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类全部都是智人的后代,换句话说我们和智人依然是同一个物种,如果一个智人来到现代社会,你可能找不出有本质上的差别,从智人开始算起人类有差不多25万年的历史,这个时间对于地球的寿命来说就是弹指一挥间。对于大部分的物种来说都是特别短的,恐龙大家族在地球上发展繁衍了1.6亿年,当然我们希望比恐龙的历史更漫长。
人类的出现很幸运
地球是太阳系内一颗普通不过的行星,八大行星之一,四颗岩质行星之一,和太阳的平均距离保持在1.5亿公里,正是这不远不近的距离,才让地球上发展出生命,生命不断的演化三十多亿年过去了,地球上目前已经存在数百万个物种。而人类的出现实际上纯属于一种巧合,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10公里的小行星,高速撞击到地球表面,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上形成了一个直径180公里,深900米的巨大陨石坑。
惊天动地的撞击以及后续的影响,导致了当时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物种灭绝,其中就包括呆头呆脑的恐龙,当然部分恐龙生存下来苟延残喘,最终变成了今天你桌子上的炸鸡。而恐龙的灭绝给了哺乳动物发展的空间和资源,某种意义上来说恐龙的灭绝成全了人类。由此可见我们还有点小幸运。
当然成全地球生命的主要还是因为太阳的馈赠,地球上所有生命的能量来源全部都是太阳,同时因为地球处在宜居带中心,适宜的阳光照射保持着地球上合适的温度环境,以及稳定的液态水,这些都是生命发展的基本条件。可以说人类的出现真的很幸运,希望可以一直延续下去。
人类文明可能面临的威胁
人类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主要还是因为我们是智慧文明,有着聪明的大脑,在最近200多年间技术与科学理论都得到了质的提升和完善。大约400多年前伽利略第一次把望远镜指向天空,至此开始了真正的太空之旅,大约半个多世纪以前,人类发射人造卫星、各大行星的探测器、载人登陆月球,以及发生星际探测器,一切都欣欣向荣的发展着。
但是2020这四分之一的开年大剧,给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森林大火、东非蝗灾、全球疫情、气候变化等等都让我们始料未及,这也给人类敲响了警钟,有的时候面对自然灾害人类是很脆弱的。
在这里主要提及一下气候的变化,即使有数百万个物种在地球上生存繁衍,但是地球依然可以发展得很好,一切是欣欣向荣,但就是因为有人类这个物种的存在,施加的一些影响和破坏力,竟然让地球无力招架了,超过了可以自愈的极限。化石能源的过分依赖,工业的快速发展,释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温上升。
在今年的2月份就在年纪测的了20.75摄氏度的高温,这也是人类有史以来在南极记录的最高温度,而同时在北极NASA科学家发现了200多万个甲烷热点,这意味着在源源不断的向大气中释放着甲烷。甲烷是一种更加强的温室气体,也就是说恶性循环显现了。除此之外战争、疾病、自然灾害等等都在威胁着地球生物,当然主要是人类。
地球寿命的限制
其实我们可以看一下地球的寿命到底是由什么所限制的,首先地球是一颗岩质天体,本身来说并不存在寿命,因为一块石头上哪里有寿命。但是地球对于生物来说就是有寿命的,因为当地球不在具备生物生存的条件,那么其实也就是像金星和火星等,没有生命存在的荒芜星球。
可以说地球的寿命主要取决于太阳,太阳作为一颗黄矮星是有寿命的。恒星是宇宙中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一类天体,它们主要是由氢和氦构成,当这些元素不断的聚集达到一定程度,那么内核处就会发生核聚变。例如太阳每秒钟就会有6亿吨的氢发生核聚变,最后形成5.95亿吨的氦,损失的500万吨质量就按照爱因斯坦质能方程转化为能量,以光和热的形式释放出去。
类似太阳质量的恒星寿命大约是100亿年,目前太阳已经“燃烧”了50亿年,因此当太阳走入生命的终点,它会演化成为一颗白矮星,彻底的失去光和热,那么到时候地球上自然是无法支持生命的存在了。其实在太阳进入白矮星之前还会发生氦闪,因为氢核不断的聚变成氦核,当氦的含量达到一定程度、会瞬间发生氦核的聚变,生成碳和氧元素。这个过程会释放出大量的能量,瞬间摧毁四颗岩石星球,以及把四颗气态巨行星推离原轨道。
因此可以说地球的寿命也就是太阳发生氦闪的那一刻,大约四五十亿年之后。如果侥幸逃过氦闪,之后太阳进入红巨星时代,届时太阳的外边缘可以膨胀到火星轨道处,地球会被直接吞进太阳肚子了。
人类未来会如何发展
未来人类如果不考虑天灾和人祸,可以一直生存到太阳“死亡”,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太阳会变得越来越热,从内宜居带回向外移动,未来的某一天火星上可能就变得宜居了,未来完全可以把火星当作移居的行星。
当然在太阳系内寻找家园并非是长久之计,因为只要太阳走入终点,太阳系就会完全的失去生机和能量来源了。寻找新的宜居行星至关重要,目前人类已经发现了数千颗系外行星,但奈何都距离太阳系过远,但是随着人类的发展与进步,未来的科技水平必然可以达到一定高度。甚至科学理论也会有突破,希望有办法打破光速的限制,无论是曲率驱动技术还是寻找虫洞都是可以的。
毕竟发展出了智慧文明,不能像恐龙一样最终葬身在这颗蓝色星球。
文/科学黑洞,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