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黑龙江因秸秆露天焚烧,导致东北地区发生空气重污染现象,引起当地人广泛关注。
红色预警代表着区域内连续24小时空气质量指数在500以上了
(图片来自:哈尔滨气象/weibo)▼
每天沐浴在灰蒙蒙空气里,确实谁也受不了,谁碰上谁倒霉。
黑龙江是玉米和水稻大户
高产量的秸秆处理不当就这样了▼
其实不止是东北一家,每到这个季节,就到了各地露天烧秸秆的时候了。农民晚上偷着烧,巡逻队白天挨家查,变成了屡禁不止的猫鼠游戏。而居住在城市里的市民,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却只见头顶一片黑气飘来……
秸秆不是秆?
“秸秆”一词是环保领域的高频词汇,说起农村污染总是绕不开这种一烧就冒出滚滚浓烟的物质。但其实很少有人真的知道“秸秆”家族有多么庞大,其管理又是多么困难。
就拿“秸秆”二字来说,大部分人对“秸”字其实是没有概念的,大多落在了“秆”字上,误以为秸秆是各种秆,也就是农作物收割之后遗留下来的杆状废弃物。平时经常见到最多的恐怕就是以玉米为代表的秆子。
被烧的最多的也是玉米秸秆
(图片来自:图虫·创意)▼
然而,玉米秆子只是秸秆之中的一个小类别,甚至还不能代表玉米秸秆。事实上秸秆的概念很复杂,是农作物成熟后收获其籽实所剩余的地上部分的茎叶、藤蔓或穗的总称。所以,剥完玉米之后的叶子、棒子等废物都算是玉米秸秆。
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穗)部分的总称
范围是很宽,并不是只有呈杆状的才算
(图片来自:图虫·创意)▼
而秸秆自然也不局限于玉米废料一种。目前,我国的农作物按照用途和植物学系统分类,可分为三大作物和八大类别,分别为:粮食作物,包括谷类作物和豆科作物;经济作物,包括纤维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等;绿肥及饲料作物。
比如甘蔗,即使那根杆也是直接拿去加工的
但其实也是有地上残留部分的
(图片来自:dreamstime / 图虫创意)▼
其中,由于绿肥及饲料作物可收获全株并被全部利用,利用率为100%,无废料产生,故不纳入秸秆的范畴。所以秸秆的范围只是在粮食和经济两大作物之下,但多达20多种,包括水稻、小麦、薯类、高粱、甘蔗等农作物的地上废料都属于秸秆。
除了玉米秸秆,小麦收割后
也常采取烧茬处理
(图片来自:图虫·创意)▼
可以说只要有农作物产出的地方,比如中国的几大粮食产区华北平原、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就会产出秸秆。
利用得当的秸秆是一种资源,在我国的总量是比较丰富的。但由于地理、气候环境以及种植制度等因素,它的分布也具有地区差异性。一般来说,农作物秸秆产量会与粮食的产量呈正相关的关系,所以粮食产量高的地区其秸秆资源也相对丰富。
中国用于种植业的土地大致范围▼
从2014年秸秆资源总量数据即可看出端倪,在全国范围内只有3个省份(豫黑鲁)的秸秆产量超过5000万吨,其实也就是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的主体;2000~5000万吨的省份多达13个;1000~2000万吨的省份有6个;1000万吨以下的省份倒是也有9个,占了中国大陆地区一级行政区的将近1/3,京津沪宁青藏琼都在其中。
烧秸秆会有什么后果?
