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究竟对绵羊做了什么?

羊年的「羊」究竟是山羊还是绵羊,曾经让很多人伤透了脑筋。

从生物分类命名的角度看,这个「羊」当然是山羊。因为绵羊和山羊虽然分属于绵羊属(Ovis)和山羊属(Capra),但是都归在牛科之下同一个亚科,也就是羊亚科(Caprinae),或者更加细致一点,是在这个亚科之下的羊族(Caprini),我们可以看到这一个分支的名字都来源于山羊的拉丁语(caper),与山羊属的命名一脉相承。虽然都被叫做羊,但它们的差别其实很大。从外形上看,山羊有胡子,羊角细长直,尾巴通常朝上;而绵羊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毛发旺盛」,需要不时剃羊毛。很多绵羊也没有羊角,有角的也是粗大弯曲,盘在头顶。

从基因上讲,山羊有60条染色体,绵羊则有54条,两者一般不能杂交。偶尔也会出现例外的情况,比如BBC就曾报道过一例,但结果就像骡子一样是单数染色体,并不具备繁殖后代的能力。

我们知道山羊有强烈的臊味,其实这主要来自于公山羊分泌的4-乙基辛醛,当母山羊闻到这种气体后,其下丘脑就会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在其作用下,垂体又会分泌黄体生成素(LH)与卵泡刺激素(FSH)进入血液循环,诱导性腺分泌多种激素调节生殖活动。简单来说就是发情了。

作为一个随时随地携带高浓度催情荷尔蒙,并四处散发的生物,许多文化传统都赋予山羊纵欲、淫乱之名,也不能算是完全冤枉了它们。而绵羊则代表着温和,顺服,总之就是一个好人的形象。比如耶稣被称作「上帝的羔羊」或者「牧羊人」,出现的都是绵羊。

这是因为绵羊常常生活在数量庞大的群体(flocking)之中,它们具有很强的群体行动本能,这也就是羊群效应(Herd behavior)的由来。然而人们所认为的那种羊群效应,也就是不动脑筋的从众行为,反而是对绵羊的误解。比如,伦敦大学皇家兽医学院的一个研究就表明,当猎食者接近、威胁到羊群的时候,每一只羊其实都在努力往羊群中间挤,因为队友的身体就是你最好的防御。这就是「自私牧群理论」(Selfish Herd Theory)。

1971年,威廉·汉密尔顿(William Donald Hamilton)提出了这一理论,通过数学模型来解释动物群居在进化上的优势。而在这里,群体选择是完全不需要的。因为只要和同伴们靠的足够近,就能有效减少自己被捕杀的机会,就如同某些人热衷的拉低中奖率行为,其实就是通过扩大分母降低了每一个个体的概率。这样一来单独个体的被捕食率降低,个体生存率当然也就有所提高,从而获得自然选择的奖励。事实上仅从和大家一起行动的角度讲,「从众」也不是一个简单无脑的事情。

如果我们考虑一只羊最简单的算法,那么它需要将整个羊群看作环境参数,根据其位置、速度变化决定自身行动,显然,羊群中个体数为n的话,其算法复杂度为n的平方(O(n2)),当羊群规模扩大,其计算所需的时间就会几何级数增长,这样不停烧脑的行为当然是不可行的。

这就需要更加「聪明」的算法。比如只考虑一个限定范围内「我」远离它们的向量、这个范围内它们的平均速度等等向量,就可以得到复杂度更低的算法。而这样看似只有局部没有全局的算法,反而可以让群体自主产生复杂行为,如同有了智慧一般。

由此则延伸出了各种应用,比如无人机集群控制、无线电多频道自主适应,或者电影特效里生成大量杂兵行军的场景。回过头来再看羊群,就会由衷地感到它们并非人们所想象的那样愚蠢。

大约1万——9000年前发生的农业革命后,人类开始驯化动物,山羊和绵羊就是其中的第一批家畜。人们发现,家畜不仅可以用来食肉,还可以产奶,皮毛用以制作衣服,粪便还可以用来给农作物施肥。由于绵羊温顺易于饲养,产肉产奶多,用处丰富,深受人类的喜爱,成为了最重要的畜牧动物之一。如今世界上人类饲养的绵羊总数超过了10亿只。

我们在之前的节目里说过,婴幼儿最好的食物是母乳。当母乳不足的时候,为了保证婴幼儿的营养与健康需求,就需要用其他乳源来代替或作为补充。乳源的选择,当然是越接近母乳越好。除了牛奶以外,绵羊奶也是非常好的选择。

这是因为,母乳中的核心免疫蛋白——乳铁蛋白,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免疫调节和抗菌作用。它的平均含量约为1~2g/L(g/L读法:克每升),占母乳蛋白的15%-20%。在母亲初乳中最高,在成熟乳中下降到只有1/3,因此很多母亲会希望额外给孩子补充乳铁蛋白。

研究表明,牛奶的乳铁蛋白含量为0.02~0.5g/L,山羊奶则小于0.1g/L,而绵羊奶约为0.8g/L,是普通山羊奶、牛奶乳源的最多8倍左右,更接近成熟母乳中乳铁蛋白的含量。

其次,绵羊奶中的脂肪球直径仅为2~3微米,比山羊奶(3.49微米)与牛奶(3~4微米)都小,所以更易消化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