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猩与鼓点
2014年2月,著名的美国Remo鼓皮制造公司里来了些新的客户。这些客户会坐到鼓上,会朝鼓小便,会撕咬鼓,会尝试用手把鼓撕碎。不到一周的时间,那些鼓还没怎么在演奏中派上用场,就被这些家伙弄烂了。工作人员也只能干瞪眼,因为这些家伙是小黑猩猩。无奈之下,Remo公司用来自卡车坐垫上的材料制作出了更结实的鼓,这样可继续进行打鼓尝试了。那么,他们为什么这么愿意让小黑猩猩糟蹋鼓呢?
像其它动物一样,小黑猩猩并不理解音乐中的音高和音色,但最近的研究发现,诸如鹦鹉等许多动物,也能理解一些音乐中的节奏。那么,小黑猩猩能不能理解节奏呢?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的心理学家爱德华·拉兹设计了这项实验,想知道小黑猩猩是否会打鼓。这个研究不仅看似有趣,而且还有助于揭示人类音乐的起源之谜。
发音能力与节奏
理解节奏似乎是人的本能,所有人都会随着某些节奏舞动。给新生婴儿演奏鼓乐并监控他们的脑电波,当鼓手故意跳过一个鼓点时,婴儿的脑电波会出现一个尖峰,这说明他们会理解节奏并察觉出里面的错误。
那么其他动物呢?科学家们曾经认为,除了人类之外,其他动物都不理解节奏。但美国塔夫斯大学生物学教授白安颐·帕泰尔却不认为所有的动物都不理解。他猜测,复杂的语言交流是人类走向音乐之路的基础,因为大脑中负责语言的连接方式与产生节奏的连接方式是类似的。尽管其他的物种没有语言,但有一些物种具有较强的发音能力,而发音能力是语言的基础。所以帕泰尔猜测,诸如鸣禽、鲸和鹦鹉等发音能力强的动物,应该也会理解一些节奏。
2009年,帕泰尔终于遇到了一个检测他观点的好机会。他的一个同事给他发了一个视频链接,视频里有一只叫做“雪球”的葵花凤头鹦鹉,会随着后街男孩的歌曲《每个人》舞动自己的身体。帕泰尔马上联系了鹦鹉的主人,他们一起研究,发现如果改变这首歌曲的频率,雪球也会随着变化点着自己的脑袋。
之后,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收集了更多的会跳舞的动物视频,包括金刚鹦鹉、长尾鹦鹉和亚洲象等,发现这些会跳舞的动物发音能力都比较强。而其他500多个视频显示,那些发音功能有限的动物,例如狗、鸭子和猫头鹰等,虽然也会随着音乐跳几下,但很难持续下去。这个调查这正好印证了帕泰尔的假设。
特例的出现
然而,之后其他的研究人员发现一些发音能力不强的动物,也会很好地理解节奏。第一个特例是一只叫“洛南”的海狮。一般认为,海狮发音能力不强,但是“洛南”经过一年的训练后,却会轻松地随着音乐节奏舞动。除了会随着《每个人》的乐曲舞动,它还会随着另一首节奏更加复杂的乐曲《布吉乐仙境》舞动,这首歌曲里面有许多拍子的变化,跟随这里面的节拍舞动有很大难度,但海狮却能跟上节拍。
另一个特例则来自灵长类动物。尽管与人类亲缘关系很近,但是它们发音功能十分有限,不过它们的节奏感却不遑多让。在本文开头提到的实验中,拉兹在小黑猩猩围栏外的走廊上演奏架子鼓,这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小黑猩猩的注意。它们聚集到拉兹周围坐下并安静地聆听,全神贯注。当拉兹停止演奏时,它们还会嚎叫着要求更多的演奏。之后,经过一些哄诱,拉兹使得两只小黑猩猩学会了与研究人员一起敲鼓。当敲打它们最喜欢的拍子(每分钟278拍)时,小黑猩猩有40%的情况下都击打出正确的节奏。
节奏运动与社交行为
那么如何解释上面的两个特例呢?帕泰尔仍坚持认为这两个特例不足以驳倒他的观点。因为小黑猩猩只会理解单一的鼓点,而不是复杂的。不过海狮的节奏感那么强也使他很困惑,他觉得海狮的发音能力也许是很强的,只是还不被我们知晓而已。
然而大多数研究人员认为,要想理解节奏,发音的能力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而已,应该还有其他因素。例如,理解节奏的能力与社交行为之间应该有些联系——尤其是需要协调活动时。换句话说,节奏运动其实是一种社交信号。海狮就能证明这种观点。海狮经常成群结队地游动,一起来驱逐它们的猎物。同样,小黑猩猩都是成群地居住在一起的,这需要每个个体理解和回应其他同伴的行为。也许,它们在群体中协调一致地活动时,增强了处理节奏的神经回路。
我们的祖先也需要协调一致地活动,来制作工具、捕猎和准备食物等等。时间一长,人们就会发现,节奏会帮助他们协调自己与其他人的行为。想一想过去水手们吆喝着劳动号子来驾船前行的场景,你就明白了。
另外,节奏也会使得群体内情感得到更好的传达。研究显示,儿童一起来跳跳舞,之后可以更加协调地完成一些任务。那些在教堂、军队等社交团体中喜欢一起唱歌、跳舞或行军的成年人,更愿意为群体做些有益的事情。
如此看来,许多动物与我们人类一样,都是天生的舞者,只不过我们人类的音乐、舞蹈能力进化得更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