞猁那样长。尽管它们长得像,但它和猞猁最多算远房表亲,与荒漠猫与黑足猫那才叫一家亲。
丛林猫全身呈淡红灰或淡棕灰色。成年丛林猫的躯干通常是单一的黄褐色,全身并没有很明显的斑纹,只是在前腿内侧和后腿上有淡淡的黑色条纹。但有趣的是,幼年的丛林猫身上会有很多条纹,一岁后自然变成淡棕灰色。
02典型的“独行侠”,经常鬼鬼祟祟在灌木丛中穿梭
丛林猫一般独居,是典型的“独行侠”,只有繁殖期间短暂生活在一起。虽然丛林猫白天夜晚都出来活动,但它们更喜欢在白天觅食。
它们的行为向来很诡秘。每到黄昏时分,经常鬼鬼祟祟在灌木丛中穿梭,一般走出5千米左右,然后就返回窝边。如果发现窝边有别的动物,它们就蹲在旁边,一个晚上都不会进家。
在野外生存,丛林猫算得上是一个十项全能选手。它非常喜欢游泳潜水,天生就是一位游泳健将;它还善于奔跑和跳跃,会爬树,遇到天敌,一溜就到了树上。丛林猫像其它猫科动物一样,占有欲很强,常用尿液来标记地盘。
丛林猫看上去有几分威猛,它聪明又机警,性情凶猛,行动敏捷,还懂得偷袭;听觉很发达,也拥有灵敏的嗅觉,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很优秀的“猎手”。但是限于体型和力量的不足,在自然界,它的对手还真不少,遇到老虎、豹子、熊与狼,甚至野狗,都得退让几分。
03喜欢捕食老鼠与鸟,还敢从老虎嘴里偷食
科学研究表明,丛林猫的食谱相当广泛,它主要以啮齿类动物为主,蛙类、蜥蜴、鸟类、蛇类、小型有蹄类的幼崽及鱼类统统都是它的菜。它基本上没啥忌讳,见啥吃啥,只要是它能捕捉的。
老鼠经常是它口中之食,当然,鸟类也成为了丛林猫的猎食对象,它靠超强的弹跳技能来捉鸟。有时候,它还像小偷一样摸进鸟巢偷吃雏鸟或者鸟蛋。
事实上,只要丛林猫愿意,就算是孔雀、雉鸡这样的大型鸟类,也不过是它行走着的食物而已。在寒冷的北方,丛林猫时不时在没有封冻的湿地中搜索虚弱的水鸟。
凭借着高超的游泳技能,丛林猫可以非常方便潜入水中捕鱼;偶尔也取食野猪、羚羊和鹿等小型有蹄类的幼崽;实在饿极了也偶尔潜入村庄偷鸡鸭鹅吃。
它们对两栖类和爬行类也来者不拒,在广西十万大山,民间还传说丛林猫杀死了一条长6米的巨蟒,从其身上咬下来一些肉喂幼崽吃。有时它还敢从老虎嘴里夺食,在印度北部,丛林猫会偷吃老虎或者豹子猎杀的猎物。
04雌猫负责生崽,雄猫负责养娃
繁殖季节,雄猫一般把巢穴建在比较干燥的石头下面,有时也建在树洞或芦苇丛中,或者废弃的獾洞里,这种巢穴一般非常隐秘,很少有人见过它的窝。
丛林猫一般在春天发情,雌猫的妊娠期大约为62-65天,通常一胎能产2-3只幼崽。小猫出生时,身体被有淡棕色的细绒毛,四肢和尾巴的末端还具有清晰的棕黑色条纹。
1-3个月,雌猫喂奶,雄猫负责外出捕食喂雌猫。3个月后,小猫开始断奶,到了6个月大,它就能跟着雄猫去捕猎了。这时候,雌猫一般不管幼崽了,全靠雄猫带着崽崽四处觅食。
不过,小猫直到一岁半大才会性成熟,这时就会离开雄猫的领地,单独行动了。
05伊朗与印度分布较广,中国数量极其稀少
丛林猫其实并不生活在热带丛林里,它们偏爱临水源的湿地,最好有灌丛或杂草从。半干旱地区的河床,甚至荒漠里的草原,反正有水又不是很冷的地方,它们也生活得很好。
丛林猫是南亚地区最常见的野生猫科动物,在伊朗、印度等地分布较广。西起尼罗河下游,东至整个南亚地区,并一直延伸到中南半岛和我国西南山地地区,北到大高加索山脉与里海,都是丛林猫活动的范围。
中国作为丛林猫分布的边缘地带,数量极其稀少,分布范围有限,仅分布在西藏与云南。近年来,在云南与缅甸交界处零星发现几只,在西藏南缘林区,至今发现也不到100只。
如今,由于报复性的猎杀,以及盲目修整湿地植被,丛林猫种群受到了很多的威胁,就连印度一些经常出现丛林猫的地方,近两三年来,也很少有丛林猫出现。
雪灵谷动物实验室/出品
参考资料:人与自然杂志、中国绿色时报、动物学、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