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想,若在未接受麻醉的情况下接受手术,应该没多少人能忍受手术刀划进皮肤的那一刻吧。而当代患者之所以能受惠于手术治疗,麻醉技术是不可缺席的一环。
麻醉简史
古代
事实上,人类很早就有使用麻醉药物的经验,其成分多萃取自罂粟花、曼陀罗花,或是直接让患者大量饮酒。除此之外,人类还想出以电鱼发电、棍棒击晕、箝制血液循环等方式麻醉患者,可想而知,这些麻醉法在达成目的之前,患者可能先经历比疾病还严重的伤害。
说到麻醉,当然不能不提东汉末年的神医华陀,他不只医术高明,更发明了混和各式药材而成的麻醉药 ─“麻沸散”,据说患者服后会丧失知觉,华佗便可顺利执行外科手术。
当丞相曹操听闻民间有此神医,便立即聘为私人医生。曹操一生受头痛所苦,相传华陀曾直言,若服用他独家制成的麻沸散,搭配开颅手术,就可根除疾病。然而,曹操怎会轻易让人动他的脑袋,基于不信任感,没多久便下令处死他,随着华陀的死,麻沸散也因此失传。
直到19世纪,麻醉技术终于出现一道曙光。
近代
近代麻醉技术源于科技进步,科学家陆续合成许多化学物质,例如乙醚、一氧化二氮(俗称笑气),而人们无意间发现吸入上述气体后,会失去知觉。
1846年,美国医师莫顿 (William T.G. Morton) 在患者吸入适量乙醚后,成功地完成手术,隔年,另有医生以氯仿 (chloroform) 为吸入物质,亦成功完成麻醉。而在1868年更有医生合并笑气与氧气让患者吸入,从此“吸入性麻醉”开始受医界重视。
随着技术演进,吸入麻醉气体的方式也从体外进展至体内。1920年,“气管内管麻醉术”诞生了,这是在患者接受麻醉后,从口或鼻置入一条软管至气管,确保麻醉过程呼吸畅通,并持续给予麻醉气体的技术。有了气管内管,医生得以执行更大的手术(如胸腔手术)。
除了吸入式麻醉,人类也在1934年发明“静脉注射麻醉术”,麻醉方法从此有了新的选择。
总归来说,麻醉创造了无痛、无知觉的手术情境,这些肌肉松弛、镇静、失忆、知觉丧失的情况是暂时的。从古至今,人类钻研麻醉方法的目的,无非是减轻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不适感,使患者更有勇气,与医生一同携手对抗疾病。
麻醉的原理
人之所以感到疼痛,原因是遍布全身的神经受到刺激(如撞击、烧烫伤等),这些神经细胞就会传递讯号至大脑,使大脑产生痛觉,大脑随后会将痛觉讯号送回受刺激部位,以便即刻做出反应,避免更严重的伤害。
也就是说,如果讯号到不了大脑,人体便不会产生痛觉,因此,麻醉的原理便在于阻挡神经细胞讯号传递,这种麻醉状况常见于局部麻醉或半身麻醉。
另一方面,既然大脑是产生痛觉的器官,如果降低大脑运作能力,是否就能避免痛觉的出现呢?这也是全身麻醉的运作逻辑,借由吸入或静脉注射麻醉药物,药剂会随着血液进入大脑,抑制脑神经细胞的运作,使患者暂时丧失知觉与意识,达到麻醉目的。
麻醉分类
依据范围的不同,麻醉可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局部麻醉
局部麻醉是阻断特定部位(例如手部、脚部)的电流,避免痛觉讯号传至脑部的麻醉方式。依据治疗部位不同,医生会于该部位神经注射麻醉药,药物会使带负电的粒子流入神经细胞,形成一道屏障,产生阻断现象。
半身麻醉
半身麻醉的原理同为阻断讯号电流,但其作用范围是下半身,若有剖腹产、髋关节手术、前列腺手术等需求,医生就会位患者施行半身麻醉。
在执行方面,麻醉医生会为患者装设生命监测仪器(心电图、血压计、血氧计等),并在患者脊椎间入针,将药物注射至脊髓液中,针头并不会穿刺脊椎骨及脊髓,药物会作用于腰椎脊髓神经(掌管下半身知觉),因而使下半身出现麻醉效果。
全身麻醉
全身麻醉主要用于重大手术,例如开胸手术、开腹手术,透过吸入及静脉注射麻醉药物,患者的部分脑部运作会受到抑制,产生暂时失去知觉与意识的结果。此外,全身麻醉的患者一样需装设生命监测仪器。
全身麻醉会有肌肉松弛现象,影响正常呼吸,因此当麻醉效果发生后,麻醉医生还会为患者执行气管插管(装设气管内管),确保呼吸畅通,并持续给予麻醉气体。
麻醉的前置作业
由于麻醉牵涉面向广,既要患者在无痛、无知觉的情况下接受手术,也要避免过量的麻醉药物造成伤害(例如头晕、恶心、呕吐等),麻醉可说是一项复杂的任务。
在实际中,局部麻醉在询问病史与个人资料后,即可在病房内执行,但是半身麻醉与全身麻醉需进入手术室,并有一系列前置作业:
术前禁食与停药
执行麻醉前,麻醉医生会要求患者禁食,时间点通常是手术前一天半夜12点起,目的是避免麻醉时胃中仍有食物,发生潜在的胃食道逆流风险。
