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尔维亚中世纪修道院群
——一个曾经繁盛的王朝和一个绵延坚韧的宗教
900年前,塞尔维亚人建立了雄极一时的王朝——尼曼雅王朝。王朝发展到鼎盛时期,宗教也得到统一和发展,众多的修道院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建起,成为塞尔维亚人的信仰依托。后来,奥斯曼帝国入侵,修道院遭到了破坏与洗劫,经过后人的不断修缮和还原,至今仍有200余座修道院以较好的面目保存了下来。
这些修道院群,不仅代表着珍贵的历史文化,还蕴含着塞尔维亚人坚韧不屈的精神。
兴盛:建立王朝与修道院塞尔维亚历史最辉煌一页
在历史早期,塞尔维亚地区贵族割据,宗教派系林立,处于贫弱分裂的局面,这样的情形一直持续了几百年。直到12世纪,一位伟大的统治者——斯特凡·尼曼雅出现了。他统一了塞尔维亚,建立了塞尔维亚历史上国力空前强盛、影响最为深远的尼曼雅王朝。此外,他还将塞尔维亚的宗教教派进行整合,形成了完整而統一的塞尔维亚东正教会体系,并且下令兴建了多座著名的修道院,以期保护并扶持教会的发展。
斯特凡·尼曼雅去世后,塞尔维亚东正教会追封他为圣人,将他埋葬在他生前主持兴建的斯图代尼察修道院中。
塞尔维亚的修道院建筑群恢弘壮观,它们不仅仅是一种宗教文化的符号,更是塞尔维亚人精神文明的承载和寄托。
斯图代尼察修道院兴建于1190年,是塞尔维亚历史上最重要的修道院之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起初,这座修道院规模并不大,后来随着人们的不断修缮和扩建,教堂数量不断增加,顶峰时甚至达到14座。遗憾的是,这14座教堂现今大多不存,或毁于战火,或败给岁月,最终只留下3座。
现存的3座教堂中,最大的是圣母教堂,这座教堂的外立面通体用大理石修建,西方的罗马风格和东方的拜占庭风格并存。这座东西方结合的建筑,奠定了塞尔维亚独特的宗教建筑风格——莫拉瓦风格的基调。塞尔维亚后来的修道院建筑,均有此处的影子。
走进圣母教堂,便能看到正庭里供奉着象征耶稣受难的十字架,圣母玛利亚的圣像,金碧辉煌的圣幛……这些标志性的东正教装饰,营造出了庄严肃穆的宗教氛围。然而教堂内部最吸引人眼球的,是占据最大面积的湿壁画。所谓湿壁画,就是泥灰土潮湿时,用颜色进行绘画的一种技艺。当泥灰土干透后,壁画融入墙壁,经久不坏。这些湿壁画的内容丰富,大多是宗教主题,也有一部分记载了塞尔维亚的历史事件。画幅很庞大,通常一幅完整的作品要占据极大的墙面面积。因此教堂内四周的墙壁、房柱,甚至是高高的天花板上,无处不是壁画,视觉效果十分震撼。走近用心观摩,会发现这些壁画的色彩艳丽、色调明亮,极富对比,具有无限的艺术感染力;画面中的人物动作和表情都十分细腻,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能从墙壁上挣脱,来到人的眼前。
修道院墙面上的湿壁画内容丰富,色彩艳丽,具有无限的艺术感染力,是塞尔维亚乃至整个东欧地区的艺术瑰宝。
