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一提甘肃就是兰州牛肉面了
▲ 跟我念:兰州牛肉面。图/网络
-风物君语-
肃面朝天
提起甘肃的面,许多人只能想到“兰州牛肉面”,脱口而出的瞬间,也往往会变成“兰州拉面”——在外地人眼中,好像甘肃只有一种面似的,还常被叫错名字。
然而实际上,甘肃的面,就像甘肃的风景一样,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 兰州牛肉面常被外地人叫做兰州拉面,原因无外乎这让人印象深刻的制作方法。图/网络
大约距今4000年左右,小麦从新月沃地传入中国后,经新疆进入河西走廊,甘肃便开始种植小麦。此后经数千年时间,面食逐渐超越黄河地区的主食小米,成为主食。汉朝,黄河上游出现最早最原始的面,称为“汤饼”。至此,面条才真正摆上中国人的餐桌。
位于黄河上游的甘肃,形似如意,横亘西北,又以其东接陕西,南瞰青海、四川,北连宁夏、内蒙古的地理优势,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可谓“面面俱到”。
01 陇东:吃面就要大碗
甘肃的面,要先从黄土高原吃起。
黄土高原,是农耕文明的发源地。甘肃的黄土高原,主要位于陇东、陇中地区。
▲ 庆阳人过年一定要吃上一碗拉魂面。图/视觉中国
陇东地区位于甘肃东北部,主要包括庆阳和平凉两市。庆阳有黄土高原上最大的一块塬面,董志塬。董志塬地势平坦,面积广大,盛产小麦、玉米、米谷、高粱等农作物,素有“陇东粮仓”之美誉。
厚实的黄土,养淳朴的人。庆阳的面,就像庆阳的人一样,大气实在。锅要大,碗要大,这样才够味。庆阳人吃面不叫吃,叫“咥”。咥,不只是一个动作,更是吃面的一个态度,要吃得尽兴、吃得凶猛、吃得痛快。
▲压制饸饹面可是力气活。图/图虫·创意
庆阳人最喜欢咥的面,是饸饹面。饸饹面,要用饸饹床子压制,所以也叫床子面,讲究“油旺汤宽面劲道,实惠杀口余味香”。这样的饸饹面,最能代表庆阳人的性格,因此也是庆阳最郑重的面。有朋自远方来,咥饸饹面;儿女成婚过喜事,咥饸饹面;亲人离世奏哀乐,咥饸饹面……
一碗饸饹面,承载了庆阳人的生死离别、喜怒哀乐,这早已不是一碗面那么简单。
▲饸饹面。摄影/韩诗扬
除过饸饹面,庆阳人还擅做手擀面。本地小麦磨成的面粉韧劲大,延展性极好。厨艺高超的庆阳主妇,不借助任何外力,只需一支细长的擀面杖,便能把一团面擀得如一张薄纸,以娴熟得刀法,干净利落切成不同的宽度,一水的长,煮熟后,按照各人口味不同,可浇汤,也可干拌,美美儿地咥上一口,保证再也不想吃城里机器擀的面,没感情。
一进入夏天,就到了庆阳家家刈麦忙,户户酸汤面的时节 。酸汤面是炎炎夏日,庆阳人最喜欢吃的面。酸汤面的做法其实很简单,擀好的细长面煮熟过凉水后,晾在一边。韭菜和野菜在锅里过油炒,加水大火烧开,浇醋,酸汤就做好了。此时,面已凉透,浇上滚开的酸汤,干完农活儿穿着大背心吃上一碗,酸爽开胃,满头大汗,是董志塬家家户户的“消暑神面”。
▲ 酸汤面酸辣开胃最适合炎热的夏天。图/汇图网
除了上面提到的这几种,揪面片子、搓搓面、臊子面、漏鱼儿子、拉条子、麻食子、炒面片、烩面片、溢锅子……一年四季,换着花样也吃不完。
02 陇中:面条沿着黄河走
陇中(狭义陇右,广义陇西)主要地理区域在六盘山、陇山以西,秦岭以北,黄河以南,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由于历史原因,自古以来,亦农亦牧,农牧结合。据《资治通鉴》载,早在唐代时,这里已有“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称,富庶无如陇右”的盛景。到宋代时,林牧业逐渐衰退,农业占主导位置。
