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某一天,我们一群人到了某个古镇溜达,在横扫了古镇的美食之后,我们总结出了一个结论——
这里从驴火到米线到肉夹馍,从街头小吃到星级饭店,基本家家户户都整了块匾,记录着美食背后的传说故事,实在没匾也得印在包装袋上,生怕你看不着。
但实际上,这也不是古镇的特例,随便走进一家餐馆,吃上一种小吃,都可能会遇上一两个传说故事。
你说,没有传说的美食,真的吃起来就没这么香吗?
中国人,在赋予食物以“文化”这件事上的执著,真的是日月可鉴。
比起“这是用花椒大料小茴香等十三种香料烧制而成的新鲜猪五花”,我们总是更容易接受“这是那个写‘明月几时有’的苏东坡发明的红烧肉”;相较“尝尝这碗豆浆煮大米”,我们更乐意说“来,喝一勺宋美龄女士最喜欢的养颜粥”。
对于一种食物的打开方式,先讲故事后说理,好像已经变成了一个合格吃货的生存技能之一。
当然,判断这些街头巷尾的美食传说是真是假,也变成了一个民间美食家的必修科目。
这其中,有三观板正不跑偏的正剧演义↓
△@苏老猫之灵魂冒险者:西南一带的美食传说多跟永历帝有关,可能是因为去过那边的皇帝不多。
有“吃其肉寝其皮”的传说级惊悚大片↓
△苏妲己割片沾蒜泥,先不说吃不吃得进去,这可能是最惊悚的美食传说了
有因“吃鸡”喜结连理的爱情故事↓
△@马伯庸:我没太明白……蜈蚣精作祟,吕洞宾告诉你们鸡能克制蜈蚣,你们怎么就理解成把鸡给吃了啊!鸡都熟了,蜈蚣精还怕什么啊!
总而言之,关于讲(捏)述(造)美食传说一事,大致有三大基本法:名人落难法,名人打仗法,名人灵机一动法。
马伯庸曾在自己的微博上做过一个集思广益的tag,专门用来收集天南海北的美食传说。
据他考证,美食传说中有四大流量,分别是:一直贫穷朱元璋、计上心来诸葛亮、一直西逃的慈禧和永远迷路在江南的乾隆。
与朱元璋有关的故事,大多是说他年轻时穷困潦倒,然后在某个快饿死的时候,机缘巧合吃到一个什么东西,救了命,直到当了皇帝都念念不忘。
△我说你这位御厨可长点心吧,珍珠翡翠加白玉熬成的汤那是人喝的吗?
相比而言,诸葛亮的套路高级了不少。
在中国美食传说宇宙里,诸葛孔明是一个发明家。与他相关的美食故事,大多是旁人做饭or打仗or随便什么时候搞砸了一个东西,然后天才卧龙灵机一动,计上心来,大手一挥,扭转乾坤……至此,一个名贯古今的绝妙菜色就产生了。
比之先贤,慈禧在美食传说里的待遇一般不怎么样,这个年近七旬的老太,连吃口东西都总是在仓皇逃窜的路上。
虽然各位英雄好汉的美食传说都很长于文体两开花,但论起数量和深入人心的程度,明显还是乾隆爷更胜一筹。
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国,可能有80%的美食传说,提到了爱新觉罗氏·弘历。
与乾隆相关的美食多达上百种,其中大部分与他在江南迷路有关。而这些迷路的故事中,大部分与他误入人家,和适时递上乡间美味的漂亮姑娘或老叟有关。
△据马亲王统计,乾隆在江南可能迷了五十多次路
△让我们恭喜乾隆爷,获得了“美食传说奖·流量大比拼”的最终胜利
看了一下这个数字,觉得皇上真的还挺忙的。
前朝需要治国理政,后宫需要雨露均沾,闲来无事还得微服私访,就连为数不多的业余时间,看上去也用来上演“舌尖上的中国”了。
可能是因为被吐槽多了,近些年来,“四大流量”纷纷有过气的趋势。
所谓“小众才是大众”“独特才是高贵”,广大人民群众在浩如烟海的民间典籍里,仔细挑选出了属于新时代的小众美食代言人。
不光如此,连国外友人都纷纷惨遭“毒手”。
果然,在全球一体化的年代,“优秀文化”是无国界的。
就像爱因斯坦的小板凳、华盛顿的樱桃树与牛顿的苹果一样,听起来靠谱的传说不一定是真的,但妖艳浮夸的也不一定全是假的。
比如被广大文摘杂志所热爱的,关于德芙巧克力的凄美爱情故事,相信很多人都被那个随着热巧克力融化的“DO YOU LOVE ME?”感动过。
可惜,现实是残酷的。
在1919年,卢森堡和比利时之间并没有产生过政治联姻,而卢森堡王室也并没有一个名叫芭莎的公主。故事中卢森堡遇到的那场政治危机,最后是通过全民公决解决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听起来多靠谱的故事,它有时候都只是个故事。
那有没有与之相反的例子呢?还真有。
1956年,毛主席到西郊机场送行印尼总统苏加诺后,随车返城,途中突然觉得肚子饿。同行的彭德怀元帅提议,一起去新街口的西安食堂(现西安饭庄)吃羊肉泡馍。
据当事的老师傅回忆,他们来后,饭店经理给公司去了电话,公司表示,为安全起见,准备让饭店停业。但领导人们表示,不要影响群众吃饭,所有这些措施都没有实施。至此,新街口的老西安饭庄,变成了毛主席在北京期间,唯一吃过的一家民间饭馆。
这个故事后来加了些演绎成分,变成电影《开国大典》中的一场戏,印象中,好像还上过九十年代的小学语文课本。
△20世纪50年代初的北京没有一家西北风味的饭馆,当时在很多同志的提议和支持下,才有了北京清真西安食堂。现在去还能看见墙上挂着反映史实的油画,以及题字上熟悉的人名落款。
可能有人注意过,三鲜伊面的包装袋上,竟然也有美食传说。
△来源:微博
对此,如果你的第一反应是——骗子,竟然是个清朝的故事,说好的安藤百福呢?!
