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影响下,许多人都得了“疫情综合征”——疯狂的洗手,公交车上也不抓扶手等等,力图避免一切可能传染的机会。
但是,新冠病毒通过物品传染的风险到底有多大呢?
一项最新的研究表明,在金属铜表面,病毒可以存活4小时;不锈钢表面,延长到2天;而在塑料表面,居然超过三天。
这意味着什么?
新冠病毒已被证实的传播途径包括飞沫传播、接触传播以及气溶胶传播。气溶胶传播意味着病毒混合在肉眼看不见的微小飞沫中,在空气中停留,后被吸入。
因此,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正确佩戴口罩,可以有效预防飞沫传播。但专家提醒应对接触传播和气溶胶传播保持警惕。
气溶胶直径小于10微米,能在空气中悬浮半小时以上,还可以落下来留在物体表面,造成传染性的延续。
而残留在物体表面的病毒可传染的续航能力有多强,其实取决于病毒在物体表面保持活性的能力。
一项发表在《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最新研究表明,在不同材质的表面,病毒存活的时间不同。
这些病毒在铜表面仅可存活4个小时;在硬纸板上的存活记录为24小时;在不锈钢表面为2天,而在塑料表面3天内都有活性病毒检出。
这其实并不奇怪,铜是天然具有抗微生物特性的金属。铜离子与空气中的水分起化学反应后能产生对病毒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核酸都具有破坏作用的自由基。
硬纸板质地疏松,所含的纤维能吸收环境中的水分,导致病毒外壳干涸,可能是病毒存活时间较短的原因之一。
在塑料和不锈钢等坚硬光滑的无孔材料表面,病毒更容易保留水分,因此结构和活性维持得也更久。
一切避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病毒也不例外。实际传染性大小,还是要看病毒的浓度。
简单来说,在无生命的物体表面,活病毒数量下降得比较快。
在硬纸板上,活病毒数量减少一半的中位时间不足4小时(即平均不到4小时,病毒浓度就会减半),而在不锈钢和塑料表面,分别为5.6和6.8小时。
这意味着正常情况下快递包裹上的病毒量不会太多,我们在地铁上也不必如坐针毡。
但我们并不知道快递员处理包裹时是否曾不加遮掩地咳嗽或打喷嚏,也无从知晓各种把手、电梯按钮多久前被感染者触摸过,因此,勤洗手、对接触过多人的物品进行消毒,是非常重要的防护措施。
就目前来说,我们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疫情尚在持续,我们要 “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既不必对公共场所的物品草木皆兵,也不能认为戴了口罩就万事大吉。一定要将针对气溶胶和接触传播的防护意识也加入日常习惯中,才能更好地保障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来源:新浪爱问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