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代望族,六百年繁荣,苏州给了贝聿铭什么?

丨风景旧曾谙丨

▲ 贝聿铭。图/视觉中国

-风物君语-

回到家乡

用独特的现代语汇

2006年10月6日,中秋节。

一位老者在众多嘉宾簇拥之中说道:“我73年前离开中国,但根在中国、在苏州。这个博物馆新馆,就是我对家乡的一点小小贡献,有生之年还能有机会,为故乡留下一个纪念,我倍感感恩荣幸。”

▲苏州博物馆。摄影/学文映像

他是贝聿铭。他身后的苏州博物馆新馆,被他称作“最亲爱的小女儿”。离开家乡多年的贝聿铭,在传统上的团圆之日,来了一次极为隆重的衣锦还乡。

为什么设计苏博的是贝聿铭?

对于苏州博物馆及背后的苏州市政府来说,没有人比贝聿铭更适合担纲苏博新馆的设计者。

▲雪后的苏州博物馆。图/视觉中国

一,贝祖籍苏州。二,他主持设计的香山饭店,是改革开放后第一处外籍设计师的建筑作品。他称得上是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一位符号性人物。三,贝是当世最出色的华人建筑大师。当然,去掉“华人”二字,也没有任何问题。

针对新馆的设计,贝提出了“中而新,苏而新”的概念,毕竟选址毗邻拙政园与太平天国忠王府(苏博旧馆即设在忠王府内)。想要避免建筑上的突兀与沉闷,这个理念看上去很有说服力。

▲拙政园。图/视觉中国

然而,反对的声浪不绝于耳。原苏州园林局副总工程师黄玮撰写长文《救救拙政园,救救忠王府》痛陈选址的弊端,认为这是对于文物的破坏。结果我们都能看到,有苏州市政府的强力保驾护航,以及贝聿铭能力与履历的背书,新馆伴着杂音顺利建成。

▲苏州博物馆内景。摄影/学文映像

这位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不是第一次遇到类似的争议。早在上世纪80年代,他设计的卢浮宫金字塔就遭到了巴黎人的强烈反对。傲娇的法国人怎么也无法接受充满古典气息的卢浮宫内出现一座玻璃的金字塔,更何况这个前卫的设计竟然出自一位美籍华人之手。他们早就对美国人夺走世界艺术中心的地位耿耿于怀。诸如“蹩脚的钻石”、“毁灭性的庞大装置”、“充满葬礼气氛”这样的形容都砸在了贝的头上,相比之下,“破坏文物”这样的指责反而显得有些简单了。

▲贝聿铭设计的卢浮宫金字塔。图/视觉中国

不管是卢浮宫金字塔还是苏州博物馆新馆,贝氏“让光线来做设计”的理念都贯彻其中。这与他的文化背景、童年经历不无关系。

苏州的十五代望族

贝聿铭出生于1917年的广州。五年前,清帝逊位,中国正面临着崭新的局势与未卜的前途。

贝家是苏州望族,到贝聿铭这一代,已是第十五代。先祖贝兰堂明朝时自浙江兰溪迁至苏州,在阊门外行医卖药。因经营有方,至明中叶,贝氏家族便已富甲一方。

▲苏州园林。图/视觉中国

明清两朝,苏州是全国性的商业、手工业中心,是以市镇为体系的中国贸易发展模式的核心。极度繁荣的物质,创造了极度繁荣的文化,有清一代,苏州籍状元占到了五分之一。

生活在这里,贝家是幸运的。他们也像其他家族一样,经商致富之后,依然选择鼓励子弟读书,参加科举。真正的望族,除了财力雄厚,也应该是书香门第。

▲苏州西园寺。摄影/丁嘉一

覆巢之下无完卵。中国走上转型路时,贝家同样无可避免地面临着新的选择。贝聿铭的祖父贝理泰,年轻时考取秀才,但是并没有走科举入仕的道路,转而回乡做了知县幕僚,管理财政。

贝家人不缺乏经商理财的头脑。贝理泰理财上的天赋很快显露出来,还参与兴办了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他的五个儿子、四个孙子都是银行家。而贝聿铭就是个例外。

