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岁的千年古城
▲ 吃鹅吃荔枝看虎门!。摄影/朱锐、谦谦
-风物君语-
天生弄潮儿
广东东莞,一个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陌生的地方。
她是世界工厂,号称“东莞塞车,全球缺货”。
她是篮球重镇,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王朝球队广东宏远主场所在地,2019年男篮世界杯的承办城市之一。
她是中国唯一夹在两大一线城市之间的城市,也连续多年跻身新一线城市行列,是各种城市榜单的常客。
▲虎门大桥下的风物之旅团队合影。摄影/朱锐
这些都只是东莞的一面,或新或旧。当我们把所有片段拼凑起来,就可以得到东莞最重要的身份——天生弄潮儿。
一个后起之秀能做到多出色?
东莞位于珠江三角洲,岭南文化的发源地,广府文化圈的中心地带,北接广州,南邻深圳,东抵惠州,西边与中山、珠海、澳门隔江相望。东莞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一直都是南中国贸易线路上的枢纽。
▲粤港澳大湾区。绘图/Paprika
先是珠三角,后是大湾区,这里是中国城市化水平最高,人口最稠密,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东莞作为一个不设区的地级市,GDP破8000亿人民币,已有800万人口,在广东的发展规划中被定位为特大城市。
▲东江是东莞的母亲河,从石龙镇分流成南北两条支流,图为东江的分流处。 摄影/学文映像
然而,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岭南晚熟,东莞自然不是例外。距今5000年前,这里早期的居民蚝岗人,过着最原始的渔猎采集生活,依赖海里的蚝、蛤为生,是货真价实的“弄潮儿”。
岭南正式的开发始于秦,盛于唐宋,成熟于明清。在古代生产力的束缚下,岭南长期被人们视作“瘴疠之地”,被派往此地的官员,也总是些郁郁不得志的人。
▲东江南支流的金鳌洲塔。摄影/学文映像
经历秦汉的初步开拓,岭南文化逐渐发萌。至东晋咸和六年(331年)立县,隶属东官郡。东官也是东莞一名的源头(一说得名自“在广州之东,海傍多产莞草”)。东莞这个名字正式出现,要等到唐朝。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更名东莞,治所移至莞城,自此东莞的城市中心从未变动。值得一提的是,当年蚝岗人的居住地,离今天的东莞市中心只有几公里的距离,看来东莞人对住址的选择有种跨越时空的默契。
▲谢岗镇的谢岗村又名“八卦村”,有700多年历史。谢岗古建筑群形如灵龟。摄影/学文映像
几乎在整个君主专制时期,东莞都可以说是个默默无闻的平凡小城。但是,这里也是人才济济。比如袁崇焕,一介书生守辽东,拒骁勇的后金军队于长城之外,虽然被构陷获罪,依然不改其志,留下“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之语。他不是东莞的第一个硬骨头,也绝非最后一个。
▲塘尾村,由南宋年间一支从陇西迁来的李姓人家建成,至今已 800 多载。摄影/学文映像
东莞虎门,近代中国的风口浪尖
如今看来,帝制时代东莞的不起眼,更像是为日后的一展拳脚积蓄力量。她跟珠三角的同胞城市一样,是属于海洋的,那里波涛更汹涌,视野更宽阔。一辈子面朝黄土的中华文明,生于大河岸边,衣食无忧,全无探索海洋的动力,东莞的天赋自然无从发挥。当中国真正走向世界时,弄潮儿才有自由。
▲风物之旅大部队今天到达了虎门水产市场!摄影/朱锐
东莞的贸易传统深厚。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经过这里行销全球,番薯也是在明朝由东莞人陈益率先引入广东。商业氛围浓厚的原因,无外乎天高皇帝远,民风自由,受“重农抑商”思想的影响本就较轻,加上一直多有种植经济作物,经商顺理成章。莞香、莞草、莞盐都是重要的商品。《广东新语》记载:当莞香盛时,岁售逾数万金......故莞人多以香起家。寮步镇就是明清时期的重要莞香集散地。
▲在道滘镇,莞草编织的各种工艺品质朴中蕴含着传统的美感。摄影/吴学文
商业贸易勃兴,促生了多彩的文化。东莞不是文化沙漠。从以可园为代表的园林,到岭南画派,再到岭南建筑学派(以上海世博会中国馆设计者何镜堂为代表),东莞人有自己的一套由平面至立体的审美体系。
▲在可园屋檐下等待天晴。摄影/朱锐
想了解东莞在中外交流史中的地位,绕不开虎门。虎门本意是指珠江经狮子洋通向伶仃洋的出海口,也就是虎门水道,后来泛指水道及其两岸陆地。东莞市虎门镇,就位于水道东岸。
明清时期海禁森严,外贸受限,广州是不多的开放窗口之一,也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当时进出广州的外国商船的常规贸易路线是这样的:先停泊于澳门,取得粤海关批准后进入珠江水域,由虎门税馆核对信息并颁发执照,而后两名分别来自虎门税馆和虎门炮台的官员押船,驶向广州黄埔。由此可见东莞虎门在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位。虎门之门,名副其实。
▲虎门。摄影/陆宇堃
▲猜猜战研老师瘦了几斤?!。摄影/朱锐
虎门被推上风口浪尖的事件,就是我们在中学历史课本里学到的虎门销烟。彼时英国已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家,而中国虽逐渐落后,但仍是体量巨大。新时代的豪强,遇到旧时代的巨人,两者的矛盾始于贸易。
▲林则徐纪念馆里的销烟池。摄影/学文映像
英国人偏爱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叶,中国人却对英国的工业品兴趣寥寥,这就造成了大量白银流入中国。为了扭转贸易逆差,英国人开始向中国出口鸦片。鸦片日渐泛滥,甚至从民间扩散到军队、官员、皇族之中,清政府不得不做出回应,林则徐受命查禁鸦片,这才有了虎门销烟,也引出了后来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历史走向随之一变。
▲虎门港国际集装箱码头。摄影/曹永富
实际上,这并不是虎门第一次见证中英冲突。早在明朝末年,英王查理一世派出的舰队就到过虎门,向明朝政府提出贸易要求,遭到了崇祯皇帝的拒绝。之后,舰队指挥官威德尔竟然下令攻击中国船只,并且焚毁市镇,抢夺了30头猪(不知道有没有做成培根)。在葡萄牙商人的调停下,英国人答应赔偿2800两白银,且在达成贸易后离开了中国。
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后,作为广州门户的虎门成为了英军攻击的重点。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率军抵抗,却终因不敌而壮烈殉国。
▲ 风物之旅团队参观海战博物馆。摄影/朱锐
或许是受到外辱的经历太过刻骨铭心,近代以来,每当中国遭到入侵,总是能看见东莞人挺身而出,这也是东莞敢为人先的另一种表现。一·二八淞沪抗战,奋起抵抗的十九路军,总指挥是东莞人蒋光鼐;虎门海战是抗日战争中唯一一次中日海上交锋;另一边,东江纵队活跃于东莞、惠州一带坚持抗战,时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王作尧也是东莞人。从抗英到抗日,只要家国陷于危难,这里总有英雄涌现。
▲ 嘉宾们很认真。摄影/朱锐
为什么是东莞?
