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获得者宣称:新冠病毒是人工合成的,为何值得怀疑?

因为发现艾滋病病毒,而获得2008年诺贝尔医学奖的吕克·蒙塔尼耶(Luc Montagnier)近日受到采访时宣称,相信沙士冠状病毒II型(SARS-CoV-2,普遍称为新型冠状病毒)是人工合成,其说法被同行驳斥,甚至指其理据犯上“初学者的错误”。

最早报道此事的《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在4月17日连续发表两篇新闻,第一篇报道蒙塔尼耶的说法,第二篇则是巴士德研究院(Institut Pasteur)病毒学教授韦因-霍布森(Simon Wain-Hobson)的反驳,后者同时批评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P4实验室)石正丽团队的研究。

这类新闻往往一出现时已迅速广传,而反驳的说法除了较迟出现外,流传度亦远不及前者。例如《法国国际广播电台》第一篇报道在Facebook上的反应(reaction)及分享数字均是第二篇的十倍以上,《众新闻》相关Facebook帖文亦有类似差异。

以下是蒙塔尼耶的说法三处值得怀疑之处:

一,诺贝尔奖得主的可疑研究

蒙塔尼耶是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又研究艾滋病毒,我们自然很容易认为他是专家权威。然而只要去百科一下蒙塔尼耶的背景,便会发现他在2009年有项备受争议的研究,这研究宣称有细菌的DNA能产生电磁波信号,而且在这些DNA于溶液中被移除及多次稀释后,仍可发现信号。他随后更宣称有实验可以把信号以电邮方式传送到另一个实验室,再重新构造出相似的DNA。

他的研究论文在自己担任编委会主席的期刊上发表,引起学界质疑,而且至今无人能够重复其实验。研究另一位作者(Jamal A?ssa)亦曾进行类似研究,宣称水的记忆可透过电话传播,同样无人能重复实验。蒙塔尼耶更在一篇访问中认同“顺势疗法”,这种“疗法”跟“水有记忆”一说被视为伪科学,违反现有化学理论,亦缺乏证据支持。

蒙塔尼耶并非首个相信奇怪东西的诺贝尔奖得主,曾获诺贝尔化学奖及和平奖的科学家诺贝尔奖得主鲍林(Linus Pauling)就相信维他命C能医百病,虽然没有证据支持,但这说法至今仍有人相信。

二,蒙塔尼耶引用的证据看似伪科学

据报道蒙塔尼耶的理据源自“数学家”佩雷斯(Jean-Claude Perez)的研究,但这位“数学家”似乎并非学术界中人,他的Twitter介绍亦没有提到在什么地方工作,只列出一个叫“DNA中的黄金比例和数字”(Golden Ratio and Numbers in DNA)的网志,而且在Twitter不断贴出同一篇文章的链接,相信是他“证明”病毒乃人工合成的文章︰

在网络上搜索这位“Jean Claude Perez”的名字,可以找到有个叫“CreationWiki”的“创世科学”(Creation Science,尝试以科学支持创世论)网站上有他的条目,指他“证明”了DNA编码的结构跟费波那契数列(Fibonacci sequence)有关。他在创世科学网站上出现、宣称在DNA中找到黄金比例(但只有他自己如此宣称)、并没有在任何学术机构工作、其未正式在学术期刊发表的文章格式业余,这四点结合起来已经非常可疑。

后来是找到了佩雷斯更多背景,社会学家巴迪尼(Thierry Bardini)的著作《Junkware》提到他是IBM前员工,离开IBM后就自行研究生物信息学,书中介绍他在DNA编码入面“发现”黄金比例,同时指其说法难以理解甚至自相矛盾。

三,蒙塔尼耶称“印度科学家被打压”但无提出证据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引述蒙塔尼耶在受访时提到︰

…之前印度学者也发现新冠病毒的基因组中含有别的病毒的序列,对我来说,这别的病毒就是艾滋病病毒,但是,他们的文章在正式发表之前被迫撤回,因为他们受到太大的压力。

他所指的是今年一月底有个印度研究团队在BioRxiv上载了论文预印本(preprint),标题提到沙士冠状病毒II型(当时暂称为2019-nCoV)跟HIV有“不寻常的相似之处”(uncanny similarity),引起关注,作者随后撤稿。

作者撤稿时表明这是个初步研究,当初因应情况希望尽快分享结果,无意宣扬阴谋论,又指他们接受科学界对此研究的批评,但研究在社交媒体及新闻平台上有不同诠释,为避免进一步误解而撤回稿件。声明中并无提及受到任何压力,当然这不代表他们没有压力,然而蒙塔尼耶没有提出任何证据支持这个说法。

而且这份论文预印文本的研究方法受到不少批评,例如冠状病毒所谓跟HIV相似的部分非常短,亦非HIV独有,跟韦因-霍布森提到的“初学者的错误”相似。蒙塔尼耶并无回应这些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