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有哪些道不尽地前尘往事?

                                                                         

                                                                  -风物君语-

                                                               纵横欧亚九千里

                                                               称雄商场五百年

一个对古建筑一窍不通的人,到了平遥,往往会被“热闹”所迷惑。

在灰黄色古老城墙的包围下,票号、镖局等挂着博物馆牌子的窄小门脸,间或掺杂在熙熙攘攘的商业街之中,于热情商家的积极叫卖和窗明几净的商铺衬托下毫不起眼,甚至显露疲态。

                                                   ▲傍晚时分的平遥古城商业街。摄影/安铎

如果说古城内的一切都古色古香,那么在护城河之外的不远处,围绕着城墙的除了宽阔的马路,还有拥挤的商铺,数不尽的商贩叫卖着“平遥特色”,连锁酒店的招牌又大又高......

仿佛一切都在用力叫嚣着:这城里城外,皆为旅游而生。

    ▲古城的夜晚,可以格外喧闹。摄影/斩风

                                                                     黎明之前

                                                        蛰伏千年的战事前沿

龟城平遥位于表里山河、两山夹一川的山西中部,“东拱帝师,西连秦蜀,南通太行,北入云山、雁门”,凭借有利的地理条件,得到了历朝历代统治者的重视。

                                   ▲从山西地形图上,不难看出平遥晋商的经商之路。绘/Paprika

                                                          ▲平遥地形图。绘/Paprika

“旧城狭小,东西二面俱低,周宣王时尹吉甫北伐猃狁,驻兵于此,筑西北二面”是现存关于这座古城最早的记载。但那时的平遥,只是初具雏形的夯土城墙,尚且不是如今的模样。

时光流转,秦一统六国,推行郡县制的时候,平遥,才第一次以县的面貌登上历史舞台,唤名“平陶”。

                        ▲与城墙相存相依的平遥。直到今天,平遥城区还被称为“古陶镇”。摄影/斩风

到了西汉,因缘际会之下,平遥透出“龙兴之气”,尚是代王的汉文帝刘恒所辖封地之都城,就在今平遥县中都乡桥头、冀壁二村之间,而汉景帝刘启,更是出生于此。

公元2010年,一个叫于正的编剧以此为时代背景,编写的大型宫斗剧《美人心计》热播,当然此为后话。

                                                                ▲平遥夜戏。摄影/斩风

书归正传,在公元424年,平陶县为避拓跋焘名讳,改陶为遥,得名平遥,延续至今。

经历了唐宋繁华,人口激增的平遥,发展到元、明角逐之时,迎来了军事化的巅峰时刻。

    ▲双林寺彩塑。战国时期的平遥是强大的赵国都邑之一,那时平遥称为“中都”。

                                                    双林寺原名中都寺。摄影/石耀臣

明推翻元后,残余的蒙古贵族及扩廓贴木儿之流逃往塞外之后,一再南下,屡屡进犯。明太祖朱元璋五次亲征漠北,但仍未消除边患。于是大举修筑长城,驻扎重兵,保卫边疆。

而作为“西通秦陇,北达燕京,洵乎腹地”的平遥城,更是防御的重中之重。

“明洪武三年,重筑周围十二里八分四厘,崇三丈三尺,濠深广各一丈,门六座,东西各二,南北各一。后建敌台四十座……”,在“因地制宜,用险制塞”的平遥古城,无论是内墙的马道,还是外墙的敌楼、角楼、垛口、射眼、瞭望洞,都暗示着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激烈角逐。

                        ▲平遥的古城墙,从外观上给人一种直观的厚重感。 摄影/陈彦

“山水朝阳,龟前戏水,城之攸建,依此为胜”的风水思想也渗透其中,以“龟”为意象的城市布局,既含固若金汤之意,又寄长治久安之愿。

 - END -

文丨章鱼

图编 | Geethan

设计丨Q年

地图编辑 | Paprika

封图摄影| 斩风


参考资料

胡小伟《看平遥晋商如何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