数量如此之多的秸秆,如果处理不妥会产生一系列不良后果。焚烧就是处理手段中最不科学的一类,虽然可以做到为土地增添肥料以及节省空间的效果,但负面效应也是危害无穷。
如果是更大规模的烧秸秆,甚至在卫星图上都看得到
(图片来自:panther / 图虫创意)▼
首先就是污染空气环境。由于市区周边村民焚烧秸秆,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严重下降,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含量明显增高,尤其是夜间空气污染程度加重,相关地区的人们一定深有体会。一到了每年之中的“焚烧秸秆季”,夜间总是会闻到一股怪怪的气味,令人“窒息”。
燃烧秸秆会产生颗粒物,形成气溶胶
特定条件下这些颗粒物不易扩散,就会造成霾
当湿度达到一定程度,又会造成雾
(图片来自:老峰 / 图虫创意)▼
更进一步,根据各地官方环境检测部门公布的数据表明,在秸秆焚烧时,大气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三项污染指数通常可以达到高峰值,均超出平时水平的好几倍。
(图片来自:deposit / 图虫创意)▼
而当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轻则会使人咳嗽、胸闷、流泪,严重的时候可能导致支气管炎等多重并发症,“令人窒息”也就是由此而来。
雾霾不仅可以引起呼吸疾病,
也增大了患感染性疾病,神经性疾病甚至癌症的机率
(图片来自:tuchongshequ / 图虫创意)▼
此外,容易引发火灾也是一个不得不关注的问题。我国耕地面积广阔,由于野外比较空旷,焚烧秸秆时,空气对流加速,进而风速增加,并不时地改变风向,还会产生漂浮于空中的“火团”,人为难以控制,容易窜至院落和田间。
烧秸秆农民的消防意识通常很低
一旦火势变大,也很难采取合适及时的方法灭火
(图片来自:deposit / 图虫创意)▼
近几年因为焚烧秸秆而引发的房屋、农作物、森林火灾不胜枚举,这样不仅会给农作物和财产带来损失,严重时甚至会造成人畜伤亡。一线的消防员队伍不堪其扰,每年到了秸秆季节都要宣传禁烧秸秆,但收效甚微。
拘留15天,罚款2000元的宣传语虽深入人心了
但还是有人“铤而走险”
(图片来自:红雨365 / 图虫创意)▼
焚烧秸秆过程中产生的滚滚浓烟也是一个大问题。在对流缓慢时,它会直接影响民航、铁路、公路的正常运营,对交通安全构成潜在威胁。在地广人稀的东北大地上,公路、铁路、机场两旁,往往都有大量的农田,这些烟雾会造成空气能见度下降,可见范围降低,轻则影响交通的正常运行,更严重的有可能引发交通事故。
我国高压线很多架设在田野间
焚烧秸秆会对大面积的供电造成威胁
而我国刑法规定,破坏电力设备是要根据造成的后果轻重来决定刑期的
(图片来自:dreamstime / 图虫创意)▼
另外,就算是焚烧秸秆良好结果之一的增添肥料,也会产生副作用。在农田焚烧秸秆时,农田地表温度会急剧上升,土壤中的一些有益微生物会被直接烧死,反而是地下害虫会加速孵化,影响耕地生物圈微循环。而焚烧留下的草木灰,虽有输送钾肥的功效,但因其呈碱性,将会使土壤碱度升高,自然肥力和保水性能大大下降。
可能想的是浴火重生否极泰来等朴素哲学
(图片来自:deposit / 图虫创意)▼
土壤水分损失65%~80%后,板结不耐旱,影响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充分吸收,会直接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其实,农民们一直深信不疑的草木灰施肥本身就是个前现代的落后选择。焚烧过程中,秸秆中的有机物质和氮养分会丧失殆尽,只留下一些钾素和多呈不溶解状的磷素,也就是养分转为气态只留下无机盐,难以被农作物吸收。
结果土地的肥力下降,又要通过化肥去补救
但即使用化肥也要避免那些劣质甚至假冒骗局(如下)▼
利用秸秆?难呐!
