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阿瑟进攻莱特岛,为什么对守军下手狠?

1944年9月,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同意了麦克阿瑟的作战计划,考虑到日军在棉兰老岛的防守力量较强,决定在菲律宾中部的莱特岛登陆。这预示着麦克阿瑟不仅继续在太平洋战场上担任“主角”,而且将亲自光复菲律宾,一雪前耻。

然而,莱特岛所处的位置超出了盟军战斗机掩护的航程,并处在日本空军的打击范围内,而且岛上驻有2万多日军,其中有曾在巴丹战役中将麦克阿瑟赶走的,战斗力很强的第16师团。他能否一帆风顺地重返故土,兑现诺言吗?

“菲律宾人民:我已经回来了!”

为了打好反攻菲律宾的第一仗,他进行了认真准备。集结了包括18艘航母在内的,共计700多艘舰船组成的庞大编队,登岛部队为4个突击师,总兵力约20万人,对日军占有绝对的优势。特别讲求效果的麦克阿瑟,要的就是“初战必胜”。

尽管日本清楚盟军的目标是菲律宾,但不能确定其在哪里登陆。为加强防御,将有“马来之虎”美誉的山下奉文调往菲律宾。让他没想到的是刚上任不久,盟军就展开了进攻。这一天,庞大的美军特混编队在夜幕的掩护下,悄悄驶近莱特湾。

进攻开始,上千门舰炮不计消耗的开火,顿时整个海岸线火光冲天,陷入一片火海;炮火准备结束后,4个突击师在20公里的宽大正面开始抢滩。绝对优势的结果,只能是盟军轻而易举的登陆成功,美国和菲律宾国旗并排地插在海滩上。

接着,麦克阿瑟一行人等跳下没膝深的海水,迈着自信、沉稳的脚步,踏上了菲律宾的国土,随行的记者们记录下这一珍贵的镜头。为了这一天,他背负了31个月“逃跑将军”的骂名,如今率领千军万马重返故土,一雪前耻,激动之情可想而知。

更让他满意的是,对手恰好就是当年入侵菲律宾的日军第16师团。麦克阿瑟忘不了逃离菲律宾的狼狈和耻辱,他要“国仇家恨”一起报。于是,命令部队必须又快又狠地结束战斗。仅过4天,日军海岸部队被全部歼灭,盟军只损失了49人。

激动的麦克阿瑟站在蒙蒙细雨中对着话筒,略带颤动的语调说:“菲律宾人民:我已经回来了!……继续发扬巴丹不屈不挠的精神,……起来,战斗!利用每一个有利的机会,打击敌人。”这篇演说,通过电波传到了世界各地。

莱特湾大海战,日军反扑失败。

随着盟军在太平洋战场的节节胜利,日本已经认识到,日军不可能再有翻盘的机会,于是制定了对盟军进行决战的计划。其中,对菲律宾方向的代号是“捷一号”,计划在陆地上牵制盟军的同时,联合舰队驶向莱特湾,与麦克阿瑟决一死战。

按照这个计划,就在麦克阿瑟登陆莱特岛的同时,日军开始实施“捷一号”计划。得知消息的麦克阿瑟一面将司令部移向陆地,一面抓紧修机场。双方在莱特湾海域进行了一场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海战,也是太平洋战场上最后一次航母大战。

尽管日本联合舰队的数量只有盟军的一半,但抱着决死的信心,攻击异常凶猛,并第一次出现了有组织的“神风特攻”行动。哈尔西凭借着兵力优势,也不停地向日军航母编队发起攻击,很快压住了日军的攻势,斩获颇丰。

4天的海战,美军仅以损失6艘战舰的代价,击沉了日军包括4艘航母在内的26艘战舰。也就是这一战,日本联合舰队主力基本被消灭,再也没有组织过一次像样的舰队,彻底丧失了太平洋的制海权。听到消息后,麦克阿瑟长舒了一口气。

海上的威胁消除后,麦克阿瑟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山下奉文指挥的27万陆军。在莱特岛站稳脚跟的麦克阿瑟,为了尽快结束战役,不断地增派部队上岛,兵力已达18万人,形成了几乎10:1的优势。同时,在日军后方实施登陆,掐断其赖以生存的补给线。

日军在前后夹击之下,莱特岛的防御体系终于崩溃。在这场战役中,日军除了1000人逃离,800人被俘外,其余约7万人被击毙;盟军损失也不小,仅阵亡就达3500人。对麦克阿瑟来说,收复莱特岛,预示着将彻底光复菲律宾。

莱特湾战役期间,麦克阿瑟的司令部,俨然成了新闻发布会场,每天对外发布着捷报,牢牢吸引着民众的眼球,他喜欢被人追捧的场面。更让他喜出望外的是,国会授予他陆军五星上将,麦克阿瑟终于实现了他“光宗耀祖”的愿望。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老兵不死,麦克阿瑟回忆录》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