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二月“西瓜雪”后,南极再现“大草原”,地球正在经历什么?

大家应该还记得二月份媒体报道,南极洲乌克兰科研站附近出现“红色的雪”,放眼望去曾经白色的世界被点缀上了红衣,看起来并没有想象中的漂亮,给人莫名的恐惧感。当然科学家解释称这些红色的‘雪’实际上是一种被称为极地雪藻的微生物。这种微生物的特点就是低温严寒中休眠,当温度升高后迅速生长。

因此说“红色的雪”也并不是一个好兆头,这意味着南极大陆温度的升高,在当前温室效应愈发严重的今天,这种现象并不是科学家想要见到的。

今年已经出现了好多温室效应下全球气温升高的迹象,例如同样是南极今年2月份也测记录了20.75摄氏度的高温,打破了自人类观测以来的记录。除此之外还有北极发现的甲烷热点,NASA科学家通过飞机空中监测,在北极地区发现了200多万个甲烷热点,这意味在向大气中释放这甲烷,这是一种比二氧化碳更严重的温室气体。

最近《自然通讯》杂志上的一篇研究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南极大陆正在逐渐的“变绿”,和之前南极出现的“西瓜雪”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一直以来都是人类最担心的事情,冰天雪地的南极如果变成了“绿色的世界”,那一定是发生了可怕的事情。领导这项研究的是剑桥大学的一个科学团队,它们认为随着气候的变暖,未来南极可能会变成以前的样子“一个生机勃勃的绿色世界”。

当然这里南极变绿依然和‘西瓜雪’是相同的原因,都是由特殊生物引起的,因为气温升高大量面积的‘绿色需藻’开始生长蔓延,科学家认为随着全球气温的持续升高,这种“绿色的雪”很可能会扩散,最终遍布南极大陆。

此次疯长的绿色雪藻虽然单个的体积都很小,但是由于数量多,聚集的面积大,甚至在太空上卫星都观测到了亮绿色的雪。除了气候,南极的一些本地动物也会对雪藻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鸟类和哺乳动物的排泄物在南极大陆,对于雪藻来说就是营养丰富的天然肥料,可以促进雪藻的快速生长。科学家已经发现在一些鸟类的巢穴附近,以及海豹上岸聚集的地方,雪藻的分布较多。

研究人员在南极泄湖岛采集雪藻样本

南极给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冰天雪地白雪皑皑,但实际上这里也生存着大量的生物,尤其是藻类,在冬季严寒的时刻它们一般都是处于休眠的状态,一旦气候有少许的变化,这些雪藻是反应最迅速的,它们可以呈现出红色和绿色,在南极洲的生态系统和碳循环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如果总是异常的出现,那么就需要引起大家的注意了,地球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也许正在悄悄地变化。

说到南极正在逐渐‘变绿’,让我想起了之前科学家的研究发现,南极大陆在9000多万年前可能是一个温暖潮湿的地方,并且生活在着大量的热带生物。来自德国和英国的一个研究团队在此前发现了9000万年前南极附近存在热带雨林的证据,这表明曾经的南极气候是异常温暖。

这些科学家从位于南极的白垩纪地质层之上发现了森林土壤,在那里保存下了很多的植物根系、花粉和孢子,这些都在告诉我们曾经的南极大陆有多的不同。

当然对于地球现在的环境来说,人类是不希望南极变成它远古时期的模样,因为我们无法确定南极冰川冰冻着怎样的微生物或者说病毒,其次冰川的融化势必会导致全球海平面的升高,一些低海拔地区的国家可能面临着消失,这会彻底的改变人类的生存方式。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以及减少绿色植物的砍伐,当然说起来简单但这是需要全人类共同去做的事情,那么操作起来可能就很难了。

文/科学黑洞,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