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王安石都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两人围绕“王安石变法”的争辩与交锋也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后世许多人认为,北宋灭亡正是源自“王安石变法”的缘故,但究竟是王安石推行变法导致亡国,还是司马光阻挠变法导致亡国,在这个问题上却存在很大争议。今天我们不对“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展开讨论,而是来说说司马光和王安石在变法开启前夕的一场关于理财之争的辩论,看看两人究竟谁更高明。
北宋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最繁荣的朝代,没有之一。然而盛世之下的大宋王朝却存在着一个隐忧,那就是赚得多,花得更多,朝廷财政收支长期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到了宋神宗即位后,解决这一问题已成了刻不容缓的事情。
宋神宗早就听人说司马光学识渊博,于是便找他询问解决之道。司马光提出三点:官人、信赏、必罚。大体意思就是说,国家不是收入不够,而是支出太多,当下应该全面核查全国各项支出,然后开源节流,入不敷出的问题马上就能得到解决。
听了司马光的话,宋神宗大喜,当即表示要任命他来主持这件事。可没想到,司马光却对宋神宗说:“官家,臣没空。”原来,司马光正忙着在编著一部关于历朝历代兴衰得失的史书,以后皇帝通过此书指导就会知道如何治理天下了。因此他无论如何都要先完成这项神圣的使命,至于财政改革这种小事,交给其他人就可以了。
司马光拒绝了工作邀请,宋神宗只好重新开始物色人选。在大臣的建议下,宋神宗找来了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王安石。君臣二人就如何革除积弊等话题展开一番探讨后,宋神宗马上就意识到王安石才是他真正能委以重任的人,王安石就这样走上了历史舞台。
司马光和王安石两人原本是好友,但两人在如何为国理财这一观点上却产生了严重分歧,于是北宋历史上一场著名的辩论就此展开。
王安石提出:“国用不足,由未得善理财之人故也。”不是钱不够用,而是你们不懂理财。这句话对我们现代人来说很容易理解,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这是几乎人人都明白的道理。可是在北宋时期,能有理财意识的人还是极少数,司马光就首先跳出来反对王安石的理财之说。
司马光说:“善理财之人,不过头会箕敛,以尽民财。如此则百姓穷困,流离为盗,岂国家之利耶?”你所谓的理财说白了就是从百姓手里搜刮,如此一来则民穷财尽,百姓被迫落草为寇,这对国家怎么会有好处?
王安石回答:“此非善理财者也。善理财者,民不加赋而国用饶。”
司马光反驳道:“天下安有此理?天地所生财货百物,不在民则在官,彼设法夺民,其害乃甚于加赋。”
司马光的说法有道理吗?其实他是站在零和博弈的角度上来看问题,他认为天下的钱就这么多,不是在百姓手里就是在朝廷手里,你王安石要为朝廷增收,那就只能从百姓手里掠夺,这种方式的危害甚至超过了直接增加税赋。然而,对金融学稍有了解的人都会知道,在不增收的情况下,通过理财完全可以实现增利的目标,也就是王安石所说的“民不加赋而国用饶”。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司马光和王安石虽然都是为国献策,但两人的思想并不处在一个维度,自然就无法达成共识。
司马光和王安石谁更高明?从综合来说,两人各有各的长处,比如司马光在历史方面的见解肯定超过王安石。但如果以执政能力作为考量,王安石显然比司马光更胜一筹。
参考文献:《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