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击苏联,德国装甲师的极限为什么只有800公里?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依托装甲部队快速的突防能力,德军闪击战发挥了巨大作用。仅3周就有30万苏军被俘,到了11月,这个数字更是达到了300万人。而基辅战役中66.5万人被俘,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围歼战。

然而,在苏联的冬季,德军的攻势停滞了下来,并开始走下坡路。双方形成了对峙,也就有了“德军败于苏联冬天”的说法,甚至质疑闪击战是否“落伍”。单从这些方面解释德军失败的原因,显然有些单薄。那么,还有其他原因吗?

德国野心大,“贪心不足蛇吞象”。

单从军事角度讲,苏德战争初期,德军取得的战果是令人称道的。550万人分三路向苏联突然发起进攻,短短5个月深入其腹地800至1000公里,攻至莫斯科城下,在苏军的层层阻击下,闪击战的威力不再,双方转入拉锯战、消耗战。

这是自德国横扫欧洲以来,闪击战遇到的第一次失效。也就是说,闪击战并不是“包治百病”,而转入消耗战与德军战术思想,即所谓的“速战速决”理论,以及作战意图是相违背的。更何况,德军也没有做好冬季作战的准备。

同时,德军征服西欧用了两年,包括其兵力调动、军事准备等,用于战争的时间至少需要一年。要知道,整个西欧加在一起才1016万平方公里,还不到苏联国土面积(2270万平方公里)的一半,仅用半年时间占领其全境是根本不可能的。

显然,德国的野心太大了。尽管其单兵的军事素养、武器装备都优于苏军,但与波兰、法国比起来,苏联的回旋空间更大,“以空间换时间”是苏联获得胜利的“法宝”。也就是说,苏联耗得起,而德国只会走向失败,难道没有什么其他办法吗?

当然有,既然消耗不起,战略撤退就是必然选择。拉开与苏军的接触,大踏步撤向靠近苏德边境的位置,既缩短德军补给线,又拉长苏军补给线。在装备物资充裕的情况下,苏军的战斗力根本不是对手,德军可以不断地消耗苏军的有生力量。

结果就是,要么苏联被拖垮,要么被迫求和。但德国元首对德军的实力过于有信心,对苏联过于的轻视,根本不考虑人力、国力、地理的因素,凭借一腔热情一味进攻,消耗着自己的实力,失败是注定的。“蛇吞象”是他的真实写照。

闪击战有效果,但有极限。

二战初期,德国在波兰5天消灭其主力,一个月灭国;在法国10天胜负就已知晓,42天逼其投降。如此之快地完成对几十万人的包围和歼灭,在人类历史上还从来没有过,这就是德国上下推崇的“闪击战”。但在苏联却不灵了,这是为什么?

首先,闪击战超出了发挥效力的范围。战争初期,德军一口气深入苏联纵深800至1000公里,已经是了不起的战果,占领了相当于3个法国的国土面积。这时,闪击战的弱点暴露无遗,燃料、弹药和零配件的不足,制约着部队推进的速度。

也就是说,闪击战必须依赖于强大的物资保障。对于中、小国家,这方面的困难还不显,但对地大物博的苏联来说,物资供应困难就预示着,闪击战是有极限的。在充分准备后,一次最多推进800公里,说白了,就是后勤保障能力的极限。

其次,苏联的冬天固然可怕,但对德军来说,更困难的是交通条件。那时的苏联远没有西方国家民生条件好,几乎没有什么公路,铁路也很少。一到秋冬雨季,立刻变成无边的泥沼地,德军轮式车辆举步维艰,而坦克则被用来拖拽。

当德军B集团军群170万人准备进攻莫斯科时,惊奇地出现,只有一条真正的公路可以用,而战术是迂回包抄,都挤在一条路上显然是不现实。在又冷、又泥泞的地方作战,效果可想而知,这比用军队来阻挡德国前进的步伐,效果更好。

更重要的是,闪击战的核心是装甲部队,空军和摩托化步兵只是起配合作用。作为最有战斗力的装甲师,而坦克的补充和维护周期长,势必影响作战效果。也就是说,在苏联,德军损失一辆就少一辆,打不动时,就是坦克所剩无几的时候。

正是由于闪击战不可回避的缺陷,导致在苏联形成两军对峙是必然的结果。而拥有更大回旋空间和更多人力补充的苏联,在美、英两国的帮助下,军事工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尽管坦克“大笨粗”,但架不住数量多,逐渐地在消耗中获得优势。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全史》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