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些商家推出了“植物肉”的概念,吸引了不少眼球。
植物肉,其实就是大豆蛋白肉,主要由大豆蛋白制成的,和另一种利用动物干细胞在实验室内培养制造的肉,统称为人造肉。
其实,早在2013年,世界上第一个人造肉汉堡就已经诞生了。人造肉的概念,随着人们对环境的担忧和动物杀生问题应运而生。
我们为什么要开发人造肉?
未来30年,世界人口预计将增加20亿,到2050年将达到97亿。伴随人口增长而来的是更多爱吃肉的人群。在2015年,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到2025年,全球肉类产量将比2015年高出16%,而2015年肉类产量本身比10年前高出20%,而如今超过37%的土地被用于农业。
人口不断上涨,对肉的需求也上涨,但是农业用途的土地长期处于枯竭,导致生产力不足,我们该如何确保未来的人都能吃到肉?
人造肉或许能满足更多人吃“肉”的需求,再加上很多人认为它能取代传统畜牧业,因此它也总是被宣传为让地球更环保的绿色解决方案,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植物肉
目前市面流行的植物肉,看起来很新颖,但是在中国,这种植物肉却是不足为奇的。
说白了就是豆制品,然后加入一些模仿肉的口感、颜色和味道的食物添加剂,让它看起来像块“肉”。如果你吃过辣条、素牛肉等零食,就会发现,这种植物肉,其实就是“辣条PLUS”的版本,只是它的口感和外形,和肉更像,营养物质更丰富而已。
中国对于素食的烹饪已经是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了,因此植物肉在我们国家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很多食物里都添加了大豆蛋白。
植物肉虽然营养丰富,但它也存在很多问题。
大豆是植物肉的主要原料,若植物肉一旦流行,就需要大面积种植大豆,这就面临着森林砍伐的危机,因为迄今为止,大豆生产是森林砍伐的第二大驱动力。
实验室培养的肉
如何培育人造肉?第一步是从成年动物中分离出一小部分干细胞,这些细胞的生理功能是参与肌肉再生,它们还不是肌肉细胞,而是能够繁殖的干细胞,在某些激素的影响下,能够分化成肌肉细胞;第二步,将这些细胞在无菌,内含营养液的封闭容器中培养,在生长因子的刺激下,诱导细胞快速增殖。然后,它们转化成肌肉细胞,机械地组装成肌肉组织,最后成为可食用的“肉块”。
这种肉的味道,相比如植物肉,更接近传统肉类,但它们也存在很多问题。
1、环境成本比原来设想的要高
2011年的一项研究表明,与传统肉类相比,实验室养殖肉类有很多优势:它可以减少78%-96%的温室气体排放,减少7%-45%的需求,减少82-96%的水……
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从长期来看,实验室培养的肉类对环境的影响可能比牲畜要大。我们不应该仅仅是考虑排放,还应该关注它们的能源成本。
离开动物体的细胞,缺少天然的免疫系统,在营养丰富的环境中,细菌的繁殖速度比动物细胞快得多,为了培育出无菌的肉类,就需要保持高度无菌的环境,环境成本的投入也会更大。
2、合成激素和内分泌干扰物存在显著的风险
在动物中,肌肉增长缓慢,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繁殖。而在实验室中,为了能在短时间内获得高产量,就需要用生长因子等激素持续刺激细胞来达到增殖目的。
然而,过度接触这些激素会产生有害影响。在欧洲,自1981年以来,就已经明确禁止在农业中使用生长激素,就算被认可使用,那激素的浓度该如何控制,是否有国际的指标?不得而知。
此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常用塑料产品的毒性。内分泌干扰物是一种能够干扰和破坏激素系统的化合物,它可以从塑料包装中转移到食物中。若长时间使用塑料容器培育细胞,同样的现象也会发生。
除非通过细胞培养生产肉类时,塑料的使用受到严格控制,否则肉类在包装之前就可能受到内分泌干扰物和其他物质的污染。
3、重要的是,我们不应该忘记,牲畜除了生产肉类之外,还有许多其他功能。
它们有助于回收大量不能被人类消耗的植物,并产生肥料。
此外,牧草还能吸收和储存碳,如果肉类是通过细胞培养生产的,那么谁来替代牧草的吸碳功能?
由此可见,从传统肉类向人工培育的人造肉转化,两者的环境成本该如何评估是极其复杂的。
最后
无论是植物肉还是实验室培育的肉,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今天,人造肉作为一种高科技产品被展示出来,它具有潜在的生态和道德责任。但是,要成为传统肉类的替代品,必须要征服世界市场。换句话说,就是让消费者负担得起价格,让生产者有利可图,这就需要大量、低成本的生产技术,这是目前不能实现的。
最为关键的是,从本质上来说,大量食用肉类对环境有害,对人类健康也有害。
然而,吃肉的本性,让很多消费者不在意或者拒绝接受这样的结论,该如何让消费者么接受,也是一个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