正常情况下,人体会有咳嗽的反射动作,设法将逆流的食物咳出,但在麻醉生效时,这项反射动作会消失,因此食物可能流入气管,导致窒息或感染现象。
另外,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危险状况,麻醉医生会视情况,要求患者在麻醉与手术前停止服用某些药物,举例如下:
抗凝血药,避免手术时的出血现象
口服降血糖药,避免全身麻醉时的代谢性酸中毒现象
抗忧郁药物,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monoamine oxidase inhibitor, MAOI)
高血压药物,如乙型交感神经阻断剂 (beta blocker)
询问个人资料与病史
为了确认麻醉方式与用药,麻醉医生在手术前会先向患者询问个人资料、开刀部位、病史等资讯。此外,麻醉医生也会向患者与家属说明麻醉流程、潜在风险,并签署同意书,除了让患者明白接下来会面临的状况,也可减少医疗纠纷。
麻醉前给药
在这个阶段,麻醉医生会依患者情况给药(例如 midazolam),帮助患者消除紧张感,或是协助放松,待患者情绪平稳后,麻醉才正式开始。
一般来说,半身麻醉在服用麻醉前药物后,便会接受注射,接着失去知觉,全身麻醉除了知觉外,意识也会暂时地丧失,为了完成全身麻醉,麻醉医生还有两个步骤要走。
全身麻醉阶段
麻醉诱导
在麻醉诱导阶段,麻醉医生会先为患者提供氧气,让患者在插管前仍有足够的氧气供给,同时将麻醉药以静脉注射方式,注射至患者体内,患者将在数分钟内失去知觉与意识。
当患者进入麻醉状态,就可进行手术。
麻醉维持
进入麻醉状态后,由于肌肉松弛缘故,患者将无法自行呼吸,因此麻醉医生还会执行气管插管,为患者畅通呼吸道。
虽然患者已进入麻醉状态,但麻醉诱导阶段的药效只能维持一段时间,因此在手术过程中须不断给予麻醉药物,以维持麻醉深度,通常以药物注射,或以气体方式,从气管内管送至患者体内,直至手术结束。
麻醉后的恢复与副作用
手术后,患者会被送至恢复室做进一步的观察,待患者恢复知觉、意识后,才会转送病房休养。
不过,麻醉药物仍有可能造成某些副作用,患者苏醒后,可能会经历恶心、呕吐或喉咙疼痛,这些症状大约持续一天后会消失。部分患者可能会感到伤口疼痛,医生会视情况给予止痛药,协助患者复原。
严重副作用─恶性高热
恶性高热 (malignant hyperthermia, MH) 是麻醉药物的严重副作用,诱发物主要为全身麻醉时的吸入性麻醉药,发生率约十万分之一,男女比约2:1。
出现恶性高热时,患者会有肌肉收缩现象,并消耗过多氧气,造成体温上升、体内二氧化碳增加,进而造成心律不整、多重器官衰竭,严重时可能死亡。
但是,恶性高热是可早期发现及治疗的症状,目前的治疗药物为 dantrolene,且麻醉医生会全程监控麻醉前后患者的生理状况,故不必过度担心。
麻醉药物种类
吸入式药物
吸入式麻醉药主要用于全身麻醉,常见药物有 halothane、isoflurane、enflurane、desflurane、sevoflurane 等。
静脉注射药物
依照麻醉范围不同,使用的药物也有不同,以局部麻醉来说,常见药物为 lidocaine;半身麻醉的常见麻醉药则是 fentanyl、morphine 等。
全身麻醉方面,常用药物为 fentanyl 及 propofol,其中 fentanyl 具有减轻疼痛的功能,而 propofol 则会作用于脑部细胞,与GABA受体结合,使带负电的粒子进入细胞,阻断讯号电流传递,进而使大脑运作趋缓,产生丧失意识与知觉的效果。
麻醉的风险
近代麻醉术发展至今,已有无数患者受益于无痛、无知觉的手术过程,但麻醉仍有其风险,根据美国麻醉医学会资料,依照患者身体健康状况,麻醉风险可分为五级。麻醉前,医生会请患者或家属阅读风险说明,并且评估患者分级。
第一级
身体状况正常、健康,手术前后死亡率0.06~0.08%。
第二级
有轻微的全身性疾病但无功能上的障碍,手术前后死亡率0.27~0.4%。
第三级
有中度至重度的全身性疾病且造成部分的功能障碍,手术前后死亡率1.8~4.3%。
第四级
有重度的全身性疾病,具有相当的功能障碍且时常危及生命,手术前后死亡率7.8~23%。
第五级
濒危状态,不管有无手术预期在24小时内死亡,手术前后死亡率9.4~51%。
从棍棒敲打、电鱼电击到吸入性、静脉注射麻醉,麻醉技术已逐渐发展为一项熟悉神经信号传递、气管插管、生命特征监测的专业。也幸亏有麻醉技术,人类终于有机会克服手术时的痛觉与恐惧,以更正面的心态对抗病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