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代是个关键分水岭。
1971年,尼克松总统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此后,全球进入浮动汇率和信用货币时代。浮动汇率诱发的套利空间,极大地推动了全球投资银行的发展,期货、期权、信托等金融衍生品不断地扩张。这意味着,以金融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开始在纽约湾区兴起。
1970年代,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爆发,微软、苹果等科技公司相继成立,并快速发展。这意味着,以信息产业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开始在旧金山湾区兴起。
从1973到1982年,美国经历了十年左右的滞胀危机,经济遭遇重创。但是,在里根总统和美联储主席沃尔克的强势改革的推动下,美国走出了滞胀泥潭,接着全球化浪潮重构了一个国际新秩序——“里根大循环”(索罗斯定义)。
然而,这是一个畸形、失衡的全球化秩序。在这个大循环中,凭借强美元的优势,纽约金融蓬勃发展,又因弱出口、高赤字,传统“五大湖区”的制造业日渐凋零。此后,美国的城市化进程,出现“铁锈地带”芳草萋萋与华尔街纸醉金迷的两极分化。纽约越来越膨胀,并形成纽约湾区,而“世界钢都”匹茨堡、“汽车之城”底特律则沦为空城。
在美国西海岸,风险资本与科技企业天然契合,硅谷插上金融资本的翅膀翱翔于旧金山湾区上空。
1970年代开始,焦炭之城衰落,金融城、科技城、现代服务城以及大都市圈崛起。
随着传统工厂衰落和现代服务业兴起,轨道公共交通快速发展,越来越多人往大城市周边迁移,纽约、洛杉矶、芝加哥周边形成一个个卫星城,最后构成了一个个大都市圈,最为顶级及规模宏大是纽约湾区和旧金山湾区。
大都市圈成为了美国城市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大都市区生活,成为全美社会的主体。
1920年,美国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1930年,美国一半人口居住在距离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地区内。到1990年,美国80%的人口(超过2亿)居住在268个大都市圈。其中,人口百万以上的大型大都市区发展尤其快,到1990年时,已经有1.3亿以上人口居住在40个大型大都市区,占全美总人口的五成以上。
根据2010年美国的人口普查结果,美国人口排名靠前的十大“大都会地区”有:纽约-北新泽西-长岛(1890万人)、洛杉矶-长堤-圣塔安纳(1283万人)、芝加哥-约列特-纳珀维尔(946万人)、达拉斯-沃斯堡-阿灵顿(637万人)、费城-卡姆顿-威尔明顿(597万人)、休斯敦-糖城-贝敦(595万人)、华盛顿-阿灵顿-洛克维尔(558万人)、迈阿密-劳德代尔堡-庞帕诺海滩(556万人)、亚特兰大-沙泉-马里塔(527万人)、波士顿-剑桥-昆西(455万人)。
在大都市圈,纽约、芝加哥、洛杉矶等国际性都市中心,金融产业、科技产业、现代服务业及商业,逐渐替代了原有的工厂和仓库。大量经理人、交易员、工程师、医生、律师、教师、研究员等进入城市高楼办公。
同时,大都市的公共环境、公共福利及配套水平到得大幅度的提升,生活、购物、上班、休闲、旅游都极为便利,时间成为了人才最大的成本,富豪及高级白领逐渐从郊野大HOUSE迁回到城市中心。
新兴产业入主城市,人才重回都市中心,助推房价大幅度上涨。从1970年代到2007年次贷危机之前,美国楼市经历了史诗级的大牛市。持续上涨的房价和租金,逐渐把蓝领工人和低收入者逼出了城市中心。当年,很多穷人在郊区买不起房子只能租住在市中心,如今这群人又因没有足够的钱在市中心居住而被迫搬到郊区。
此时,城市竞争已经由原来的人口规模,进入到了人力资本的时代。城市经济增长不依赖于数量型,而是效率型和知识密集型。人口多寡不再是城市竞争力的核心,取而代之的是人口素质。
文 | 智本社
智本社 |一个听硬课、读硬书、看硬文的硬核学习社。微信搜索「智本社」(ID:zhibenshe0-1),学习更多深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