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爆炸后10的负33次方秒内,宇宙能否达膨胀33个数量级?

在宇宙大爆炸后大约38万年,也就是大约138亿年前,物质(主要是氢)冷却到足以形成中性原子,光能够自由穿越太空。这种光,即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R),从天空的各个方向射向我们,除了亮度仅为十万分之几的微弱涟漪和颠簸,这是星系等未来结构的种子。天文学家推测,这些涟漪还包含了最初膨胀爆发的痕迹,即所谓的暴胀。

在短短10的负33次方秒内将宇宙膨胀了33个数量级,宇宙涟漪卷曲的方式,应该隐约呈现出关于膨胀的线索,这一效应预计将比涟漪本身微弱一百倍。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学中心的天文学家和在南极工作的同事们,一直在努力寻找这种卷曲的证据,即“B型偏振”,其研究成果发表《皇家天文学会月刊》上。

这种微小效应的痕迹不仅难以测量,它们可能会被不相关的现象所掩盖,这些现象可能会混淆甚至掩盖它。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学中心天文学家托尼·斯塔克是大型南极望远镜(SPT)联盟的成员,该联盟一直在研究遥远宇宙中微波波长的星系和星系团。个别宇宙源通常由活跃的超大质量黑洞核和从其周围区域喷出的带电粒子辐射所主导,或者由辐射来自热尘埃的恒星形成所主导。

发射也可能是偏振的,可能会使CMBR B模式辐射信号的肯定识别复杂化。SPT团队使用一种新的分析方法。研究了他们在500平方度的天空中发现的大约4000个物体的所有毫米发射源的综合偏振强度。研究得出结论,对研究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研究人员来说是个好消息,银河系外前景效应应该比任何预期的B模式信号都要小,至少在广泛的空间尺度上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