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2020年真的很魔幻,澳洲林火从19年开始一直烧到了2020年初,烧毁大面积林地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碳,加剧温室效应。同样开始于2019年的蝗灾,从非洲大陆一路跋山涉水的跨红海来到阿拉伯半岛,之后并没有停下它们的脚步,继续穿过波斯湾来到伊朗、印度和巴基斯坦,造成了严重的粮食减产。还有就是南南极出现的罕见高温以及北极出现的200多万个甲烷热点,都表现出了地球的愤怒。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地震的发生,美国黄石公园火山的异动以及影响很大的疫情,这些都让我们深深地意识到人类文明的脆弱。
除了地球之上的这些异变,而在地球之外也经常有大量的小行星从地球周围飞过,时时刻刻的牵动着我们的心,虽然已经清楚地探测到了它们的轨道信息,也知道这些天体只是近距离飞过地球,但也难免会担心,万一小行星距离地球过近,受到地球的引力干扰,从而改变飞行轨道再和地球来个亲密接触,那后果不堪想象。
毕竟已经有先例摆在那里了,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10公里的小行星高速的撞击到地球表面,导致统治地球1.6亿年的恐龙灭绝了,而正因为恐龙的灭绝,才有了很多的生存空间和生存资源,从而让哺乳动物快速的发展起来,在1000万年之内就填补了“空缺”,某种意义来讲我们还要感谢恐龙的灭绝,不然人类文明是不会出现的。
在此前NASA发布通告称,在5月21日会有一颗小行星近距离飞越地球,它就是我们的“老朋友”1997BQ,永久编号为(136795),从它的名字就可以知道它是在1997年被发现的,在此之后科学家一直都在追踪、记录、观测它的轨道信息。这颗小行星的直径在800-1400米,并且距离地球最近的时候为0.041155天文单位小于0.05天文单位,这意味着这颗小行星是对地球具有潜在威胁的。
太阳系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平静,在太阳系内存在着大量的天体,除了八大行星以及它们的卫星之外,还有各种小行星以及彗星。一般而言小行星主要聚集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带上,短周期彗星以及一些碎片聚集在柯伊伯带,而长周期彗星聚集在奥尔特云。所有的太阳系天体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它们都要绕着太阳进行公转,如果一些天体的公转轨道近日点小于一个天文单位,这就意味着它们的轨道和地球轨道之间有交集,那么就有碰撞的威胁存在。
其实地球上每年固定时间都会出现的流星雨,从某种意义来说就是地球“撞击”到了大量的小颗粒上,这些小颗粒都是彗星在近日点留下来的,最终它们撞击到地球的大气层上发光发热变流星。
对于这些近地天体有这样一个定义,当它们的直径大于150米,最小轨道交会距离 (MOID) 小于0.0天文单位,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的小行星或者彗星等就是对地球有潜在威胁的天体,因为直径大于150米就可以对地球造成区域上的破坏,距离小于0.05天文单位意味着撞击的可能性更大。
而在5月21日也就是本周四近距离飞掠地球的小行星1997BQ,它的直径已经超过1公里了,并且距离地球最近的时候是0.041155天文单位,大约是616万公里,相当于16个地月距离了,距离地球最近的时候也是速度最快的可以达到11.7公里每秒,这个速度从北京到上海可能就需要110秒。
当然了也不用紧张,对于近地天体只要时刻关注它们的轨道信息就好了,最应该担心的是那些没有被发现的,忽然就出现在人类视线中近地天体,它们才是对地球威胁最大的。
文/科学黑洞,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