这种时候,即便愤怒也请不要折磨面饼并把它扔回货架,不道德是一方面,最重要的原因是:你错了,这个故事大概率是!真!的!
我国学者普遍认为,伊面的故事与清代书法家伊秉绶有关。
△伊秉绶(1754~1815),福建宁化人,曾经先后担任过惠州知府和扬州知府(总之当了一辈子大官)
伊面又称伊府面,关于伊府面来源,有很多人做过考据。比如曾参与过新文化运动的学者洪为法,在《扬州续梦·扬州面点》一文中说:“在昔伊秉绶曾任扬州知府,伊府面即其所创。”
珍妃的堂侄孙,民俗学者唐鲁孙在《说东道西·扬州炒饭伊府面》里写道:伊秉绶是福建汀州人,做过惠州和扬州知府,有一位麦厨子与他很相得,随他转任到扬州时,他们一起研究出了这种伊府面,简称“伊面”。直到现在,广州和福建的一些地区,还保留着在寿宴上吃“秉绶面”的习俗。
至于日清的董事长安藤百福,他本是台湾人,叫吴百福。由于他的第一款方便面跟伊府面一样是用油炸来进行脱水,所以至今依然有很多人认为,现代方便面的原型,便是伊秉绶所创的伊面,一些品牌还在商品名称上保留了伊面的叫法。
除了严谨的考据党之外,还有一种美食传说拥有着另类的真实。
△@核彈几維:我见过最真实的美食传说
不得不说,比之请出各种历史名人来给自己站台,像这样散发着一种迷之真诚质(好)朴(笑)气息的都市美食传说,好像也不赖啊?
国人真的很喜欢讲“古”。
放眼全球,论起吃这件事,能把食物归于“美食文化”的国度也寥寥无几。喝口酒,要谈两句“中外酒文化”;吃口菜,当然也得讲几个配得上身份的故事。
毕竟,在现代模块化的生产过程中,无论是食材还是配方,大多数都丧失了一种神秘感。
而“神秘感”,恰恰是诱惑力的来源。
现阶段,就连乘着资本东风,拿着融资开连锁店卖煎饼果子的,都要给你讲一个小镇青年利用互联网+的风口,从几平米门脸开始艰苦创业的故事,更别提那些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路边小吃了。
在大家长得都一样,味道都差不多的情况下,怎么才能让自己显得不那么一样呢?答案就是:来,让我给你讲个故事。
△在互联网O2O形态的创业者里,也有人把讲故事作为为品牌赋值,并收获消费者共鸣的有效途径
至于被故事哄吃,还分外买账这件事,可能是源于我们幼年时的记忆。
当三岁的你拒绝吃饭时,你妈妈就会搬出童话故事书,说:
“这是大力水手吃的菠菜。”
“这是白雪公主吃的苹果(?)。”
“这是长发公主心心念念的莴苣。”
…………
这种习惯可能就这样,一代一代地埋在了我们的基因里。
饼都是一样的饼,但一旦卷上了故事,吃到嘴里的滋味,仿佛就复杂了起来。
大部分时候,且不去细究这些美食传说是真是假,只是来到一个地方,吃到一款陌生的食物,听到一个背后的故事,便会让人觉得,手里干巴巴的烧饼,多了一分情怀。
毕竟,当你跟着旅行团,溜达在一条全国各地都没什么区别的小吃一条街上,顶着烈日,拖着沉重的步伐,累到毫无胃口的时候,一张“看起来颇为普通的饼”,和一张“很可能是康熙的儿子乾隆的爸爸嬛嬛家的四爷吃过的饼”,哪个更能慰藉你车马劳顿的心呢?
讲个故事(不负责任版):
据传说,康熙年间,中原连年大旱,朝廷派钦差开仓放粮,却迟迟没有动静。此时,大同府治下拱门乡有一秀才,灾时颇受乡亲照顾。所以他决定,担负着全村的希望,进京告御状。
临行时,因为缺少粮食,乡亲们只好背了不少土豆赠与他路上吃。他犯起了愁:这土豆不好煮,不好携带,煮熟还容易坏,这可怎么办?此时,乡里来了一道士,看他发愁,便献出一计。道士曰:把土豆切成条,用热油炸之,再撒上盐巴,又好携带,又不容易坏,还好吃。秀才大呼妙绝。
但是,这油从哪来呢?道士说:朕给你们把粮油都带来了!秀才大惊,赶紧三呼万岁,乡人这才知道,原来这道士就是微服私访的康熙爷。
后来,秀才进京开了一酒家,专做此类油炸薯条,与夹馍同售。因他出身拱门乡,而该美食又由金銮殿上的天子所创,所以名曰:金拱门。
[1]《美食传说的三种讲法》:马伯庸《看天下》
[2]《也说伊府面》:龚敏迪《新民晚报》2007年4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