其实这些道理,从事农业的人们并非不懂,甚至还颇有研究建树,毕竟他们才是农业一线的担当。
像机械化秸秆还田、秸秆生物腐熟还田、秸秆培育食用菌、秸秆养畜过腹还田、秸秆气化、生物发电、生产乙醇等等,这些利用秸秆工业原料的开发等多种形式的综合利用技术和工程的高科技大道理,估计农民们都听了不下数百次,然而真正落实的还是少数。
主要是没有实施基础,仅靠留守农村的老人,这些新的概念技术很难被普及
首先是农村能源结构的转变,现今用电和煤气做饭既方便又卫生,所以很少利用秸秆为燃料做饭。而秸秆的商品价值也低,很少有人收购,回收没效益。
技术方面,秸秆还田必须与耕作层土壤混合均匀或埋入表土下,否则根本无法播种,现在大多数是采用水稻直播的方法种植,必须土地平整且不渗漏,那些秸秆在地表根本无法平田,还要抢农时,不能等到秸秆腐烂了再种。即使是育苗栽插,也必须保证土壤浅表层不能有大量的秸秆残留。
现代农村家庭电煤气的普及也导致了秸秆无处可用
收集到的秸秆无处可放,无处可用,只好焚烧
(图片来自:易燃_易爆炸 / 图虫创意)▼
操作如此麻烦,这就导致了很多农民并没有掌握秸秆还田的方法,还田的时间及量还不清楚,操作起来效果不但不明显,还易出现秸秆腐熟过程中微生物与作物争夺养分的现象。
农用机械数量难以满足秸秆处理需求也是一大原因,尤其是打捆机、秸秆还田的机械缺口很大。另外由于秸秆还田需要多种工序和相应机械配套作业,作业成本也增加了。机械还田费用的大增在客观上影响了农民应用机械将秸秆还田的积极性。
不算很大型的机械,对于一般农户已经够用,规模更大机械化程度需要更大的组织和面积分摊成本
再加上现在的农村青壮年大多数外出打工,农村劳动力缺乏,收获播种时间紧,还田费工费时,在经济上就不合算。
虽然有如此多的客观不利条件限制,但是人们对于秸秆的利用还是处于不停的探索、推广中,不过事情总是要一步一步来。
除了一些早期“古法”的秸秆利用技术,新的秸秆利用技术也渐渐出现在大众视野中。
绿色秸秆建材已在不少国家应用了近30年,有的国家秸秆建材的利用率高达80%,被各国誉为新世纪高科技绿色环保建材,这种材料在今日大规模建设中的中国大有可为。
秸秆蜂窝煤也可代替燃煤、燃气作为民用及工业应用的优质燃料,家用取暖就可以用到它们,平时的烧烤、乱炖烹饪中,更是少不了它的身影。
主要用到秸秆和低质煤就可以
也算是废物利用
(图片来自:佟麟 / 图虫创意)▼
秸秆微生物添加剂发酵饲料的技术,则可以用于养殖蚯蚓、昆虫等,它们又可以作为养殖鸡鸭鱼虾的饲料,而鸡鸭等动物的排泄物又可用于还田,形成一种闭环的生态循环经济技术,远比直接一烧了之要好得多。
但生态循环经济是一个大的整体
需要有人去引导和帮助农民
(图片来自:deposit / 图虫创意)▼
技术已经逐渐成熟,我们需要的或许只是观念转变的耐性。
参考文献:
徐淑莉. 我国秸秆资源现状及其利用[J]. 畜牧与饲料科学(11).
贾宏群. 焚烧秸秆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与防治[J]. 科技传播, 2012, 000(003):57,51.
王建刚. 浅析焚烧秸秆的成因、危害及对策[J]. 现代园艺, 2011, 000(017):118.
倪进. 焚烧秸秆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及对策[J]. 污染防治技術, 2007, 20(3):73-75.
张崇尚, 刘乐, 陆岐楠,等. 中国秸秆能源化利用潜力与秸秆能源企业区域布局研究[J]. 资源科学, 2017(3).
*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识局立场
封面图片来自:嘿摄会 / 图虫创意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