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2月,进攻波兰的德军主力已移师西线好几个月了,进攻法国的命令却迟迟不下,不是部队没有做好准备,而是没有一个“速战速决”的进攻计划。在德国元首例行召见新上任的军长时,遇到曼施坦因,才知道还有一份更好的作战计划。
这就是“曼施坦因计划”。陆军参谋部的“黄色计划”出台后,曼施坦因还只是A集团军群的参谋长,他对这个方案非常不满,并将其全部推翻,设计了更加精妙的进攻计划。然而,当他信心满满地提交到参谋部时,却遭到了退回。
原因也很简单,“黄色计划”是司令布劳希奇和总参谋长哈尔德拟定的,居然被一个小小的参谋长彻底推翻,另起炉灶,不仅有冒犯上级之嫌,而且让两位高官颜面扫地。曼施坦因心有不甘,先后6次提交均遭退回,一气之下要求面呈元首。
这种越级行为可是犯了“大忌”, 总参谋长哈尔德一面斥责其“以下犯上”的行为,一面扣下他的计划,并将其调往一个新组建的军去当军长。这种“明升暗降”的做法,曼施坦因十分清楚自己遭到了排斥,无奈地准备去新的工作岗位。
巧合的是,在德军有个传统,新提拔的军职军官,上任前要与德国元首进行一次任前谈话。这让曼施坦因看到了希望,当他和盘托出自己的计划时,立刻引起了元首的共鸣,甚至可以说两人心有灵犀、一拍即合,想到一起去了。
随后,德国元首严令陆军总参谋部,按照曼施坦因的计划组织实施。内容是,将德军136个师分为A、B、C三个集团军群,先由B集团军群进攻比利时和荷兰,以此将英、法联军主力调往该地区;同时,C集团军群佯攻马奇诺防线,牵制法军。
待英、法联军主力进入比利时后,强大的A集团军群突破阿登山区,直冲英吉利海峡,与B集团军群一道对英、法联军主力,形成包围并“聚而歼之”,法国也就失去了最后的抵抗能力。这个计划堪称完美,既突然又高效,关键是能速决。
但德国元首却在进攻法国前,进攻丹麦和挪威,这是为什么?
“曼施坦因计划”,作为一个成熟的进攻方案被确定了下来,德国元首十分满意。让人感到奇怪的是,他要首先进攻中立的丹麦和挪威,更何况两国民众大都是德意志民族,这不是“自己人打自己人”吗?但在德国元首看来,很有必要。
一是,作为一战的亲临者,他十分清楚英国采取所谓的“饥饿战争”,在海上对德国进行全面封锁,致使德军物资奇缺,不得不选择投降。为了打破封锁,必须为海军寻找宽大的出海口,而挪威长达2万公里的海岸线,可以拥有理想的海军基地。
二是,德国2/3的铁矿石需要从瑞典进口,这是德军继续战争的根本。但到了冬天,波罗的海进入结冰期,铁矿石只能从挪威的不冻港纳尔维克装船,为了保证正常供应,挪威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同时,还能对英国构成威胁,一举两得。
更主要的是,丹麦具有极高的战略价值,其横在波罗的海通往北海最窄处,谁拥有丹麦,谁将获得海上主动权。德国拥有丹麦,海军可以直出北海,对英国进行海上封锁,而丹麦一旦落入英国手里,德国将再次遭到与一战同样的结局。
尽管丹麦和挪威都是中立国,又同属一个民族,但战争的不确定性,无法保证是否威胁到自身安全,与其等英国人来占领,不如自己先下手,断了英国人的念想。于是,4月9日德国向两个国家发出了最后通牒,丹麦太弱小了,当即就屈服了。
挪威的实力也好不到哪里去,只有轻微地抵抗,就退守到北方了,并请求英、法两国援救。英国是最不希望出现这样的局面,这将使海上封锁变得困难,而法国也想借机开辟新战场,以此减轻自己的压力。5天后,英、法联军登陆挪威。
双方在远离法国的挪威大战了一场,与强大的德军较量,结果是显而易见的,毫无还手之力的英、法联军节节败退,直到5月10日,德军开始入侵比利时和荷兰,法国受到严重威胁,这才草草撤离。不久,挪威投降。
尽管德国为了利益,对自己的同胞——挪威和丹麦下手,确实有些“不地道”,但谁又能保证他们会不会被英国人利用呢?还是那就话,“在国家利益面前,什么都是浮云”。也从另一个方面诠释了“战争没有对错,只有利益”。
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一起讨论。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全史》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