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三世纪,日本曾险遭侵略,入侵者是来自欧亚大陆的蒙古帝国。历经两次蒙古人入侵,日本总算击退了蒙古大军。为何世界上最强大的蒙古军入侵日本时,会以失败收场?
许多历史学家分析蒙古人的入侵,都得到一致的结论:“蒙古军的船队因遭遇暴风雨袭击而毁灭。”暴风雨这个气象因素是最直接的原因。气象非人文社会的领域,因此不会有争议。那么,为何蒙古军会如此容易被暴风雨击溃呢?很少人会这么问。当我们仔细观察战场的地形,就可以轻易地解开这个问题。
动弹不得的蒙古军
在文永之役(一二七四年)、弘安之役(一二八一年)两次蒙古军来袭的战役中,白天里蒙古军上岸和日本军对战,到了夜晚则回到船上夜宿。正因为如此,当暴风雨来袭时,士兵便随着船一起葬身海底。这件事成了致命伤,蒙古军也就吃了败仗。
《逆.日本史》的作者、已故的历史学家樋口清之先生认为,蒙古军败退的理由是“黑斑蚊”。换句话说,干燥的欧亚大陆上没有黑斑蚊。初次遭遇黑斑蚊的蒙古军因不堪其扰,于是睡在船上。“勇猛的蒙古军却对黑斑蚊毫无抵抗之力。”这可说是一个充满樋口老师幽默感的解释。
蒙古军拥有的压倒性强悍,来自纵横大地的骑兵团和牛车队,但蒙古军所依赖的牛马动力在日本却无法发挥作用。负责将士兵和物资运往战场前线的牛车队,以及突入敌阵的骑兵团都因而瘫痪。能让牛车队和骑兵团一展长才的是无尽的大地。日本列岛上有这样的大地吗?日本没有蒙古军的牛车群行军的干燥大地。日本只有满是泥泞的土地。
布满泥土和草地的国土
日本列岛也有平地。但过去那些平地都沉在海底或湖底下。日本列岛布满群山、地质相当脆弱,每逢降雨,倾斜的部分便会坍方,砂土随之流进河川之中。在河川搬运下,砂土在河口和洼地堆积,逐渐形成冲积平原。冲积平原的排水不佳,只要一下雨,便会变成泥泞的土质。
日本位处降雨旺盛的季风气候,平地几乎是排水不佳的湿地。蒙古军朝福冈进攻,随即被困在福冈这块排水不佳的泥巴地当中。素以牛马突击闻名的蒙古军,在此刻成了缩头乌龟。
福冈其实也有干燥的土地,但那是起伏剧烈的山丘地带。此外,山丘上的森林“绿意”茂盛。生活在草原和沙漠中的蒙古军不曾体验这种“绿意”。蓊郁的“绿意”成为蒙古军进军的障碍。日本武士的战法是,躲在山林的暗处,趁著敌人大意时,从树林里偷袭。袭击后如蚂蚁般穿梭于泥泞的农间小径中。
失去牛马动力后,手足无措的蒙古大军也只能睡在船上。这就是根据日本的气候和地形所描述蒙古军败退的说法。不仅蒙古军,连日本人自己也放弃陆路、改走水路,理由也是“泥质”土地。
东海道是条海路
在江户时代,幕府制定了一条连结江户和京都的东海道。从品川到大津,沿途经过五十三个宿场。宿场是为了参勤交代的大名而设立的,里面设有大名入住的本阵,也有大名准备人员和马匹的问屋场。随着道路和宿场设备的完善,庶民也开始利用东海道,东海道便逐渐成为江户文化交流的动脉。
东海道是供人行走、不适合牛马奔驰的道路。它的路径规划也不是两个目的地之间最短的直线距离,而是设在降雨后不易淹水、蜿蜒的微高地形上。在这条东海道上,有两个宿场是由海路连结,地点位于第四十一站的“宫”与第四十二站的“桑名”之间。从热田神宫所在的“宫”到“桑名”,大约七里(约二十八公里)的航程,因此这条路也被称为“七里渡”。
