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野生动物,大家首先会想到什么呢?是非洲稀树草原上追逐着羚羊的狮子,还是澳大利亚草原上蹦蹦跳跳的袋鼠?是四川竹林里抱着竹子大快朵颐的熊猫,还是西藏雪域高原上如王者般的雪豹?这些都是。但其实,野生动物距离我们并不遥远,在我们所居住的城市里,处处都有它们的身影。
遍布全球的小老鼠
在人类成长的历史上,老鼠早早就陪伴着人类一起生活了。绝大部分老鼠生活在田野里或农田中,但偏偏有2种老鼠在城市最常见,它们就是褐家鼠和小家鼠(屋顶鼠也是三大家鼠之一,但主要分布于较温暖地区,分布较窄)。虽然名字里都有“家”字,可却是地地道道的野生动物。
褐家鼠和小家鼠游走于家野之间,随着人类的脚步遍布到世界各地。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主要得益于它们惊人的繁殖力——孕期短(21天)、成熟快(1~3个月)、产仔多(一胎超过10只)……可以说,所到之处遍地开花,肆意横行。另外,它们还特别能做到“随遇而安”,各种管道、垃圾处理场、地下排水系统、地上水系与公园湿地……到处都可以成为它们的安乐窝。因此,世界各大都市都饱受鼠患侵扰……虽然老鼠猖狂,但是在城市里人类也有很多“帮手”,在暗地里帮助着我们。以鼠为食的夜行侠有如此众多的老鼠,天敌哪能放过机会?猫头鹰就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代表。猫头鹰是鸮形目鸟类的俗称,它们在晚上活动、捕食、求偶,长耳鸮是城市中常见的一种猫头鹰。它们夏季生活在东北地区,秋冬季则南迁到北京、河北以南的广大地区越冬。长耳鸮特别喜欢在古柏林里安居,在北京的天坛、国子监,保定的直隶总督府,上海的崇明岛,江苏的盐城等许多地方都有它们的身影。长耳鸮没有牙齿,无法咀嚼,只能将捕获的猎物整只吞下,对于无法消化的毛发和骨骼,会“打包”形成食团,从口中吐出。因此,科学家经常在长耳鸮栖息的树下拾取食团,分析其中的动物骨骼,来获取它们的食谱信息。分析发现,长耳鸮的食团中有蝙蝠、鼠类、鸟类等;在不同地区、城郊和城区间,食团内的食物组成也有所不同,鼠类的比例最高可达98%以上,褐家鼠和小家鼠往往是它们的主食。
除了猫头鹰,黄鼬的身影在城市里似乎也越来越多,黄鼬俗称黄鼠狼,民间把它称作“黄大仙儿”。我们常说“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足以说明人们对它们的熟悉。其实,吃鸡真的只是黄鼠狼冬春缺粮时的无奈之举,它们真正的主食是老鼠。黄鼠狼对栖息地的要求不高,草垛、墓地、树洞、洞穴、乱石堆都可以做窝,也吃刺猬、雀等小型鸟兽,这让它们在城市及周边也可以逍遥自在的生活。夜晚,如果你看到地上有一道黄光一闪而过,那八成就是一只黄鼠狼在捕猎呢!一字之差?待遇不同老鼠如此令人讨厌,但同为啮齿动物的松鼠却广受人们的喜爱。人们在城市中常见到的有岩松鼠、赤腹松鼠、欧亚红松鼠、隐纹花松鼠(花栗鼠),等等。
城市里的松鼠过得逍遥自在
松鼠具有储存食物过冬的习性。在夏末至秋季,它们忙忙碌碌的到处寻找种子,或储存到巢穴,或者埋起来,以备冬季所需。它们也有记性差的时候,那样的话,种子就发出芽来,长成树苗。因此,说它们是植树造林的能手,一点都不为过呢!在野外,松鼠们还会图省事而“偷盗”同类埋藏的食物,有时还会为了一颗松果而大打出手,你死我活。而在城市里,生活却简单得多:它们跳进垃圾桶,寻找游人吃剩的各种美食;公园里无人问津的坚果,也随它们自由采摘。它们吃喝不愁,过得很是逍遥。动物虽可爱,也要有距离
尽管这些野生动物有的很惹人爱,但由于野生动物接触的环境复杂,因此它们往往是寄生虫、细菌和病毒的“集中营”,比如:老鼠身上有跳蚤、蜱螨,会传播鼠疫、出血热等50多种人畜共患病;刺猬身上带有蜱虫,会传播森林脑炎;鸟类携带各种禽流感病毒;蝙蝠虽然小,却是百余种病毒的天然宿主……因此,当我们看到野生动物时,请尽量与它们保持距离,不要随意触摸,更不要将它们作为美味佳肴。
我们能做的只有一点,那就是: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不要随意捕杀、食用野生动物,与它们和平共处。这既是在保护自然的和谐与平衡,同时更是在保护我们自己,让我们远离未知疾病的侵害,保护人类社会的稳定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