这些湿壁画代表着当时巴尔干半岛的最高艺术水平,是塞尔维亚乃至整个东欧地区的艺术瑰宝。据说,意大利著名画家乔托还来到此处,专门学习湿壁画的绘画技巧并加以发展,以致开创出了著名的佛罗伦萨画派。
通花石窗、花卉图案、几何图案等特征,是莫拉瓦建筑风格的重要标志,也被广泛应用于塞尔维亚宗教建筑中。
距离斯图代尼察修道院60公里处,还有一座日查修道院,建造年份仅晚于斯图代尼察修道院十几年。走进日查修道院,在门廊上方,两排湿壁画描绘着众多天使和圣人,整齐地注视着每一个来客,如此高级别的“迎宾大道”在塞尔维亚绝无仅有。另外,这里还经历了尼曼雅王朝另一大事件——斯特凡·尼曼雅二世加冕。1219年,塞尔维亚东正教会正式获得了独立地位,第一任大牧首便由尼曼雅王朝的开创者,斯特凡·尼曼雅一世的三子——圣萨瓦担任,并在日查修道院为他的二哥,斯特凡·尼曼雅二世举行加冕仪式和涂油礼。
原则上,塞尔维亚的国王可以在任何一座教堂加冕。但是人们认为,如果国王没有在日查修道院接受涂油礼的话,就不能被民众承认是真正的国王,由此可见日查修道院的地位是多么崇高。
传承:莫拉瓦建筑流派塞尔维亚修道院走向巅峰
盛极而衰几乎是每个王朝的必经之路。
1355年,正当尼曼雅王朝达到极盛,时任统治者斯特凡·杜尚却突然暴毙,王朝命运也自此多舛。继承尼曼雅王朝的,是一位塞尔维亚贵族,后世称之为拉扎尔大公。但拉扎尔大公没能挽救王朝衰落的局势,自己也在与奥斯曼帝国的战争中不幸罹难,王朝的重担辗转落到了其遗孀米莉察大公妃的身上;数年之后,米莉察大公妃之子斯特凡·拉扎列维奇长大成人,继承了王位。这一段统治时期,被称为拉扎列维奇王朝。
拉扎列维奇王朝的几位统治者均十分注重宗教发展,塞尔维亚目前保留得比较好的历史建筑大多数兴建于这一时期。尤其是数量庞大的修道院群,创造了塞尔维亚独特的莫拉瓦建筑风格。现在通常认为,第一个成熟的莫拉瓦流派的成品,是拉扎尔大公主持兴建的拉瓦尼察修道院,他也最终安葬在了这里。
拉瓦尼察修道院兴建于1375年,其中央教堂的九角圆顶塔楼,以及周边的四个八角圆顶塔楼,是莫拉瓦风格的一大重要标志。教堂里随处可见的通花石窗,花卉图案和几何图案等特征,也被广泛应用在其他塞尔维亚宗教建筑中。除了建筑外观,拉瓦尼察修道院内部还有精美的圣幛和内饰,珍贵的拉扎尔大公石棺,至今仍然吸引不少塞尔维亚人专程前去朝拜。
经历了奥斯曼帝国铁骑蹂躏之后,一部分修道院遭到了较为严重的破坏,现今人们只能通过对这些残垣断壁以及其间的一些重要雕刻来追溯这些修道院往日的荣光。
图为柳波斯尼亚修道院内独有的玫瑰花,十分美艳动人,是这里的一抹亮丽风景。
除了拉瓦尼察,还有一座名为柳波斯尼亚的女修道院也是莫拉瓦建筑流派的代表作品。柳波斯尼亚修道院由米莉察大公妃在1388年主持兴建,修道院中种植着一种独特的玫瑰花,十分动人,是修道院里一抹亮丽风景。据修道院负责人介绍,这种玫瑰是柳波斯尼亚修道院独有,曾有保加利亚人希望把玫瑰种子带走,但被修道院管理者拒绝了。然而,这座美丽的修道院后来却遭到了灾难性的破坏,奥斯曼帝国的铁骑再次踏入塞尔维亚,侵略者涌入修道院中,将藏于修道院的珍宝掠夺一空,包括现存于伊斯坦布尔的拉扎尔大公皇冠。临走之际,奥斯曼人还大肆损坏湿壁画,导致许多原本精美的湿壁画受损极为严重,所幸壁画中最珍贵、最有代表性的作品——米莉察大公妃画像被保存了下来,是目前整个修道院最珍贵的遗产之一。
