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代时期曾经出过一支神奇的军队,这支军队之中居然出过6个皇帝,而且所到之处望风披靡,这支军队就是晋王李克用的沙陀骑兵。
沙陀骑兵活跃于唐与五代,在元和年间成军建号,成为一支正规的唐军部队。由于沙陀族当时所处的环境与其游牧民族特性,沙陀骑兵的军制是典型的游牧民族部落族兵制。依游牧民族一般惯例,首领战时为军事长官,平时为行政长官,军政合一,部民凡成年男丁皆为战士,平时在首领的带领下放牧,战时亦在首领和部落头人的摩下征战。中国古代的北方草原游牧
民族军队在未有汉化之前,一直实行这种亦兵亦民,兵民合一的游牧民族族兵制。所谓“十五以上、七十以下,无众寡尽签为兵”。
代北地处河东地区(今山西省)北部,河东处于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过渡地带,连年战火,民风彪悍好斗,尚武之风盛行。河东自古良将辈出,战国李牧、西汉卫青和霍去病、东汉关羽与徐晃、初唐尉迟恭及薛仁贵等都出自河东之地。后周太祖郭威曾言:“河东山川险固,风俗尚武,土多战马,静则勤稼稿,动则习军旅,此霸王之资也。”充分说明了唐末五代河东地区人民农牧结合、晓勇善战的特点。
唐末天下大乱,沙陀人李克用崛起,让代北骑兵开始变成天下精锐。李克用不拘一格,打破部落族兵制对沙陀骑兵军的栓桔,招收大量的代北汉人。伴随着河东群雄的加入,兵源越发充足,为其军队规模的扩大提供了良好的保证。
并州北临草原,南通宛洛,代北之地得益于山西北部恒山山脉下广裹丰富牧场,可以说正是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交界所在。并州的楼烦监自古就是优良的牧马基地,李克用将其利用起来,扩大骑兵的规模与实力。《太平寰宇记》卷42云:“龙纪元年,太原李克用为晋王时,奏置宪州于楼烦监。”,并州发达的畜牧业是沙陀骑兵马源的根本保障,胡三省先生于《资治通鉴》卷274注云:“后唐起于太原,马牧则多在并代。”足见代北马牧业对后唐开国之功绩。
可以说代北丰富的牧场资源保证了沙陀人游牧习俗与沙陀骑兵充足的马源,沙陀骑兵规模逐渐扩大,不过由于沙陀人数量较少,所以代北骑兵一直是一支人数精悍的部队。后唐明宗李嗣源曾言:“太祖(李克用)在太原,骑军不过七千,先皇(李存助)自始至终,马才及万’,至李嗣源时骑军规模达到了三万五千人。
沙陀牙兵名目众多众,最精锐的沙陀牙兵是李克用摩下的“鸦军”与“义儿军”,在沙陀军中谓之“亲骑”。“鸦军”是李克用选取最强悍的沙陀骑士组成的亲兵,天下闻名。史载:“克用军至,贼(黄巢军)惮之,曰:‘鸦军至矣,当避其锋。’克用军皆衣黑,故谓之鸦军。’,其战力之强悍,当世无出其右者,即便是当时的天下霸主黄巢都退避三舍,由此可见一斑。
参考资料
【1】司马光《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