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宋仁宗时期把持朝政的皇太后,为何正史对她一致好评?

宋真宗一生共立过三位皇后,刘娥是宋真宗后期的皇后,她也是仁宗时期垂帘听政的太后。后世史学家对她的评价很高,说她是:“虽政出宫闱,而号令严明,恩威加天下。”

但是众所周知,历朝历代的后宫之争也是影射朝廷政治的相关问题,能够成为后宫之主之人必定在朝中具有一定的势力,可是,身份低微的刘美人刘娥为什么就会成为统领后宫的主人呢?

宋真宗赵恒的妻子

宋真宗赵恒的第一任妻子是忠武军节度使潘美的第八个女儿。潘氏是在真宗赵恒刚被封为韩王时,宋太宗替真宗做主聘娶的妻子,并被封为莒国夫人。但自古红颜多薄命,赵恒还没有登基即位,潘氏便早早地离赵恒而去了,赵恒在即位后追封潘氏为皇贵人。

真宗的第一任皇后是宣微南院使郭守文的次女。这位皇后也是宋太宗为赵恒一手选择的。

淳化四年(993年),真宗被封为襄王,此时太宗为他聘娶郭氏,晋封为鲁国夫人,进封泰国夫人。在真宗即位后,即册立为皇后。但在十年后的景德四年(1007年)郭皇后便病逝了,年仅32岁,这又是一位英年早逝的皇后。

由于郭皇后生前一直都是勤俭谦恭,所以受到宫中上下和朝野内外的一致爱戴。郭皇后死后,皇后之位一直都在空缺。而在这时,刘娥已经被真宗接到宫内封为刘美人。

此时,皇后的候选人就只有两位:一位是宰相沈伦的孙女沈才人,她父亲是光禄少卿沈继宗;另一个便是出身微寒的刘娥。沈才人文静贤淑,朴素俭约,也一度被真宗皇帝宠爱。而且无论是从家世上,还是人品上,沈才人都得到了朝中众大臣的认可。

相比之下,刘美人不仅出身卑微,而且是襁褓而孤,立她为后得不到众大臣的认可。他们认为沈才人才是皇后的不二人选,所以诸大臣一致要求立沈才人为后。但是真宗并没有众望所归地立沈才人为后,而是立了众人皆不以为然的刘美人为后。这到底又是为什么呢?

刘娥

虽然真宗对沈才人宠爱有加,但是令他神魂颠倒的还是刘娥刘美人。上文中提到过,刘娥在十几岁的时候就入住襄王府,从那时开始,赵恒就对刘娥宠爱有加。所以说,刘美人被封为皇后是有一定的时间基础和感情基础的,并不是历史的偶然,而是历史的必然才对。

再者,刘娥天性聪慧,并通晓史书,被封为皇后之后,更是对朝中大小之事熟记于心。刘皇后经常陪真宗皇帝批阅奏章到很晚,为皇上分忧解难,宫中的大小事情,她都能妥善处理。如此一来,刘皇后更是得到了真宗的百般敬爱。

天禧四年(1020年)二月,真宗皇帝在执政了22年之后突然身染重病不能再处理朝中政事,于是便把诸多政务交予刘皇后处理。此事遭到了宰相寇准、李迪的坚决反对,因为自古以来后宫不得参政是历朝祖训,由皇后干预朝政更是大忌,所以他们二人便开始谋划让太子监国。可是太子并没有掌握朝中大权,一切均还在刘皇后的手中,此事反倒使寇准和李迪两相相继被罢黜相职,贬为地方官员。

据史料记载,刘皇后是没有子嗣的,此时的太子赵祯其实是刘皇后的侍女李氏所生。李氏是刘皇后的心腹,为真宗侍寝生下一子即为赵祯,被刘皇后收在宫中视为己出。而后刘皇后封李氏为才人,又晋封为宸妃。

太子与刘皇后也是亲如母子,对刘皇后是言听计从。对于大臣让太子监国一事,刘皇后经过慎重考虑决定诏太子参议朝政,开资善堂,而她则是决议于内。

真宗驾崩,太子赵祯继位

一年之后,真宗驾崩,太子赵祯继位,为宋仁宗。按遗诏刘皇后为皇太后,继续执掌处理朝中政事。由于新帝赵祯只有13岁,在他亲政后,朝中大权自然会落入到权臣之手,此人便是丁谓。

丁谓想借新帝继位之际奏请太后别御殿,从太后手中拿到大权。此事招来了太后的强烈不满,随即与仁宗皇帝同御大殿,开始垂帘听政,并罢黜了丁谓的相职,完全统领了大宋的朝政和宫中的一切事情。

总结

刘娥虽然出身卑微,由美人升为修仪,再晋位为妃,最后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再到后来的皇太后,把持朝政十几年。不过她号令严明,恩威并施,还是受到了后世史学家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