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如何对待不服的藩镇?

据统计,唐代中期有书面记载的大规模的饥荒共有14次,其直接的表征就是粮食价格的暴涨。导致这些饥荒的直接原因一般都与自然灾害有关,但是这些饥荒发生的当年或前年,一般均有较大规模的内战或外敌入侵事件发生,因此这些灾荒的发生和战争有必然的联系。

由于连续的战争,消耗了官方和民间的粮食储备,假如正好遇上粮食歉收,则饥荒极有可能爆发。如安史之乱后,连续数年发生饥荒,这和吐蕃军队的频繁、大规模入侵有关;德宗兴元、贞元前后,关中地区又有几次连续的大规模饥荒,这与径原兵变、奉天保卫战、收复长安之战、讨伐河中朔方军和吐蕃入侵等战争有关。

安史之乱期间,还有大量关于战争导致严重“人道主义”灾难的记载,发生多起“人相食”的惨剧。如乾元元年(758年),唐军围困史思明叛军于邺城,“城中人相食”;乾元三年(76。年),“人相食,俘骸蔽地”;上元二年(761年),“洛阳诸郡人相食,城邑棒墟”。战争不但造成民众生活的困苦,还会影响交通、商业的发展,如代宗永泰年间,“自东都至淮泅,缘汁河州县,自经寇难,百姓凋残。地阔人稀,多有盗贼,嘈运商旅,不免艰虞”。

唐代中期的削藩战争规模大、持续时间很长,不但给战争双方的军士带来巨大的伤亡,还往往使民众陷入生活和生产的困境,如建中削藩中,魏博田悦一直拒命唐廷,“以故频致破败,士众死者十七八。魏人苦于兵革,愿息肩焉;闻巢父至,莫不舞炸”,河南地区茶毒更深,史载:“许昌县居梁、郑、陈、蔡间,要路由于斯。当建中、贞元之际,大军聚于斯,兵残其民,火焚其邑;大田生荆棘,官舍为之烬”。

德宗自己反思削藩战争时,犹言:“犹昧省己,遂用兴戎,征师四方,转晌千里。赋车籍马,远近骚然;行责居送,众庶劳止。力役不息,田莱多荒。暴令峻于诛求,疲民空于杆轴,转死沟壑,离去乡里,邑里丘墟,人烟断绝”。淮西镇自安史之乱以来,一直是地方的不安定因素,韩愈论及淮西镇之害,言其“乘机逐利,四出侵暴,屠烧县邑,贼杀不辜,环其地数千里,莫不被其毒,洛汝襄荆许颖淮江为之骚然”。

而元和年间,宪宗平蔡,战争扩日持久,“(吴)元济食尽,士卒食菱芡鱼鳖皆竭,至研草根以给者。民苦饥,相与四溃,元济亦音其食,不复禁,诸将争纳之”。宪宗平淄青,“李师道闻官军侵逼,发民治军附卜!城堑,修守备,役及妇人,民益惧且怨”。可见,德宗、宪宗以来,唐廷与藩镇之间的战争,一般均采取“诸道进军”的方式,听命的藩镇军队为了减少人员伤亡,往往不愿意奋力苦战,只是对拒命藩镇围而不歼,唐廷也试图采用这种方式激化拒命藩镇内部的矛盾,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却往往给民众带来巨大的灾难。

参考资料

【1】新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