泔水牛奶事件,究竟是道德的沦丧,还是社会进步的垫脚石?

1857年,一种神秘的、猖狂的疾病席卷了纽约市,据统计,超过8000名婴儿死于这种疾病。

19世纪的城市本来就危机四伏,伤寒等其他疾病让婴儿的死亡率不断攀升,一时之间,人们都根本没有意识到这种疾病究竟是什么,将死因归咎于伤寒似乎也非常合理。

直到1858年,一名记者调查了这起事件并进行了报道,疾病的缘由才慢慢浮出水面,记者认为婴儿是食用了受污染的牛奶后生病死亡。

这就是有名的“泔水牛奶事件”,不仅刻画了不良商人为了利益万恶的嘴脸,也见证了食品安全法的推进。

牛奶本身是对婴儿是非常有益的食物,为何会造成如此反差的局面?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泔水牛奶事件”的始末。

人口激增导致牛奶供不应求

在19世纪,美国主要的大都市经历了大规模的工业增长,大量的人口涌入,导致人口激增,对食物和服务的需求也不断增长。

城市人口中大多数是中下层阶级,为了谋生,他们住在拥挤的公寓里,无论是卫生条件还是治安条件,都非常糟糕。

为城市的居民准备食物也成为了一项艰难的挑战,尤其是那些嗷嗷待哺的婴儿,他们急需大量的奶制品,然而,从乡下运送牛奶并非易事,因为不能保证牛奶低温保存,非常容易变质。

长此以往,导致牛奶供不应求,当时供需缺口至少在20%以上,牛奶也贵得吓人,下层阶级根本负担不起。

需求激发“奶牛热”,城市开始养奶牛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商人就把牛带进了城市,就近建立了牛奶场。

然而城市中并没有什么“天然牧场”,大部分的牛被随意养在了酿酒厂附近的棚户区,这么做的主要原因是:就地取材,利用酿酒厂的谷物废料喂养奶牛。

一方面能节约喂养成本,另一方面酿酒厂的泔水给商人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利益。

泔水本身是由沸腾的液体和废弃的谷物组成,一开始,奶牛并不喜欢这种食物,然而饥肠辘辘的时候,也是不得不的选择。

奶牛每天要吃30多加仑的泔水,由于泔水对奶牛没有营养价值,直接导致牛奶品质差很多,唯一的“好处”是产量比其他食草的奶牛高。

长此以往,奶牛的健康状况也出现了问题。

在酿酒厂建的房子里,奶牛的生活环境既拥挤又不干净,生活在自己的污秽之中,身上爬满了虫子,身体也不健康,许多牛因为营养不良而变得很虚弱,有的牙齿和尾巴脱落,而且经常生疮。

不良商人惊人的操作

不健康的牛,产出的牛奶也是不健康的,看起来很稀薄,而且脂肪含量不足,它通常带有一种不自然、略带蓝色的颜色,为了和高品质牛奶一较高下,不良商人开始一顿惊人操作:为了让牛奶看起来厚一点白一点,就在牛奶里添加面粉、淀粉或石膏;为了让牛奶口感好一点,就在牛奶里添加糖浆;为了让人们相信牛奶的品质,将泔水牛奶打上“纯乡村牛奶”的名头销售。

泔水牛奶的大量销售,冲击了市场,让牛奶的价格从高昂到廉价,然而也给婴儿的死亡事件埋下了伏笔。

当时,许多中低阶层家庭买牛奶时没有太多选择,因为这是他们唯一负担得起的牛奶。据估计,大部分城市消费的牛奶中有50%—80%是泔水牛奶。

最后

事件发生近10年后,“泔水牛奶”才被禁止销售,此事件引起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

泔水牛奶丑闻促使官员们加强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开始雇佣牛奶检查员,在1906年通过了食品和药品法案。

从1858年被媒体披露,到1906年的法案通过,花了将近10年的时间,“泔水牛奶”事件才告一段落。

19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路易·巴斯德的巴氏消毒开始普及,建立的巴氏灭菌工厂,促进了城市价格合理、无菌的牛奶的销售。

总的来说,这个事件能说明两个问题,一个是总有人,为了利益可以不择手段到令人发指的地步;另一个是社会的进步总是在不断摸索中前进,如今的文明是慢慢积累而成的,不是一蹴而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