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国:古代印度、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和古代中国。
但是,除了中国的华夏文明得到了延续之外,其他三个古文明都发生了中断。
导致它们文明发生断层的是古代印欧原始蛮人的入侵,也就是雅利安人。
蛮族在古代社会中扮演的都是破坏者的角色,雅利安人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开启了一段影响了欧亚大陆文明的大迁徙,靠着自己尚武的天性,相继摧毁了古三大文明古国。
之后他们兵锋指向了古代中国,但是在这儿,他们却失败了。
出土的甲骨文曾写道:“妇好率军西出,斩白首两万余”,就是说杀了两万多白人。
可以说,妇好这位商代的王后,古代最早的女英雄对于华夏文明的延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妇好之所以能做出这么大的功勋,除了她本身有着超乎寻常的武力和智慧外,还在于她有一位志同道合的好老公——商王武丁。
商王武丁与雮尘珠的传说
商王武丁最近刷屏很多,原因是在电视剧《鬼吹灯之龙岭迷窟》中,提到过一件神秘的宝物雮尘珠。
这个宝珠又叫凤凰胆,据说是武丁在一座崩塌的山峰中找到的。
因为这颗宝珠外观是沾满了黄金的巨眼玉石,武丁相信这只古玉眼乃黄帝羽化登仙后所留下的,乃天下之主的象征,无比珍贵,遂将其命名为雮尘珠,并铸鼎以为纪念。
武丁在获得雮尘珠之后,不仅平定了四方的叛乱,而且四处开疆扩土,使一度岌岌可危的成汤江山再度稳如磐石,史称武丁中兴。
后来周文王又将这些信息记载入其所写的天书之中,并进一步提出这个神奇的宝珠本出自地母所化的凤凰,乃火中精华所化,乃天地间一等一的极阳之物。
得到它不仅可以使王权永固,还可以脱胎换骨,得道成仙。
周文王之后,几乎所有君王都梦想能够成仙得道,长生不死,永保万年江山,都竭尽全力去破解“雮尘珠”的秘密。
秦末之时,这件神物流落到了滇南,献王就是因为舍不得这件“雮尘珠”,所以才离国而去,准备到山里找个地方,修炼成仙。
茂陵中的只是一枚冒充的影珠,真正的雮尘珠则被献王死后含在嘴中当作了陪葬品。
以上便是原著小说对于“雮尘珠”的设定,主角等人为了解除所中的诅咒,耗费了大量时间与精力苦苦追寻这件宝物,由此引发了种种奇妙的境遇。
那么这样一颗神奇的宝物,究竟在现实中是否存在呢?
在对于商周时代古墓的考古发掘中,确实发现了一种叫做红蚕石的晶石。红蚕石又分为很多种,其中以凤凰眼图形的最为珍贵,故又称为凤凰胆。
不过,既然是在古墓中发现的,那说明这颗宝珠并没有使这些古墓的主人成仙得道,长生不死。
但是成仙得道,长生不死这种事,本来就是人类对于试图超越自然所加诸于自身限制的想象,本不足道。
这里值得讨论的,是据传第一个获得“雮尘珠”的君王武丁,确实中兴了成汤天下,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雮尘珠”真的可以使国家兴盛吗?
可以确定的是,商王武丁确实是一位被古人称为贤君的存在。
《晏子春秋》中将其与汤、太甲、祖乙并称为天下之盛君;左丘明也称当时君王皆不及武丁;孟子则将其称为贤君;司马迁更是认为“武丁修政行德,天下咸驩,殷道复兴。”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先贤在评价一位古代君王之时,大多遵循了以史训世的史家传统。
即通过一位成功的古代君王的作为,来告诉今人为政之道为何。既然如此,他们当然不会认为武丁中兴成汤的功业,是因为得自于一件神秘的宝物。
更何况在这些人之中,还有狗仔队素养满分的太史公司马迁,人家可是连刘邦老妈与蛇交合产子这种重口味桥段也会收纳进《史记》的存在。
如果武丁真的是靠一件神秘的宝物才得以中兴成汤天下,那么他自然没有不将之记录下来的道理。
但是在他关于武丁的记载中,却丝毫没有提到这件事,与其他人一样,提及武丁修德行政,才是其得以中兴成汤的主要原因。
那么,这些先贤屡屡提及的修德行政究竟是指什么呢?