如果说以前东莞走上风口浪尖有些被迫的成分,那么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个东莞,则是真正的弄潮儿。
▲上图为上世纪 80 年代初,东莞水乡人坐摆渡船出行。供图/东莞日报;下图为2018 年 9 月 12 日,运行中的高铁 与地铁 2 号线在虎门站交会。摄影/王敬新
东莞的成就得益于地理区位,也受惠于改革开放。40年前,绝大部分人仍因为思想放不开而畏手畏脚,对“割资本主义尾巴”心有余悸,东莞人却已是跃跃欲试。他们通过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的形式,迅速办起了企业。太平手袋厂,中国第一家“三来一补”的企业,就诞生在东莞(另一说为顺德大进制衣厂)。
▲ 东莞劳动密集型产业也走到了转型的关口。上图:1983年,石龙某服装厂,工人们正在生产T恤衫。20世纪80年代初,石龙镇是香港服装工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之一,服装加工成为当时的支柱产业。供图/城市画报;下图:2016年,东莞某工厂的“无人车间”,工业机器人正在有序生产。摄影/曹永富
此后,改革大潮浩浩汤汤,几乎每一波的潮流里,我们都能发现东莞的影子。
1984年,中国的关键词是“下海”,机关干部、企业职工、大学生、老师……几乎各行各业都出现了投身商海的人,他们中很多人的目的地就是珠三角。这一年,段永平来到广东,几年后,他在东莞创办了步步高电子,步步高复读机成为一代人心目中经典的电子产品。如今国产手机的两大品牌oppo和vivo都和步步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东莞各个工厂的厂工下班、工作、生活等场景。图/视觉中国
1998年,中国进入门户网站元年。互联网正式开始了在中国狂奔突进的飞速发展。新浪网创始人、被誉为“网络三剑客”之一的王志东,正是东莞虎门人。
台资食品巨头徐福记,诞生中国第一位女首富的玖龙纸业,从深圳转战东莞松山湖的华为,东莞始终为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企业敞开怀抱。
▲宏远篮球俱乐部一直是东莞的一张城市名片。图为俱乐部的队员身着冠军版球衣的合影。摄影/学文映像
商业在东莞经历了漫长的发展,终于在这个时代为东莞创造了奇迹。那么,为什么是东莞呢?
毗邻港澳,夹在广州、深圳之间,是东莞最大的地理优势。虎门、石龙等地早在清朝时期就是外贸的重要关口,再次输出本地加工的服装、玩具、食品等等产品自是驾轻就熟。二来,广东周边的湖南、湖北、广西、江西各省区为东莞提供了巨量的劳动力,无数普通人嵌入流水线,构成“世界工厂”这部庞大的制造机器。
▲ 英国摄影师Micheal Wolf拍摄了许多中国工厂工人的肖像。摄影/Micheal Wolf
再者,港澳商人中很多人祖籍东莞,回乡投资在宗族文化深厚的广东,不失为一种光耀门楣、造福乡里的好方式。香港殖民地时期四大家族之一的周永泰家族即出身东莞。如果你对政商界不甚了解,那你或许听过陈奕迅、林夕、任达华、郭富城这些名字,他们的祖籍都在东莞。80年代香港本就面临产业转型,房地产兴旺,地价飞涨,制造业急需寻找承接地,刚刚开放,又和香港血脉相通的东莞,成为最佳选择之一。
▲东莞的迎恩门又叫西城楼,是至今唯一保存的城门。摄影/学文映像
2019年是东莞撤县设市的第34年,东莞人口平均年龄恰好34岁,东莞依旧年轻。从珠三角到大湾区,广东,中国,乃至世界,都处在一个新时代的转折上,局势风云突变,我们尚不能看见下一个潮头从何而来、向哪而去,但我们可以预见的是,东莞这个天生弄潮儿,不会缺席。
- END -
文丨伊森
图片编辑丨袁千禧
地图编辑丨Paprika
设计丨Q年
封图丨学文映像
本文部分图片取自《风物中国志·东莞》
参考资料
《风物中国志·东莞》
《中国历史农业地理》韩茂莉
《广东东莞市蚝岗贝丘遗址调查》李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