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鋄金还是铜鎏金?吸铁石能解决的刀剑谜题,为何专家会犯错?

在朋友推荐的2006年万卷版《沈阳故宫博物院》一书中,笔者大致翻阅了其中的武备文物资料,该书图片精美,补充了笔者以前的认知空白,但其中部分文字说明还是不能让人信服的。如119页的皇太极御用腰刀的装饰材质为铁鋄金误写为铜鎏金(抱歉,笔者以前《兵器谱|沈阳故宫里再也看不到的镇馆之宝,图说努尔哈赤剑和皇太极腰刀》也是错误的相信了相关媒体铜鎏金的说法,而不相信自己的眼睛,真是尽信书不如无书。)

皇太极刀的装饰工艺为珠纹炫边铁鋄金透雕镂空龙纹装具。目前西藏地区还能做类似的工艺,但纹饰、力度及材质和中原地区不同。130页乾隆款白玉把桃皮鞘冲斗腰刀:说明为:“……护手为铜鎏金镂空云朵状…..均为铜质鎏金镂空龙纹”这是错误的。

铁鋄金镂空龙纹提梁(上)和清宫旧藏刀铜鎏金镂空提梁(下)比较图

131页乾隆款鲨鱼皮鞘冲斗剑,工艺是铁浮雕鋄金髹漆,和镂空铜雕的的区别还是挺大的。书中也是一样把铁浮雕鋄金髹漆工艺当做铜鎏金工艺。如果这种说法以讹传讹流传下去,还不定能有多少稀奇古怪的说法呢。铁浮雕鋄金髹漆做法来源于18世纪痕都斯坦、北印度卧莫尔王朝,需要在铁质装具上錾刻浮雕,再将金片满鋄于装具之上,最后用黑漆填补凹陷处,从而增加纹饰的对比度与立体感。相对铜鎏金装具,铁上鋄金工艺的难度更大些,可供参看的存世实物也相对也少些,而且铁鋄金银比较多的应用于马具及武具上,对于研究杂项为主的人员比较陌生,错误在所难免。铁鋄金和铜鎏金的实物是同时并存的,因中国地域广大,发展不均衡。要知道大体变化趋势需要参看大量实物,如果您接触到数量足够多的的明清佩刀、腰刀等武备文物后不难发现从西亚到南亚、从东亚到欧洲,明清刀剑兼收并蓄了当时各国、各地区的刀剑特征,呈现出多种风格,并且有独到的创造和发挥。

有读者说了,分辨材质这事简单,找块吸铁石就很容易,有这么难吗?作为体制外爱好者的笔者就此问题问过其他博物馆相关人员,得出的结论是:即便是体制内部的研究人员也并不随时接触文物本身,文物是文物部门,研究是研究部门,研究人员也不容易接触到文物本身。另外实话实说,他们只是一份工作,而笔者们是爱好,这里面当然大为不同。当年某出版单位也曾邀请笔者就某馆藏文物写一些说明性文字,馆藏古籍和文物照片随时提供,但文物本身不能提供近距离观看的机会。笔者思虑再三还是婉拒了。笔者能上手的私藏武备文物还可能存在认知误区,更不要说仅看资料图片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与诸位同好共勉吧。疫情有转好的趋势,等能恢复参观了,各位爱好者尽可能去看实物吧,同一类型实物高清多角度大图拍摄分类对比,比看那些同样是看图片的说明文字强多了。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冷艳锯,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