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浪」现形记:我用尽所有力气,过着平凡的一生

五四那天,献给“后浪”们的视频在朋友圈刷屏了。

文案极尽对青年的赞美,何冰老师声情并茂的演讲,更让这段文字变得生动有力。

一时之间,领导、长辈等「前浪」们激情转发,感慨年轻人的朝气与未来。

部分青年也深受启发,畅想生于广阔天地,未来必定大有作为。

然而,作为视频中的主角,更多的青年却看得失语,看得无奈——有的甚至看得愤怒,跑去何冰老师微博下做人身攻击。

失语可以理解,愤怒大可不必。

作为一支商业广告片,视频无疑是成功的,它不仅让许多中老年对B站有所改观,看到B站正能量、有价值的一面,还让B站股价大涨。

但作为在五四青年节,献给全国青年的一支宣传片,显然有些不恰当。

歌功颂德过了头,让青年疑惑,“这说的是我吗?我们青年有这么优秀吗?”

滑翔、旅行、高空跳伞的片段,视频中那些繁华的堆砌,也让青年们叹息,“只有精英的孩子才是祖国的未来。”

现实中的青年,和「前浪」们想象的模样,实在相差甚远。

单挑其中几句话,都能用真实的例子轻易反驳。

2013年,《喜羊羊与灰太狼》被家长举报。

3个孩子模仿动画片中的“烤羊”情节,把其中两个孩子绑在树上,并点燃了地上的干草。

没想到,当天风大,火势一下就烧到两个孩子身上,最终导致严重烧伤。

于是,家长们联名举报了这部动画,陪伴孩子们多年的喜羊羊也被下架整改。

专门准备的礼物,因举报而消失,因整改而变味。

2017年,《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被家长举报。

父母们觉得,教材中出现了「阴茎」「阴道」「精子」「子宫」等字眼,并配有相关插图,尺度实在太大,容易教坏孩子。

连续十年开设《性与健康》课的陈斌教授说,几乎每年开课前,他都会做个小调查,却发现有九成以上的大学生说以前没有接受过科学的性知识教育。

结果就是,青年们要么对性懵懂无知,要么在奇奇怪怪的色情链接中,习得错误的性知识。

被鲍某明侵犯的李星星,在网络上询问医生奶奶之后,才明白自己身上到底发生了怎样可怕的事情。

最基本的生理知识都被屏蔽,何必高谈那些人类财富?

这些人,大概不属于《后浪》中的「后浪」。

今年因为疫情,学生们都在家上网课,尽可能不落下功课。

足不出户就能获取知识,这是现代文明成果的便利。

但对于偏远乡村的学生们来说,上网课却是一件奢侈的事。

江西初二女生毛慧琴的老家,至今没有互联网,就算用手机流量,信号也很差。

上网课的第一天,她和爸爸在屋顶找信号,屋顶找不到,就穿过崎岖的山路,去山上找。

然后竖起一把太阳伞,一张木桌,一把凳子,就成了毛慧琴和亲戚家孩子们上网课的「教室」。

山上寒风阵阵,太阳伞也曾被刮倒,毛爸爸重新扎了个蒙古包,支撑着孩子们读书的希望。

▲ 毛慧琴在上网课

湖北一年级女孩柯恩雅,自从父母复工后,就跟着爸妈去摆摊上课。

热闹嘈杂的菜市场里,爸妈在案板上卖熟食讨生活,女孩就在案板下上网课学知识。

▲ 在案板下学习的小恩雅

现代文明的成果,有人唾手可得,有人却要穿山越岭,才可窥见小小的一角。

而她们,应该也不属于《后浪》中的「后浪」。

有人在网上吹嘘「英语无用论」,遭到众多网友的反对。

王思聪也参与了论战,态度鲜明,却惹了非议。

他说,“9012年了还有没出过国的傻X?”

