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有直系,还有“混血”的旁系,五铢钱的家族到底有多庞大?

在位15年,在中国钱币史上,留下的37种钱币,令后世无数泉友痴狂的王莽,最终以身首异处的悲惨结局收场。而王莽的新政就如同他所铸造的“契刀五百”和“一刀平五千”一样将汉王朝和五铢钱拦腰斩断。被斩断后的汉王朝,我们把它分别称为“西汉”和“东汉”,而被斩断后的五铢钱,却自此走上了一条变异、繁衍的路。在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到唐高祖武德四年这一段漫长的历史中,五铢钱繁衍出了一个庞大的“五铢钱家族”。尤其是在东汉末年到魏晋南北朝这段时间,五铢钱更是以惊人的速度,衍生出了各种各样的或直系或旁系的五铢钱。

虽然“新莽时期”是中国古钱币史上的第一次巅峰时刻,但是“莽泉”所开启的,超大面值货币行用的恶劣影响,却成为了历朝历代统治末期统治者们大肆搜刮敛财的工具。这些超大面值的钱币逼迫那些原本饱受战争之苦、饥寒交迫的社会中下层人民,或“易子相食”;或“揭竿而起”,使天下乱局变得更乱。

王莽之后,西汉王朝在更始帝刘玄的统治下苟延残喘三年有余,最终走向了覆亡。而经历过,王莽“金匮直万”、“契刀五百”和“一刀平五千”等超大额钱币所掠夺的西汉王朝的经济,也像它的国运一样,在这一时期已成四分五裂的崩析状态。末代的更始帝为了挽回这座将倾的“西汉”大厦,做出了西汉王朝最后一次挣扎。他用西汉王朝捉襟见肘的财政,在西汉王朝最后的三年时间里铸造了铁质的半两五铢,以期恢复钱币在民间的公信力,可惜期望终归是期望,谁也无力去逆转西汉王朝的灭亡。

现代工艺仿品“太和五铢”

就西汉王朝而言,五铢钱有铸工精美到以铁为钱,足可见西汉末年国力之羸弱。然而,国弱则民进,国力羸弱之际,便是州牧豪阀成势之时。西汉末年的州牧豪阀们在国力无暇管控削弱他们的情况下,各自为政,趁机壮大了自己。后来,汉光武帝刘秀起兵,声势浩大,这些州牧豪阀们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便见风使舵纷纷入盟。虽然州牧豪阀的入盟使得汉光武帝比较容易的统一了天下,但这些逐渐做大的州牧豪阀们则间接地成为了,东汉末年各州牧割据的萌芽。

面对日益壮大的州牧豪阀们,东汉的皇帝们无力去削弱和管辖。最终,东汉王朝在汉灵帝统治时期应验了一句民间的谶语,这是一句将钱币纹饰的寓意与国运相连的谶语。而正是因为有了这句谶语,才使得那个原本有着好看纹饰的五铢钱坐稳了“中国五大凶钱”之首的位置。关于这句谶语的史书记载如下:“四出文钱,钱皆四道,识者窃言,奢侈已甚,形象兆见,此钱成,必四道而去,及京师大乱。钱果流布四海。‘’

诚然,东汉末年的豪阀并起,与“四出五铢”的铸造肯定不会有太大的关系。而正真与豪阀并起有直接关系的是,汉灵帝所铸造的“四出五铢”所代表的政令,以及汉灵帝无终止钱财搜刮癖好。在汉灵帝一系列的搜刮政策下,羸弱的东汉王朝触动了豪阀们的利益,而豪阀们则是通过强权,将这些近乎绞索般的财赋压在了中下层人民的身上。于是天下便有了骚乱,有了起义,有了黄巾军,有了袁氏兄弟,有了董卓,有了三国,有了魏晋南北朝。与之相对应的古钱币中,就有了曹魏五铢,有了直百五铢,有了大泉五十等独属三国的五铢钱,也有了孝建五铢、大明五铢、天监五铢、南齐五铢、背四决五铢、二柱五铢、天嘉五铢、平字五铢、太和五铢、永平五铢、永安五铢、常平五铢等独属于南北朝时期的五铢钱。

如果将这些出身本土的钱币说成是五铢钱的“直系亲属”的话,那么这种诞生于西域效果龟兹的五铢钱就属于五铢钱的“旁系亲属”,东汉末年的,西域龟兹小国,在看到东汉朝政衰落,西域丝路贸易无钱维继的情况下,它大胆的开炉铸造了五铢钱。这种五铢钱就是我们称之为“汉龟二体钱”亦或是“龟兹五铢”的古钱币。它虽出身西域,属于五铢旁系钱,但它在中华货币史上的地位和作用,绝不逊色于任何一种五铢直系钱。它始铸于东汉末年,通行于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甚至在7世纪中叶的初唐时期,也能够在中原流通的货币中瞥见它的身影。

总之,五铢钱在其流通行用740余年的历史里,繁衍出了一个以汉武帝“赤仄五铢”为蓝本的庞大的钱币家族。在这个家族中有许多钱币已经为我们所熟知,但很可能依然有一些未曾面世的钱币埋没于祖国河山的某处,静待后来人,也亦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