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城门,为何没有直接相对的?

北宋在河北、河东、陕西、京东诸路的沿边或近边一带建置了大批寨、堡、城、镇、关等军事防御据点,每州(府、军)境内少则几处,多则十几处,也有至几十多处者,从而形成了自东至西绵延二三千公里的筑城防御体系,对于北宋防御辽和西夏的进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宋制,东起沧海,至北平军十数城,六百余里属河北路。东起大郡,西缘大河,至曝州十三城,千余里属河东路。东起延安穷边,至偕州十五城,千余里属陕西路。

这一时期的著作如《武经总要》、《营造法式》、《虎铃经》等都对城池防御作战有所论述,以《武经总要》最为系统。《武经总要》是北宋王朝用国家力量编辑而成的一部军事巨著,成书于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由枢密使曾公亮、端明殿学士丁度奉诏主编,宋仁宗亲自作序,是对宋代国防建设和军事教育都有指导性、综合性的军事教程,对宋辽、宋夏战争中城池防御经验进行了系统总结。

城池防御系统中有一个极其脆弱的地方一一城门,是城墙防御的重点。从北宋《清明上河图》中我们看到当时的城门洞是梯形木构城门洞,主要由两侧靠门洞壁的壁柱(排权木)和横梁(洪门袱)组成,梁思成在《营造法式》卷19《城门道功限》注释中说:“城门石地袱是在城门洞内两边,沿着洞壁角敷设的。宋代以前,城门不似明清城门用砖石券门洞,故施地袱,上立排叉柱以承上部梯形梁架。”券洞式城门洞在当时的旱门中还非常少见,到南宋后才渐渐多了起来。

梯形木构城门的最大弱点是坚固性差,尤其怕遭火攻。吊桥不仅仅是控制城内外交通的工具,还可以在战时拉起保护城门。“桥后去城约三步,主二柱,各长二丈五尺。开上山口,置熟铁转输为槽,以架铁索并绳,贵其易起。若城外有警,则楼上使人挽起,以断其路,亦以护门。城上常以炮及弓驾御敌,虑以火播烧及被攻研。”

为了避免城门直接暴露在敌军的攻击下,当时采用了“屈曲开门”的设计理念,羊马城门、瓮城门、大城门都是屈曲相通,没有直对的。“壕桥直对羊马城门,若城门汲水须在城外,则瓮城、羊马城各更对开一门,以通汲路,惟不得对大城门。”

为了进一步强化城门防御,还在城门外布设陷马坑,把原先的吊桥改为暗含陷阱的机桥。“陷马坑,长五尺,阔三尺,深四尺。……凡敌来路及城门内外,皆设之。”宋代陷马坑底部布满削尖并用火烤过的鹿角枪和竹签,呈“巨”字形排列。据《通典》记载,唐代陷马坑是以“亚”字形排列,长五尺,宽一尺,深三尺,可见宋代的陷马坑比唐代大。

机桥是一种陷阱装置,主要部署在壕沟上,平常与便桥无异。有敌军攻城时,可将括木取下,敌军一踏桥面,桥就立刻翻覆。“机桥,用一梁仍为转轴,两端施横括,置沟壕上,贼至,即去括,人马践之则翻。

可见古代城门的设计也是相当复杂的。

参考资料

【1】沈括 《梦溪笔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