话一出,许多人感到被冒犯。

毕竟,经济学家李迅雷根据数据分析,至少有“十亿中国人没有坐过飞机”。

不仅是出国,甚至有很多人都没出过省、出过村。

纪录片《人生第一次·长大》中,镜头记录下一群大山里的留守儿童。

父母们为了挣钱糊口,供孩子读书,离开乡村到大城市里打工,有的甚至已经好几年没回过家了。

当城市的孩子嫌爸妈逼学习逼得紧,乡村的孩子却早就习惯了孤独,习惯了自己照顾自己。

唯一的期盼,就是好好读书,快快长大,希望有一天能离开这里,回到父母身边。

他们之中,有的人会通过知识改变命运,走出大山,再也不回来。

而有的人,可能一辈子也走不出去。

他们,也不属于《后浪》中的「后浪」。

网红「花总」是个热衷于揭露的人。

2018年,他在网络上发布了一段名为《杯子的秘密》的视频,揭露国内多家知名酒店存在的卫生现象,包括用脏毛巾擦杯子、擦马桶等。

视频曝光后,舆论哗然。

许多住过酒店的人突然意识到,自己的权益遭到侵害;酒店官方在被揭穿后,也不停地道歉、承认错误、责令整改。

而在「五星酒店卫生门」之前,花总还曾通过鉴表,揭穿了「微笑局长」的真面目。

通过「否定与嘲讽」去影响一整个行业的人,还有林生斌一家。

杭州保姆纵火案骇人听闻,林生斌失去了心爱的妻子和儿女,痛不欲生。

但他一直努力保持理性,不仅追究犯罪嫌疑人的罪责,更要追究物业的相应责任。

虽然事情最后不了了之,但因为他的「不依不饶」,许多物业公司也开始亡羊补牢,配备居民楼的消防设备,提高物业人员的消防意识和应对能力。

无数人,因为他的追责,得到了更安全的保障。

习惯否定和批评,并不等同于戾气,习惯赞美和鼓励,也可能是无视危机地和稀泥。

这样的花总和林生斌,大约算不上《后浪》中的「后浪」。

这些年,微博的风气变得越来越暴戾,许多人陷入了狭隘的饭圈思维。

非黑即是白,不是粉就是黑的二元对立,使得自由讨论的空间逐渐被人身攻击的骂战所侵占,一个普通人想要表达自己的观点,变得异常艰难。

杠精、小粉红、舔狗、战狼……标签随意贴,帽子随意扣,不加理智,放任情绪。

而这种党同伐异的圈子思维,终于也发展成了“我不喜欢,你就不能存在”的偏执和疯狂。

2月27日,肖战粉丝联合举报了同人文创作网站AO3。

起因是,网站上有一篇文章《下坠》,以明星肖战和王一博作为原型,创作两个人物之间的故事。

由于文笔细腻、故事动人,文章在CP粉的圈子中形成了传播,还有画手为之创作配图。

但因为画中的女性形象是肖战的脸,引起了粉丝的强烈不满。

随后,粉丝们以「侮辱」、「淫秽色情」等理由,有组织有纪律地举报了写手、画手,最后掀翻整个平台。

而这只是饭圈思维一角。

人们固守着自己的价值观,容不下不同的声音,用清一色的机器人文字掌控评论区,用举报大军清除有异议的观点。

轻则人身攻击、辱骂家人,重则人肉搜索,毁掉对方的生活,或借权力打压,让对方不得翻身。

这些年轻的身体,真的容得下更多元的文化、审美和价值观吗?

恐怕不见得。

毕业季,高校都在统计学生们的毕业去向,可突如其来的疫情,却让表格变得空白。

而空白背后,是更深的迷茫。

前不久,武汉大学的一名毕业生在网络上说出了自己的纠结与焦虑。

和很多年轻人一样,他“感觉自己没有出路了,每天都很迷茫,不知道自己要干嘛。”

是进事业单位,抱着铁饭碗过既定的一生,还是去北上广打拼,博一个未知动荡的未来?

