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会影响我们的记忆。那些带有情绪成分的事件,不论正面或负面,似乎都经常在我们的回忆里留有比较深刻的痕迹。但在很多时候,引起情绪反应的事件本身已经结束了,但我们的情绪仍未回复平静。如果这时发生了一件不会激起情绪反应的事件,那我们对于这个事件的记忆,会受到残存情绪的影响吗?
举个例子吧,假设你今天在路上目睹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车祸,然后惊魂未定的你接着到早餐店去买早餐。日后,“目睹车祸”的记忆可能会很清晰,但接在车祸后面的“买早餐”的记忆呢?买早餐这件事本身不带特别的情绪成分,所以这天的买早餐记忆,是不是会像其他无数个买早餐记忆一样变得模模糊糊,甚至烟消云散呢?或是说因为你这天买早餐前被车祸现场给激起了强烈的情绪反应,所以这个平凡无奇的买早餐记忆也变得清晰无比?
2016年12月的《Nature Neuroscience》刊登的一篇研究的研究结果指出,情绪被激起之后,不单是引发情绪反应的事件能让人记得比较清楚,在那之后发生的事件,虽然没有激起情绪反应,但也能让人印象深刻。而且,即使两件事发生的时间间隔长达9-33分钟,情绪的影响也仍然存在。
在这个实验中,参与者一开始并不知道这是一个与记忆有关的实验。他们的工作就是观看将近200张图片,并且根据每张图片画面复杂的程度给予评分。有一半的图片是会引发情绪反应的,以下称之为“情绪图片”;另一半的图片则不会,以下称为“中性图片”。
有一组参与者先为“情绪图片”评分,休息9分钟之后再为“中性图片”评分。另一组参与者的评分顺序则是相反︰“中性图片”→“情绪图片”。评分结束后六小时,参与者再度被请回实验室进行记忆测验,测验他们是否还记得这些图片。
先看“中性图片”再看“情绪图片”的参与者,他们的“情绪图片”的记忆远比“中性图片”的记忆好。但先看“情绪图片”再看“中性图片”的参与者,他们这两类图片的记忆却一样好。另一方面,情绪反应同时会使皮肤的电阻有所变化,也就是肤电反应(skin conductance response)的变化。
根据肤电反应结果显示,先看“情绪图片”再看“中性图片”的参与者,在观看“中性图片”时,他们的肤电反应延续观看“情绪图片”时的状态,表示他们很有可能仍然处于高昂的情绪状态。不仅如此,杏仁核与大脑其他区域之间的连结状态,也延续到观看“中性图片”时。
总而言之,这个研究告诉我们,情绪不仅能影响情绪事件本身的记忆,其影响甚至能延续到半个小时后的无情绪事件。不知道各位觉得是不是可以好好利用这个特性来帮助学习呢?
参考资料:
Tambini, A., Rimmele, U., Phelps, E. A., & Davachi, L. (2016). Emotional brain states carry over and enhance future memory formation. Nature Neuroscience,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