左页图为修道院内部的场景:富丽堂皇的装饰,有圣幛将祭坛与正堂隔开,是典型的东正教风格
在整个拉扎列维奇王朝时期,塞尔維亚所兴建的修道院数量众多,但所有的修道院,不仅是修道和祈祷的场所,还是塞尔维亚的学术和文化中心。在中世纪,很多顶尖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人才都是修道院的修士,他们在这里进修和研发科技,留下了诸多的重要手稿和文献。
坚守:奥斯曼帝国的铁蹄之下塞尔维亚人不屈的精神
随着历史的发展,日益强盛的奥斯曼帝国四处侵略,塞尔维亚自然无法避免。修道院作为塞尔维亚文化和宗教的代表,成为了奥斯曼帝国的首要攻击目标。于是,为了保护宗教信仰,也为保护学术人才以及大量的贵重珍宝,塞尔维亚的修道院建造了完整的防御体系。
在这段时期兴建的所有修道院中,马纳西亚修道院是一个里程碑,也被认为是塞尔维亚修道院的巅峰之作和最后绝唱。1406年,在面临奥斯曼帝国不断入侵的严峻形势下,斯特凡·拉扎列维奇主持修建了这座宏伟壮丽的修道院,它将“宗教建筑+防御工事”的模式发挥到极致,在这座修道院的外围,矗立着11座巨大的塔楼与高大的城墙,如同一座森严的堡垒,将教堂等主体建筑庇护其中。
然而,这些看似完美的防御工事,并不能阻止奥斯曼帝国疯狂扩张的野心。1459年,奥斯曼军队再次袭来,风雨飘摇的塞尔维亚无力抵抗,所剩不多的领土被不断蚕食,最终全面沦陷。侵略者的铁骑如同浪潮一样涌入修道院中……如今,塞尔维亚保留下来的200余座修道院,几乎全部都遭到过奥斯曼军队的破坏。整座国家内被毁坏的建筑,被凿掉的湿壁画,被洗劫一空的圣幛比比皆是。
王国的灭亡,并没有影响信奉东正教的塞尔维亚人的坚韧与虔诚,奥斯曼帝国统治期间,在塞尔维亚大力推行伊斯兰化,但收效甚微。
右页图分别外夜晚和白天时,不同修道院的外观。
塞尔维亚人的不屈引起了奥斯曼帝国更残酷的迫害,他们残杀东正教徒,破坏修道院和湿壁画,洗劫修道院内的珍宝,还把修道院的金属屋顶拆除熔制炮弹,甚至亵渎修道院内供奉的圣人遗骸。1595年,奥斯曼人挖出了塞尔维亚东正教会第一任大牧首圣萨瓦的遗骸,带到贝尔格莱德焚烧示众,但这一举动并没有让塞尔维亚人害怕,反而导致了更大力度的反抗。圣萨瓦遗骸被烧毁300年后,塞尔维亚人在当年遗骸被焚烧的旧址上,筹建了世界上最大的东正教教堂——圣萨瓦教堂。现在其外立面已经完工,内部的工程至今仍在继续中。
奥斯曼帝国统治塞尔维亚的400年间,塞尔维亚人仍然艰难地维系着东正教的信仰以及中世纪的修道院,不断秘密转移珍贵的圣物、手稿,甚至是修道院内供奉的圣人遗骸,以求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的信仰和文化。
最重要的是,物质的东西可以毁掉,但是信仰的精神不灭,塞尔维亚至今仍是以东正教为主体信仰的国家。而200多座如同珍宝一般散落塞尔维亚各地的中世纪修道院,不仅仅是塞尔维亚历史的瑰宝,更是塞尔维亚人坚韧不屈精神的寄托与缩影。
作者: 梁庭俊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