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人们沉侵在和平的喜悦还没有多久,同盟国之间的分裂,就让世界局势再次紧张起来,以美、英两国为首的西方社会在全球范围内,全方位地抵制来自苏联的扩张。这就是人们熟知的东、西方相互对立的“冷战”。
在亚洲,日本成了美国在远东的桥头堡,麦克阿瑟更是充当反东方势力的“急先锋”,甚至在他潜意识里,再发动一场大战也不为过,其“好战”的本质显现了出来。作为美国在远东的“土皇帝”,他的野心也越来越大,不断叫嚣着战争。
其实,早在对日本的占领问题上,他就表现出对苏联的排斥。
1945年,因罗斯福总统突然病逝,副总统杜鲁门接任后,对苏联的态度就强硬起来,尤其是有了原子弹“撑腰”,对其更加排斥。当苏联提出由两国共同处理日本战后问题时,当即遭到了杜鲁门的拒绝。说白了,美国要一家独管。
更有甚者,杜鲁门通过麦克阿瑟,发布了《日本投降后美国的对日政策》,规定占领军将置于远东盟军总司令指挥之下,各国间的分歧按照美国的政策行事。也就是说,美军单独占领日本,其他国家无权插手。麦克阿瑟成了日本的“太上皇”。
对美国的过分举动,苏联表示强烈的反对,并提出由美、苏、中、英四国成立对日管制委员会,遭到美国拒绝。忍无可忍的苏方代表,向麦克阿瑟再次提出占领北海道的要求,并愤怒地说道:“不管美国同意与否,苏军都将开进北海道”。
对于这种挑衅行为,麦克阿瑟更是不甘示弱。大声警告到:“如果有一名苏军士兵未经允许踏上日本国土,美军将把苏联驻东京使团全部投入监狱”,苏联代表悻悻离去。在他看来,打败日本的是美国人,理应由美国单独占领。
尽管他的这种认识有些偏执,甚至是有些幼稚,似乎只有美国在跟日本人作战,但也从另一个方面也反应出,麦克阿瑟有着强烈的权力欲,不会容忍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胜利果实。在日本,他更是将东方势力的渗透,当作对手进行严厉打击。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对待日本工会的罢工。麦克阿瑟面对一浪高过一浪的罢工浪潮,认为这是东方势力的渗透,他要求日本政府和工会禁止总罢工,否则,盟军将出面镇压。面对压力,罢工被迫取消。可见,他对东方势力几乎是“零容忍”。
“冷战”进入高潮,麦克阿瑟跃跃欲试竞选总统。
1947年3月,杜鲁门提出了以遏制东方势力,作为国家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全面针对苏联在欧洲、亚洲的扩张,双方的矛盾再次激化,冷战再度升级,这一指导思想被称为“杜鲁门主义”。麦克阿瑟对此表示赞同和支持。
就在美国实施复兴欧洲的“马歇尔计划”,遏制东方势力西扩的时候。无独有偶,美国提出在亚洲“要使日本成为对付共产主义的堤坝”,并调整了对日政策,由压制转为扶持,并利用日本企业和军事基地,为美国在亚洲战略服务。
在麦克阿瑟等人的鼓动下,美国政府向日本,提供了总额达20亿美元的贷款和物资援助。作为日本的“太上皇”,他再次成为人们视野中“举足轻重”的人物。虚荣心膨胀的麦克阿瑟,要求参加总统选举,而且志在必得。这主要是因为:
一是,凭借他对日本的成功实践,以及人们对其改革的认可和赞誉,麦克阿瑟认为自己有能力、有信心治理好一个国家。更何况他身边的人和国内的支持者,在全国各地都建有麦克阿瑟俱乐部,他们希望其竞选总统的呼声越来越高。
二是,在美国竞选总统,没有财团的支持几乎是寸步难行。但在麦克阿瑟的家乡威斯康星州,他的威望很高,在大大大小的书店里,都摆有他的传记。同时,拥护他的大都是有钱人,可以获得大量的竞选经费。他有了一种势在必得的心态。
更主要的是,麦克阿瑟对国内反对他的一伙人始终耿耿于怀,他们嫉妒其才能,处处给其“穿小鞋”、设置障碍。他对这些人的做法极为不满,发誓有一天要把国务院整治得天翻地覆,而要实现这个目标,竞选总统是唯一的道路。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残酷”。麦克阿瑟在各地的支持率并不是很高,就连在他的家乡,都没有获得绝对的票数,屈居第二位。这样的惨状,对极爱面子的麦克阿瑟来说,是个沉重打击。曾被舆论界不看好的杜鲁门,再次当选总统。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老兵不死,麦克阿瑟回忆录》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