当时的商朝尚且处于部落氏族联合体向中央集权的早期国家转化的阶段,武丁所掌握的王权,其实并不像日后的中国皇帝们那样有力。
氏族首领与祭司们的手中依旧保留着很多权力。
比如说官职的世袭与神权对于王权的干涉等现象都还很明显。
这对于武丁这样一位有雄图大志,试图有一番作为的君王而言,无疑是难以忍受的。
为了集中王权,他先对氏族开刀,改革用人制度,加强商王对官员的任免权,建立任人唯能、任人唯贤的规则,力图改变盘庚所强调的“惟图任旧人共政”的用人模式。
这其实否定了氏族首领们对于官职世袭垄断的情况,大大加强了商王选拔官员的自由度。
然后是改革祭祀制度,在过去,氏族贵族们往往会通过神权来对商王的权力进行制衡,孔子说过:“国之大事,唯祀与戎。”
武丁前期的祭权十分分散,多种非王卜辞都有频繁祭祀祖先的记录,有的甚至祭祀商王的远祖。
针对这种情况,武丁将祭祀权统一收归商王主持,由此剥夺了祭司们通过神权制约王权的手段。
这个意义很大,要知道杨秀清多次借上帝附体,让洪秀全下跪,祭祀权背后的与神沟通的能力,对于糊弄人来说,是很管用的。
这一系列改革让过去与王共治的氏族贵族与祭司们,被武丁暂时压制了,所以武丁才有足够权力来推行更多积极的经济政策与军事政策。
在经济上,武丁继承了盘庚的政策,对于农业生产十分关心。他不仅常常向先祖上帝祈求风调雨顺,更是常亲身省视农业生产的情况。
这一时期的畜牧业也非常发达,根据甲骨文卜辞提到武丁一次祭祀要用1000头牛,这便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武丁时代畜牧业的繁盛程度。
此外,从当时所发掘的青铜器的品质与数量来看,可以看出当时青铜铸造业已经发展成一个相当高的水准。
如果是文明或者帝国玩家的话,有了青铜和畜牧科技,攒了钱和资源,当然是要募兵出去砍人,而武丁估计正是一位文明或者帝国玩家,先进的科学技术与雄厚的经济实力,使他有底气出去大杀四方。
武丁鉴于朔方、土方经常侵扰商朝边地和属国,甚至联合威胁商朝西北边安全,于是采取各个击破之策,多次遣将发兵进攻,又亲自统兵出征,终将朔方、土方征服。
用长达三年时间平定鬼方,发重兵击败羌方,俘获大批羌人充当奴隶。
之后他又统兵南征,深入荆楚之地,击败荆楚军,俘获甚多,还出兵征伐夷方、巴方、蜀及虎方等。
在这一系列军事行动中,武丁的妻子妇好脱颖而出成为一位杰出的军事将领。
这一系列的战争不仅拓展商朝版图和势力范围,促进中原地区与周边部族的经济、文化交流,更使商朝成为西起甘肃,东至海滨,北及大漠,南逾江、汉流域,包含众多部族的泱泱大国。
内部经济发展,外部节节胜利,让武丁时代的文化也异常繁盛,基本上奠定了日后商朝文化的基调。
如我们比较熟知的甲骨文、金文、陶文等商代文字,正是在武丁时代才大规模出现的。
此外在数学,医学方面也有着长足的进步。
数学如十进制,算筹的应用,数学教育等,医学如疾病的认识,治疗手段等都有极明显的例证,反映武丁时期艺术水平则是当时具有代表性的青铜鼎纹饰。
《鬼吹灯之龙谷迷窟》中胖子等人发现的人面青铜方鼎就代表了当时的文艺成就。
不难看出,虽然商王武丁确实有中兴成汤天下的伟大成就,但是这一系列成就与其说来自于雮尘珠的保佑,不如说是因为其所推行的革命性的中央集权政策以及随之而来的一系列文治武功。
果然雄才大略,乃我大中华历代雄主的标配。
当然,雄才与大略要结合好,像商纣王那样有雄才无大略,隋炀帝那样有大略而无雄才,偏偏有一颗不安分的心,最后的结局只能引来一声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