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失衡,病毒出现会更频繁吗?

在如今全球爆发病毒的时候,不少人也看到了这样的一个消息,那就是随着气候的变化,未来我们可能面临更多病毒的影响,因为科学家们在冰川之中或者永久冻土之中发现了许多我们人类都未知的病毒,而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这些病毒似乎随着“冰融化”加剧而不断的释放出来,所以这就成为了一个令人比较担心的问题。

加上人类如今对气候变化产生的“连锁效应”意识还比较低,对温室气体的排放还在加剧,所以人类未来可能面临到更加严峻的挑战,而对于病毒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科学家们再次发出来警告,那就是亚马逊很可能成为冠状病毒的下一个来源。

为何说亚马逊可能成为冠状病毒的下一个来源?

根据巴西生态学家戴维·拉波拉(David Lapola)警告称,主要原因是人类对森林的破坏在不断升级,亚马逊地区是全球森林砍伐最严重的地带,从如今的大流行病毒就可以看到,人类对动物栖息地的侵犯可以说是比“致命”的,而亚马逊地区如今的森林砍伐加速了人类与动物之间的接触,所以下一次大流行可能来自亚马逊热带雨林。

科学研究人员表示,曾经很荒凉的地区在城市化的改变下,“人畜共患”疾病的出现是动物与人之间的一个传播,我们虽然无法肯定所有病毒中间是否存在“寄主”,但是对于部分动物来说,都可能成为某种病毒的携带者。

包括如今的冠状病毒,虽然不少科学家们认为这种冠状病毒起源于蝙蝠,但是具体还在研究之中,同时是如何传播到人类的暂时不清楚,而如今亚马逊可能就是人类破坏之下的一个重大影响区域。

在巴西生态学家戴维·拉波拉(David Lapola)接受法新社采访的时候,就警告称,亚马逊是大量的病毒库,我们最好不要招惹。当然破坏越多,人类接触病毒的“几率”就越高,这是相互成比例的。

生态系统“失衡”,导致病毒扩散

根据巴西国家空间研究所(INPE)公布的数据显示,如今的最大雨林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消失,在2019年的时候,亚马逊地区的森林砍伐就会激增85%,达到了10000多平方公里。

而在2020年的时候,砍伐的趋势并没有停止,反而是更加的“疯狂”,根据卫星监测数据显示,从1月到4月,共砍伐了1202平方公里,创下今年前四个月的新纪录,而这种砍伐就是导致生态系统“失衡”的主要因素之一。

科学家戴维·拉波拉(David Lapola)表示,当这种生态失衡不断升级之后,病毒就可能从动物传播到人类的身上,而类似于埃博拉病毒和登革热病毒等,都看到了类似的情况,所以说生态失衡,出现或扩散的病毒影响都很大,超出了我们意想不到的情况。

而亚马逊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可能使该地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冠状病毒库”,他 指的是一般的冠状病毒。因为生物种群越多越大,这种可能性就更加多。

病毒真的会高频率出现吗?

当然,按照科学家们说的情况来看,病毒的发展确实令人比较糟心,因为它们也是生态系统之中的一部分,如果人类能够有效地维护生态系统,同时加大与动物骨之间的“距离”,那么就算是有病毒出现。

我们也会尽可能地被避开,“不接触就没有伤害”,所以说其实这相当于是人与动物之间有一层“隔墙”,只要我们不打开,一切的影响都不可能出现。

同时我们也说了,病毒出现还与气候存在关系。例如科学家们在南极永久冻土带发现了一种前所未见的致命病毒,目前地球上尚没有任何一种动物可以对这种病毒具有免疫性。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南极冰川融化加剧,美国科学家发出警告称,一旦这种病毒复苏扩散,地球上将没有哪种生物可以幸免于难。

所以说气候对病毒的影响也很大。综合病毒出现的方式,如今可以给出这两种说法,那就是人类主动与存在病毒的动物接触,还有一种就是气候变化在推动病毒的发展,这就是我们上面主要介绍的两种病毒发展模式。

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当真的病毒爆发出来之后,人类再来想办法阻止可能就不太能做到了,虽然说如今人类在实行移居计划,就算是病毒也爆发也不怕,但是有没有想过,如今似乎已经在边缘地带了,所以说解决现有的问题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