六百年贝氏家族的转型

幼时的贝聿铭,随父母生活在香港、上海。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这两座城是冒险家的天堂,也是建筑师的乐园,一座座现代高楼拔地而起。贝家的住宅地处法租界,是一座二层洋楼。

▲1978年,贝聿铭在法国巴黎蓬皮杜中心建设现场。摄影/马克·吕布

从家庭的环境来看,贝家已完成了转型。贝聿铭的父亲贝祖贻,毕业于东吴大学,接受的是新式教育,穿西服,梳分头,打高尔夫球。贝氏兄弟姐妹的童年乐趣之一,就是趴在窗口,争相挑出街面上最漂亮的小轿车:“福特是我的”,“凯迪拉克是我的”。

贝聿铭生活中与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交集都来自他的母亲,一位典型的大家闺秀。与父亲银行家的精明严谨不同,贝的母亲爱好书法、诗词,并且是虔诚的佛教徒,贝聿铭甚至时常会陪伴母亲到寺庙中清修。

▲1979年的贝聿铭。摄影/尤素福·卡什

另一边的苏州,经历了庚申之劫——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率军猛攻苏州城,江苏巡抚徐有壬下令坚壁清野,焚毁阊门商业街,仍然没有挡住太平军。战火消散,余波犹在。苏州城一蹶不振,失去了商业中心的地位,上海的崛起又是雪上加霜,千年姑苏城,温婉依旧,可就像是陷在时间里面,停止了前进。

少年贝聿铭读的是昂贵的教会寄宿学校,打网球,读英文,看好莱坞电影,与传统的中国社会格格不入。13岁时,母亲去世。父亲续弦之后,贝聿铭只能在苏州祖父那里度过假期,却也有机会接触到真正的中国。

▲年少时的贝聿铭。图/网络

苏州园林,贝聿铭建筑生涯的原点

在贝聿铭出生的那一年,他的叔祖父颜料大王贝润生斥资买下了狮子林,对于当时中国的大家族来说,拥有私人园林永远是值得骄傲的。

狮子林的历史可追溯至元朝至正二年(1342),高僧天如法师的弟子为他建造禅林,特意延请画家倪瓒(“元四家”之一,南宗山水画代表)设计园林。清朝,黄氏家族购得此园,乾隆皇帝亦曾到此游览,最终却不幸衰颓于太平天国的战乱中。几经辗转,狮子林成为了贝家的财产。

▲狮子林。摄影/焦青

就这样,年少的贝聿铭得以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度过假期的日日夜夜。倪瓒终究不同于一般的园林匠人,他把自己对于山水画的理解融入园内假山叠石的营造之中。移步换景的园林景象,重石叠嶂的奇险繁复,贝聿铭整日穿梭在中国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对山川的感知之中。贝润生买下狮子林后,修整时还加入不少彩色玻璃、水泥等西方元素。或许融汇中西的建筑,在那时已埋在贝聿铭的心里。

同时,祖父开始教授他传统的儒家观念,包括服从长辈,这都给贝聿铭留下了重要的影响,尽管他日后并没有听从父亲的建议成为一名银行家。

▲狮子林一角。图/视觉中国

上海的洋气和苏州的古典两相对比,让贝聿铭印象深刻。日后回忆这段经历,他说道:“苏州的房子大多是一、二层或是三层,那已算是高的了;而上海当时却在盖十、二十和三十层高的大楼。我就由此喜欢上了建筑。”

这或许是那一代中国人的宿命。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国内政局的混乱不堪,使得中国面临着极为复杂的形势,一部分精英们为西方价值观所折服,却又保守着文化上的优越感。他们无法跻身真正的上层,也不可能再扎根于中国的传统土壤。他们维持着自己优渥的生活,并且尽力给自己孩子以最好的教育条件。这实际上与祖辈的做法如出一辙,只不过参加科举,变成了赴美留学。

▲沧浪亭。摄影/曹晓芳

贝聿铭身上,有苏州商人的精明

1935年,18岁的贝聿铭进入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随后转入麻省理工学院,并在1940年取得建筑学士学位,后又于哈佛大学取得建筑硕士学位。贝聿铭的学历无比光鲜,因为他确实足够出色。

毕业之后的贝聿铭,选择了留在美国,开始了作为一名建筑设计师的精彩生涯。这种选择无可厚非,彼时的中国战乱不断,贫穷落后,哪里有建筑师的发挥空间呢?

