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真拿不下日本和爪哇?

有的史学家对于忽必烈征伐诸国的另外一个原因归结为“追灭南宋移民,防止他们借助于诸国兵力图兴复”。这种归结是有依据的。南宋灭亡之后,面对南宋遗留下的军队,忽必烈对此是很不信任的。在襄阳和崖山之战中,元朝收编的南宋军队为新附军,达十万余众。

对于这样一致数量很大训练有素的军队,元朝统治者既不敢轻易杀降,又不敢轻率遣散。对于这样一支不信任的军队,每遇战事,都往往首先被调发出征。第二次征伐日本的时候,“范文虎请求战马和回回炮时,忽必烈说:这是海战,用那些干什么”,拒绝了范文虎的请求,最终新附军在对日作战中几乎全军覆没。而作为统帅的范文虎在征伐失败真相败露后,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

在罢官一年后,于至元二十一年(1284)庚子,忽必烈仍旧以范文虎为左垂,商量枢密院事。这些情况,反映了忽必烈的轻敌和对新附军的轻视,同时也反映了忽必烈对新附军的不信任。忽必烈希望通过对外作战,消耗南宋遗留的军队,达到了“不杀降而降人自消的目的”。忽必烈虽然征服了南宋,但是江南仍旧多有反抗元廷之举,元朝为了稳固江南局势,对当地的叛乱给予了残酷的镇压,同时又不断抽取江南壮丁充当士兵。湖广行省曾经有奏:“本省镇戍凡七十余所,连岁征战,士卒精锐者罢于外,所存者皆老弱,每一城邑,多不过二百人”。通过连续的征兵,使得江南的反抗力量逐渐的被削弱,可以间接的打击江南“抗元复宋”的有生力量。

南宋灭亡之后,“诸文武臣流离海外,或仕占城,或婿交趾,或别流远国”。“除左垂相陈宜中走占城外,尚有吏部尚书陈仲微、参知政事兼广西宣谕使曾渊子等,这些南宋移民不忘故国,颇有与南洋诸国联结谋兴复的图谋”。因此在面对内有叛乱,外有联结图谋的形势下,忽必烈为了防止南宋遗民借助南洋诸国的兵力“复宋”意图,通过对内征兵,对外征伐的策略,消耗南宋遗民的反抗力量,打击海外支援势力,来实现其统治的稳定性。至元二十二(1285)年对安南的征伐中,元军就“于安演州、清化、长安、获亡宋陈尚书婿、交趾梁奉御及赵孟信、叶郎将等四百余人”。因此,防止南宋残余势力的兴起,也是忽必烈所发动战争的原因之一。

日本是回绝元朝最坚决的国家,多次遣使或遇杀戮或遭驱逐,因而最早遭到忽必烈的用兵。至元十一年(1274)三月,在南宋还没有被灭掉之前,忽必烈“遣木速塔八、撒木合持招使高丽签军五千六百人助征日本”。同月,“命凤州经略使忻都、高丽军民总管洪茶丘,以千料舟。拨都鲁轻疾舟、涉水小舟各三百,共九百艘,载士卒一万五千,期以七月征日本”。

八月,忻都等将领率领蒙军、汉军以及高丽军从合浦出发,十月,攻占日本对马和一岐二岛。随后,日本军队集结主力与元军大战于博多湾,孤军深入的元军遭到猛烈阻击,并且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兵疲箭尽,不得已于当年十一月全军撤到船上。然而,在夜晚时分,元军遭到了海上狂风暴雨的袭击,元军损失惨重,将领以及战士们都无再战之心,元军逐渐撤回国境,此次征伐以失败而告终。日本史书称之为“文永之役”。

灭宋之后,忽必烈紧接着就发动了对日本的第二次战争。至元十八年(1281)正月,忽必烈“命日本行省右垂相阿刺罕、右垂范文虎及忻都、洪茶丘等率十万人征日本”。此次东征,元军一路由阿塔海(代替阿刺罕)、范文虎等率新附军十万之众从庆元出发,另一路由忻都、洪茶丘等率蒙古、汉军、及高丽军四万人从金州合浦征出发,两路军准备聚合于一岐岛。范文虎所部未能够如期和忻都所部会合,忻都和洪茶丘部独军在一岐岛以火炮击败日军,进至志贺岛、宗像洋。此后军中疫情严重,士气低落,接连失利。而范文虎所部率新附军停至鹰岛时,再次遇到海上飓风袭击,导致元军“震撼击撞,舟坏且尽。军士号呼溺死海中如麻”。范文虎弃船“独自走高丽”。剩下的元军除少数外遭到日本军全部杀戮,最终元军“十万之众得还者三人耳”,征日大军最终丧师十余万,惨败而归。日本史书称之为“弘安之役”。

这几次大战之后南宋降兵的力量基本耗尽,元朝在江南的统治得以安稳。

参考资料

【1】元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