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带货”是官员仕途跃升的新风口
解筱文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2020年以来,“直播带货”加力走热。从网红、大V“直播带货”到各地官员“直播带货”,融媒时代下的电商出现了从未有过的一种盛景。特别是诸多党政主要领导参与“直播带货”,开体制内风气之先,引领官员从政生活新风尚。可以预见,现阶段“直播带货”将是官员仕途跃升的新风口。
官员“直播带货”为什么忽然走热?
“直播带货”忽然走热,更为意外的是,居然从草野急奔庙堂。这里有三个必然性。
一是市场选择。中国作为全球“电商之王”,占全球在线零售总额超过50%,销售额去年增长超过30%。庞大的电商市场规模和迅猛的增量,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助推之下,应用而生了电商+网络直播的在线销售模式,并且加速大范围普及,这必然对体制内产生重大冲击和影响,使各地官员不得不正视和参与。
二是现境之需。疫情之下,线下零售遭遇“倒春寒”,市场需求被抑制和阻隔。一些企业门店关闭,营收停滞,支出不减,遭遇发展瓶颈,并对下游供应链生态产生冲击,特别是对一些地区的农副产品销售带来不利影响。在这种现实困境下,倒逼一些地方官员为此寻求出路谋发展。“直播带货”就成为当前一种最简便和直接的选择。
三是群众之愿。很多农副和特色产品深藏各地,缺乏应有的市场推广和大范围认知。作为从业这些产品生产的人群,特别期望产品走向全国畅销。官员充分利用政府信用和媒体平台资源,乐意参与“直播带货”,可直接帮助当地群众获得“真金白银”,群众自然特别支持,这为官员参与“直播带货”提供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由此,在市场选择、现境之需和群众之愿三力相促下,官员“直播带货”成为了新风尚。
官员参与“直播带货”有哪些利好?
官员参与“直播带货”,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政风,密切群众联系,稳定发展大局,实际上是一种多赢的政务活动。对官员自身而言,最直接的利好有两方面。
一方面可以体现新时代政绩,展现个人作为。官员俯身参与“直播带货”,肩负发展使命,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助力当地产品销售,直接带动经济发展,这是老百姓可视的从政活动,也是个人重要工作阅历,是新时代官员重要的价值体现,预示着这样的官员能与时俱进、锐意创新。
另一方面可以打造良好个人品牌,得到广泛支持。官员“直播带货”看似推广的是当地产品,为产品背书促销,实际上也是官员多方位展现自己能力,打造亲民为民的形象,对个人品牌的塑造和形象推广的重要方式。这有利于官员形成良好的群众基础和舆论支持,甚至获得意想不到的从政资源。
从中可见,官员参与“直播带货”,展现的是敢干事会干事的自信从政状态,有利于个人在互联网舆论监督之下形成更好的干事创业自律意识,获得更多的群众(粉丝)支持。
在目前参与“直播带货”的官员还不够多的情况下,先期“吃螃蟹”者,很容易形成地域性,甚至全国性的“网红”,形成较好的口碑,牵起以往或者其他政绩,引起舆论和上级组织的关注,这非常有利于其仕途跃升。
目前,官员“直播带货”还处于粗放阶段,参与人数并不多,直播形式和内容以及推销产品品类较为单一,还有相当的消费受众处于新奇阶段。待官员“直播带货”模式成熟、标准规范、参与普遍之后,群众对直播的质量、真实销售转换等要求更高,必然升级。最终将成为一种常态活动和正常现象。
所以,当下“直播带货”是官员仕途跃升的新风口,谁抓住这个新风口,则仕途跃升大为可期。
官员参与“直播带货”的注意事项
当然,凡事有利总有弊,“直播带货”也是一面“双刃剑”。官员参与“直播带货”需要注意方面事项,方能规避风险,更好实现自我价值。
一是党政“一把手”参与最佳。对地方党政领导的全国性宣传推广,是需要上级组织进行的。前面提到,“直播带货”其实也是一种官员个人品牌的塑造,即是一种变相的宣传。在“直播带货”中,个人的声望和政绩得到放大。如果是副职领导参与,没有主要领导力荐,则不要自告奋勇参与,有可能“功高盖主”,或“木秀于林”,处理不好这种微妙的变化,反倒不利于自身发展。所以,副职领导参与“直播带货”,当慎之。
二是打铁需要自身硬。参与“直播带货”是高度曝光自我,面对的是众多网民,如果个人廉洁、工作等方面存在瑕疵,容易被网民“盯上”,促使有关不良历史记忆被“激活”,恐对个人产生不利。此外,参与“直播带货”的官员,应对互联网新媒体有足够的体验,个人思辨、表达、形象等多方面较佳,容易获得网民喜爱,具备官员网红的特征。否则,很难产生预期的成效,只能是简单体验而言。
三是恰当选择平台和产品。参与“直播带货”应尽量选择较大平台,有更大的官方背书的媒体推动最好。在产品的选择上,应该做到优选,选择有特色和卖点、市场空间大、消费者有利可图、质量有保障的正规产品,做好电商服务保障,并预想预防,规避可能发生的法律纠纷和负面舆论影响。
四是秉持公心不求回报。参与“直播带货”的官员,必须严格个人自律,应避免形式化的直播,减少劳民伤财,更不能搞假大空的刷量和虚假电商交易,以谋取政绩,损害群众利益,参与“直播带货”不要过多过频,要注重质量和真实效益。官员与“带货”的产品相关企业及个人,应不存在利益关系,更不能从中变相取酬,或者收取相关企业产品馈赠,以免事后“阴沟翻船”。
解筱文:战略学者。主评时政、商业、铁路、文化。