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汉代的南越这个地方比较特殊?


汉代的南越这个地方比较特殊,说特殊是为啥特殊呢,首先,在汉朝时期,南越本身不算是中原王朝的政权,这片地方最早算是百越的一部分;但话又说回来,南越的创建者,又是正儿八经的中原人。前219年,秦朝以屠睢为主将、赵佗为副,出兵攻打岭南地区。征战中,屠睢中伏身死,秦始皇令任嚣担任主将继续作战,岭南地区最终被囊入秦国疆域。攻占岭南后,秦朝在当地设置了南海、桂林、象郡三个郡。任嚣任南海郡尉,赵佗任南海郡下辖四县之一龙川县的县令。

陈胜吴广起事后不久,任嚣病死,临终前,任嚣任命赵佗为下一任郡尉,然后将自己的计划全盘托出。任嚣认为,岭南地势险要,适合割据,当前中原大乱,岭南应该据险以守,伺机立国。赵佗接任后,诛杀了中央政府派来的官吏,然后封锁岭南通往外界的道路。秦亡后,赵佗吞并桂林郡和象郡,建立南越国。

▲南越国宫署遗址

汉朝建立后,南越臣服汉朝;刘邦死后,赵佗宣布脱离汉朝,称“南越武帝”;文帝时,赵佗再次臣服汉朝;前137年,赵佗去世;前111年,汉武帝灭南越。从经历上看,南越这个政权真是反复无常,那么这么反复无常的政权,对待中原王朝的文化是个啥态度呢?难道也是反复无常?还真不是,从南越王墓的出土文物来看,南越人可谓是口嫌体直,虽然多次反叛,但南越在文化上,一直追寻着中原人的脚步,这种追寻甚至可以上溯到春秋时期。咱们就以剑为例,来说说这个事情。

▲春秋后期少虡剑

春秋时期,南越那还不叫南越,叫百越,当时的百越地区常用一种扁茎短剑。这种剑扁茎斜肩,与周人所用的柳叶剑形制相似,但器型较为轻薄,工艺也比较粗糙,应该是当地居民模仿中原器物形制铸成的。

▲广西博物馆百越地区中原风格周式剑

战国时期,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随着文化的交流,中原铜剑开始进入百越地区。百越原本的短剑,受中原剑式影响,也发生了变化。两广和湖南南部出土过不少战国时期的百越扁茎短剑。这些剑多为折肩,仅有少数为斜肩,剑脊明显凸起,剑身截面呈十字形,普遍装有圆盘形剑首。其中部分短剑装有剑格,剑格以凹型剑格为主,少数为一字格。这些剑除了剑身较短外,形制与中原地区的扁茎铜剑大体一致,应该是当地的扁茎铜剑受中原铜剑影响所演化出的剑型。

▲广西博物馆百越西南夷风格短剑除了受中原人影响之外,百越地区的剑还受到西南夷的影响,因为百越地区他不光

跟中原接壤,也跟西南夷挨着。百越地区出土过一些整体式短剑,有人形柄,亚腰形柄等样式,部分剑的形制带有滇式剑色彩。不过,西南夷的文化影响力,那跟中原比是差太远了,因此这些西南夷风格的剑并不多,整体来说,百越地区还用的是带有中原特色的扁茎剑。

▲广西博物馆战国圆首扁茎铜短剑

在春秋战国时期,百越人一直追寻着中原的脚步,跟中原人学习剑的外形设计。再后来,南越人也想明白了,与其跟中原学,还不如直接用中原人的剑呢!到了西汉初期,大部分百越地区都不再使用扁茎短剑,而是直接使用中原样式的长剑。这里面唯有岭南地区比较特殊,岭南地区,也就是南越国了,在这里,百越扁茎短剑一直被使用到西汉中期。不过历史形势是个人无法阻挡的,虽然南越相对来说学习的步伐比较慢一些,但整体而言,岭南的汉化过程并没有停滞。1983年,一支工程队在广州象岗山发现了赵佗之孙、南越第二代君主、南越文帝赵眛的墓,墓中出土的器物基本都是汉式风格。

▲南越王墓玉具铁剑西汉

南越王墓出土了一件青铜剑和十件铁剑,这些剑都是典型的汉式长剑,其中有五件铁剑为玉具剑。五柄玉具剑中,四柄器身长大,其中最长的一柄通长146cm,为现存汉代铁剑中最长者。皇甫江认为这四柄较长的玉具剑是双手剑,但也有人认为它们应该是礼仪用具,笔者认为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汉代以后,南越便再没有分离出去。经历了数百年的演化,南越人最终还是在汉代时期投向了中原的怀抱。也不知道赵佗在地下见到自己的子孙们,会是个什么感受了,你说他要早知如此,当初干嘛折腾呢?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滚滚,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