▲人群中的贝聿铭。图/视觉中国

尽管生活在异国他乡,但他的家庭、文化背景,在日后的职业生涯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出身世代经商的家族,他对于商业并不排斥,他加入了经营地产的韦伯奈普公司(Webb and Knapp),对于一个华人来说,这也是很现实的一种选择。

更关键的是他身上那种来自中国商人的圆融精明。在他的家乡苏州,商人是社会中的重要阶层,但是他们的地位并不高。中国深厚的农业文化氛围,决定了经商是“舍本逐末”的行为。何况苏州有最大的丝绸生意,这是朝廷最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大大小小的商人免不了与政府官员交往,逐渐掌握了如何揣摩对方的心思,这是他们的生存之道。贝聿铭的祖父与父亲也有过与军阀斡旋周转的经历。

▲贝聿铭与他设计的肯尼迪图书馆。图/视觉中国

贝聿铭的柔和身段帮他赢得了人生最重要的一项业务——肯尼迪图书馆。

为了纪念遇刺身亡的肯尼迪总统,肯尼迪家族开始在全国范围内为修建肯尼迪图书馆物色建筑师。进入视野范围的全是最顶尖的建筑师,几乎每一位都有意义重大的建筑杰作,除了贝聿铭。

▲1974年6月7日,美国马萨诸塞州,约翰·肯尼迪图书馆总裁和建筑师贝聿铭在剑桥市公布了该建筑群的新计划。图/tmagazine.es

为了赢得这次机会,贝聿铭把工作室粉饰一新,用装在玻璃钵里的鲜花来欢迎肯尼迪夫人。交谈过程中,直言自己的工作非常不起眼,谦逊而诚恳。这与另外两位候选者严肃甚至古板地介绍自己作品的做法截然相反。事实证明贝聿铭的策略是正确的,肯尼迪是总统,更是一个文化符号,生性随性的他并不需要那么庄重肃穆的纪念,贝聿铭展现出来的充满活力、灵动有趣的风格让他脱颖而出。同为建筑师,普利兹克建筑奖的首位得主菲利普·约翰逊评价贝在这一过程中“大显外交身手”。

▲ 夜幕下的香港中银大厦。图/unsplash

对家乡的精神回归

西式教育带来的开放包容的创造力,以及中国商人家庭背景影响下的实用主义,共同推动着贝聿铭的职业生涯。他的成功一直伴随着过硬的实力以及庞大的社会关系。

然而,他始终保持着中国人的优良作风,低调行事,保持着温和有礼的仪态,并敏锐地观察着一切。1974年,中美关系解冻之后,他很快就随美国建筑师协会访问团到访中国。他设计的香山饭店,是改革开放后首个外籍设计师的作品。

▲ 北京香山饭店。图/视觉中国

等到他欣然接受设计苏州博物馆新馆的邀请时,童年玩耍的狮子林早已成为旅游景点,每日迎接着络绎不绝的游客。忠王李秀成几乎毁掉了苏州,一百多年过去,苏州人贝聿铭却面临毁坏文物忠王府的“罪名”。

他把少年时代对于苏州园林的理解倾注在苏州博物馆新馆中,把这个个人风格显著的现代建筑作品,嵌在了苏式园林旁边。甚至还亲自设计了一幅得米芾意蕴的片石假山,算是完成了对家乡的精神回归。

▲ 贝聿铭总是微笑着。图/视觉中国

当地时间2019年5月16日,102岁的贝聿铭在纽约家中去世。可以说,在他的一生中,一直在进行身份与自我认知的对撞,文明与文化的交流对话,面临着“从何而来,向哪而去”的迷茫与抉择。但是,或许正如他自己所说:Soochow set the direction for me(苏州这座城市为我指引了方向)。

- END -

文丨伊森

图编丨袁千禧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地道风物·苏州》

参考资料

《贝聿铭传:现代主义大师》(美)迈克尔·坎内尔

《贝聿铭全集》(美)朱迪狄欧&斯特朗

《倪瓒的狮子林图与狮子林》李夏夏

《从“贝聿铭母题”到“中而新,苏而新”》陆达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