那么,为何江户幕府不选择从名古屋出发,行经关原、琵琶湖的路线,却设定从“宫”到“桑名”之间的海路呢?关于这个问题,出现许多理由,例如:为了让御三家的名古屋尾张藩绕远路、因为前往热田和伊势神宫比较方便……。虽然无法以政治和社会的角度来考察上述选择海路的原因,但能以地形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选择海路的理由,是因为无法越过泥泞的浓尾平原。
泥泞的浓尾平原
木曾川、长良川、揖斐川汇集了中部山岳地带的雨水,一同流入浓尾地区。一六一○年,入主名古屋城的德川义直在木曾川展开一项工程──将木曾川东侧,也就是左岸四十八公里的堤防,盖得比右岸来得高,后来被称为守护尾张地区的“围堤”。
横跨美浓和尾张的浓尾地区,是排水机能不佳的木曾川冲积平原。即使在浓尾平原上完成了守护美浓、尾张地区的围堤,但仍有许多不足之处。木曾川的洪水在围堤的西侧依旧泛滥,每当大雨来袭时,泛滥的河水就会改变河道。在河水泛滥处因无法排水,淤积后就会形成大规模的湿地。图④是明治时期以前木曾川改道的地图。
要越过这片泥泞的浓尾平原十分困难。因此,东海道理所当然要避开这一带,而选定“宫”到“桑名”的海路路线。即使是日本人,都对这种泥泞的平原束手无策。就连最重要的干道东海道也只能放弃陆路,改走海路。
蒙古军不可能自由驰骋在日本的泥泞土地上。就是这泥泞的土壤将蒙古军赶回海上,拯救了日本。
八世纪前处于同一阵线的日本和越南
过去越南和蒙古帝国陆路相连,也在1250年代遭受蒙古军的侵略。在日本发生文永之役和弘安之役期间,越南和蒙古野正展开第二次战争。越南人勇敢地以游击战对抗,继第一次战争后,第二次战争也顺利击退蒙古军。
一二八八年,在第三次战争的白藤江之役中,越南取得决定性胜利。当时的蒙古军为了补给陆路的军队,派遣了巨大的船队前往白藤江。在干潮时,越南的英雄、指挥官陈兴堂前往河口一带,在河底打上了数支木桩,并在满潮时诱导蒙古军的巨大船队进入河口地区。
满潮时因为水位较深,船只得以进入。但等到干潮时,蒙古的船队则被卡在事先设好的木桩上,动弹不得。一待时机成熟,越南军便展开游击战,烧毁巨大船队,彻底击退了蒙古军。这次的战果让越南人打从心底感到荣耀。在越南的博物馆中,也骄傲地展示著这场战争的相关绘画及当时遗留下的木桩。
然而,对这场战争有一点不明白,那就是“满潮时将巨大的船队引进河口,等到干潮时再令其动弹不得”。对于是否真的能如此顺利地将巨大的船队引进河口这件事感到疑问。
不过,这个推理其实不难。因为有一群自由往来于中国东海上的民族。蒙古拥有强力的骑兵团,但对海上一无所知,必须要从朝鲜半岛和对马诸岛征召船队和船员。那群人生活在东中国海上。当时朝鲜半岛沿岸、对马和九州北部沿岸、冲绳诸岛、越南沿岸之间的海洋是没有国界的。住在朝鲜半岛沿岸和对马诸岛的人看到自己的海洋伙伴惨遭蒙古人蹂躏,便决定出手营救。
于是,住在东中国海沿岸的人们秘密地准备向蒙古人反击。他们控制蒙古船队,顺利地将船队引进满潮的白藤江之中,让船队在干潮时动弹不得。这就是白藤江之役的过程。在白藤江之役吃下败仗后,蒙古军不得不放弃对越南发动进攻及第三次的日本远征。十三世纪的日本和越南,借由海洋组成了共同战线,艰苦地从世界最强的蒙古军手中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