他苟且于眼前的苟且,不敢想诗和远方,“对我这样去趟超市都要抢消费券的穷学生来说,赚钱好像更实际一些。”

寥寥数语,激起千层水花。

罗永浩给他一封回信,谈起自己近八年的教学经验中,“见过的多数大学生在毕业的时候,对未来都是很迷茫的。”

高晓松也说,“也许慌张就是青春本春,等有一天你不慌张了,青春就从指缝中溜走了。”

如何度过自己的青春甚至一生,毕业多年的秦桑,至今也在黑夜中忧伤,在迷茫中探索。

或许我们,都不是《后浪》中的「后浪」。

《后浪》中的青年,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可以尽情地追求自己所爱,而不被世俗压力所束缚。

现实中的青年,也在灰头土脸地、微笑着面对镜头,讲述他想要的未来。

“如果以后要是真的天天能赚300块钱了,我就带我姑父去旅旅游。带他坐一次飞机,坐一次高铁,坐一次轮船,带他去天安门、故宫、长城。”

对他来说,结婚变成了很遥远的事,房子、彩礼,打几年工也凑不齐。

▲ 任海龙的小小愿望

更多的青年,在面对最难毕业季、最惨应届生、996福报、买车背车贷、买房靠爸妈的现实中,一边发愤图强,一边深感无力。

青年的未来,并未完全无法想象。

「前浪」说一句减工资,青年就连夜加班努力表现,「前浪」讲一句涨房租,青年只能举双手投降。

大多数青年会循着「前浪」的后路,在房子车子孩子三件套上努力一生。

小城市可安生,大城市可追梦,鱼和熊掌总是难兼得,青年们便只能在两者之间摇摆、彷徨。

这些青年,显然不是《后浪》中的「后浪」。

现实中的「后浪」到底是什么样的?

在最后,我想讲讲我自己,这个青年中的一员。

我出生N线小城市,家庭不算富裕,父母重视教育,坚持让我读书上学,而我身边的同龄孩子,很多早早就辍学去打工了。

上大学的时候,很多人还没想好自己未来要干嘛,有的人已经规划好毕业去哪个单位,或是去哪个国家留学。

毕业那会,成家离我太遥远,立业尚且需要时间,父母平安健康无需我操心,我任着自己爱吃爱玩的性子,找一份普通的工作,闲暇时就去旅游、交友、探索世界。

可如今年岁渐长,我逐渐发觉自己的平凡,窥见自己的弱小,写不出稿子的时候,也会偷偷在地铁上抹眼泪。

我们这群青年,选择的权利变多了,选择的代价也变大了。

工资赶不上物价,车房一买钱包剩一百,创业门槛低,背起债务也是要命……

我们没有那么清醒,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只知道自己不要什么,却也不敢保证不会有向现实低头的那天。

我们也不那么聪明,会被谣言带节奏,会被消费主义绑架,会在一个又一个的坑里跌倒、爬起、再跌倒。

我们甚至不那么高尚,负面的小心思会在不经意间跑出,嫉妒优秀,轻视弱小。

但我们同样会在迷茫中努力寻找自己的生活;

我们会尽力抵抗现实,哪怕最后失败;

我们会在一次次谣言中长记性,学着分辨是非;

我们竭力用知识和道德教化自己,去做一个善良的人。

我们中有些人可能一辈子都够不着《后浪》中的那种生活,我们可能也无法成为优秀的「后浪」,用一己之力去影响国家、改变世界。

但我们可以脚踏实地过好自己的生活,一边吃苦头,一边品甜味。

青年不需要被吹捧,青年只需要引导,只需要自由地生长。

或渺小,或高大,但健康,且正直。

写在最后:

我是秦桑。

站在「前浪」的角度去看「后浪」,总会出现「垮掉的一代」或《后浪》的极端,然后尴尬收场。

「后浪」是什么样的,「后浪」该是什么样的,需要青年们自己发出声音,自己寻找价值。

而我对自己的期待,是不求出类拔萃,但求问心无愧。

说说你眼中的后浪吧。

文字为极物原创,转载请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