被称为“中华第一面”的兰州牛肉面,便是从这里,沿着黄河走向世界的。
▲兰州牛肉面。图/视觉中国
在兰州,没有兰州拉面,只有牛肉面或者牛大碗。兰州牛肉面,讲究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一清,牛肉汤清;二白,萝卜片白;三红,辣椒油红;四绿,蒜苗香菜翠绿;五黄,用蓬灰和面的面条有淡淡的黄色。兰州人认为,牛肉面出了兰州城就不行,最好的牛肉面店,面随汤走,中午时分铁定关门。所以,全国各地数不清的“正宗兰州牛肉拉面馆”,基本都不正宗。很多人感叹,只有去了兰州,才知道以前的牛肉面都白吃了。
早上吃一碗牛肉面,咱往兰州东北方向走,赶一赶,白银的大肉面和水川长面就是午餐。
▲水川长面。图/网络
白银大肉面的重点在汤,一只整鸡丢进锅里,再配以一定比例的猪骨炖煮熬制成汤,浇在面上,只放葱花和香菜末,再加上辣子红油,简单实惠,追求的是食物本身的自然清香。
水川长面,是白银水川才有的特色面食,一般只有在过年和过喜事时才能吃到。水川长面,制做时讲究“三光”,即手光、盆光、面光。这样和出的面劲道,拉出的面宽细匀称,煮熟后,在凉水中浸泡片刻,捞出,浇上独特的汤汁,再调上油泼辣子,其味可媲美牛肉面。
从兰州往东,是羲皇故里天水。天水是秦(对,就是那个一统六国的秦)的发源地,口味兼容了川的辣和晋的酸,最著名的面当属浆水面。
▲浆水面。图/汇图网
在天水,家家户户都有浆水缸,浆水面是一种最简单最寻常的家常饭。浆水面好不好吃,全在浆水。做浆水,要先把菜在锅里煮一下,煮过的菜汤同时倒入浆水缸,加一些玉米面,促进发酵。最常见的浆水面做法,是韭菜、葱花、辣椒一炒,炝上浆水,浇面即可食用,酸辣清香,别有一番风味。
因浆水面做法简单,且在贫困时期填裹了几代天水人的肚子,所以浆水面在天水人心中,已不仅仅是一碗面这么简单。若自家浆水没了,去邻居家随便就能盛一大碗回来,一碗浆水面里,满满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03 陇南:有荤有素,丰俭由人
天水往南,就是陇南。
▲ 连锅面丰俭由人。图/汇图网
陇南地处秦巴山区、黄土高原、青藏高原的交界处,不但地貌俊秀、气候宜人,论起面食来,比陇东、陇中也不遑多让:武都的另汤面、文县的荞面节节、成县的连锅面、礼县的扯面,此外还有酸菜面、炉齿面、手工挂面、豆花面、杠子面……要吃陇南最好吃的棒棒面?废话别说,直奔江洛镇吧!
江洛镇,隶属于陇南徽县,自秦至明,一直是陇右入蜀通秦之要道,是农副产品、生丝、茶叶集散地之一,素有“陇南旱码头”之称。
▲ 江洛棒棒面。图/网络
江洛棒棒面,有两个特色。一个是制作过程独特,一个是配料独特。选上等精粉,配以石碱、食盐溶于水中,和面时将面团揉搓至软饮适中,再搓成一尺左右长的粗条,用油布盖上软化待用。最重要的配料是豆腐丁,必用当地传统手法制成的豆腐。这种豆腐外皮微黄,细而硬,炒出的豆腐丁香酥味美,而且不易碎。鲜红的油拨辣子、翠绿的葱花、干香微黄的豆腐丁,再配上做法独特的棒棒面条,干拌调好,让佐料裹着每一根面条,每一口都美味十足。
甘肃的面多到一篇文章完全放不下。盛夏已经来了,城市烦闷如笼,倒不如去甘肃,一路吃面,一路西行,吃个肚圆才算是对得起自己。
- END -
文丨十四
编辑丨伊森
封图丨图虫·创意
参考资料
邵万宽《中国面食的历史传承与文化价值》
雍际春《简论宋以后陇中黄土高原的农牧开发》
刘小雷、周言文《徽县江洛镇,一碗传承了上百年的素面》
《金昌面食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